少帅拿出业绩 老臣自然闭嘴

“客观地讲,当下的环境、需求、消费者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而‘三臣’中尤其老臣,经验主义比较严重。”在接受《家族企业》杂志采访时,中国家族企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财经作家周锡冰表示。在接触家族企业的过程中,周锡冰发现,老臣跟不上时代的例子是很常见的。虽然任何时代都会淘汰一批人,有些老臣也的确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了,但真的要将他们“一刀切”式的清理掉吗?周锡冰给出了结论:不见得。

  周锡冰通过系列案例总结出了二代接班后对老臣的通常做法,一般分为五种:第一,薪水增加,职务降低,甚至使其退出管理层;第二,薪水、职位、权力都提升,成立新的部门或者分公司,让老臣去当领导;第三,给足够的钱,把老臣直接解除;第四,有的老臣有企业的股份,增加其股份,但是只能做股东,然后使其离开管理岗位;第五,升官,但是虚职,薪水不变。

  周锡冰说:“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五种做法可以交叉着使用。”

  工作要由一代去做

  周锡冰曾经接触过广东一家为大牌鞋厂代工的家族企业,在他看来,这个家族企业的二代接班人很好地处理了与老臣之间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对夫妻开了一家制鞋的小作坊,一开始只是一家前店后厂的夫妻店,你要一双我就做一双。从1994年开始,小作坊规模渐大,时年,从贵州南下广东打工的小A成为这家夫妻店的学徒。到2003年,当年的小作坊已然发展成大企业,制鞋工人已过千,当年的学徒小A也成了技术总监。

  小A虽然没亮眼的学历,但是他很敬业,老板让他做什么事情,他都能执行到位;他做鞋技艺精湛,你把版式样式给他,他不仅做得出来,而且做出来的鞋让你无可挑剔;他也绝对忠诚,有一家企业给他开了80万元的年薪挖他过去,被他拒绝了。此时,小A已经成了老鞋匠,他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但是他不太重视款式设计和营销,甚至还拒绝接受新的款式,同时,他自己的设计也跟不上市场的潮流。

  2004年,创始人夫妻有了让儿子接班的意识,并让这个准接班人从基层起步。2008年,儿子从一线做到了副总;2012年,准接班人正式接班。而此时的小A已经成了这家家族企业里的老A。同年,当一代创始人、二代接班人和一些过去的老臣在一起开会时,矛盾就产生了。

  在研究新产品的会议上,接班人说我们不光要代工,还要提供好的式样给企业,让他们去挑,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式样是以老A为代表的老臣们的短板,他们不大愿意接受新的式样。于是,冲突产生了。

  其实,早在接班之前,二代就有个创意:在当时还算新鲜事物的互联网上征集式样;告诉下游企业,必须让消费者知道鞋子是谁设计代工的……在这个创意下,二代的能力越来越突出。很显然,老臣们重视产品质量,但守旧不懂潮流;二代适应能力强,思维灵活,敢于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问题是,老A忠诚度很高,又不能让他走,怎么做呢?

  最终,二代在与一代及老A商量之后,让老A专门单独成立了一个质检部—产品质量把关的部门。除了升职加薪水,一代还奖励了老A一辆车,理由是企业扩张速度快,产品良率降低,任务自然也很重。

  老A虽然看起来还在一线,但其实已经在二线了—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有点被边缘化的意思。“让他退居二线是二代的意思,但是工作是一代去做的。”周锡冰说。

  老A依然很敬业。某年春节,他母亲叫他回家过年,他说:“回不来,老板太器重我了,把这个新的岗位给了我,等过完年我再回来。”甚至,在他爷爷去世的时候他都没能回家。

  避免纸上谈兵

  在接班人正式接班后,有的老臣可能需要用上面五种方法对待,但是还有一些真正有能力又对企业有价值的老臣,二代是需要他们的帮助辅佐的,如何把他们团结在自己身边呢?另外,对于老臣来讲,以叔叔阿姨辈的姿态看着二代长大,最后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跟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指挥自己,他们怎么可能被“镇压”?对此,周锡冰总结了两种方法。

  第一,让接班人从一线干起。首先让他作为家族企业的员工,甚至不让员工知道他是老板的孩子。让他知道,全部工作的流程是什么,哪个环节容易出问题。在周锡冰看来,“如果你一上来就接班,身居高位,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哪儿的问题。其实答案永远在现场。如果你不了解一线的情况,就贸然提出什么问题,制定什么制度,或者做出什么决策,可能都是不客观的。你在一线干过,肯定会为员工考虑,会换位思考,当然,也会为自己以后组建班子做好准备。你也可以看清,哪些人可以提拔,哪些不能,哪些是刺儿头但是又有能力的……在现场,你能意识到问题,能提出改进措施,一代和员工也能看到你的能力。”

  绝大部分老臣在当年都是有本事的人,当二代做出成绩再和他们去聊的时候,二代的话语权自然就多了。“你提出来的实际建议,至少不是纸上谈兵,老臣最反感纸上谈兵了。”周锡冰说。

  第二,让接班人成为创始人或者创二代,或者成立一个小的事业部去锻炼。“二代先创业的案例,比如宗馥莉。很多二代都有欧美留学经历,制度至上缺乏柔性管理技巧,热衷西方的硬权力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就是不够人性,容易打击家臣、老臣和功臣的积极性。”周锡冰认为“留学部队”空降家族企业接班是不可取的。

  他认为,在外长期留学归来的二代,回来后会不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的传统,包括家规家训,都植根于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是熟人的社会,熟人社会的特点是人情和自律,常言道:合情合理,只合理不行,还得合情。但是,欧美是陌生人社会,跟中国是有很大差别的。”

  所以,周锡冰认为,空降没用,二代做出些成绩然后去接班更为妥帖。“怎么样处理与‘三臣’的关系?你拿出业绩出来,这是最好的方法。”拿出业绩之前,要么从基层做起,要么成为创二代。

  如果二代处理不好与老臣的关系,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一个食品制造业的家族企业,二代小Q已经初步掌权接班了,但还没有完全掌权,一代还是董事长,二代只是总经理。虽然一代已经跟老臣们都交代过:有什么事情去请示二代。但是,老臣们依然照旧,有事就直接穿过总经理的办公室去找董事长。

  小Q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在营销方面,他想减少在电视台的广告投放,而倾力在互联网上。但当他拿出自己的策划方案时,老臣们说:“小Q啊,我跟你实话讲,我跟你爸爸当年就是在电视台打广告打出来的这家企业,我们几个人当年为了打这个广告把房子都抵押了……你这样做不行。”

  后来二代得到一次尝试机会,虽然最终的效果也不错,但却因此跟老臣们结下了梁子,相互之间越来越看不顺眼。周锡冰说:“我就当场见过老臣毫不客气地对二代说:‘有什么事让你爸爸来跟我讲,我当年跟你爸打江山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

  周锡冰直言,一般暴风骤雨式的交接班最容易出现二代与老臣的问题,最好的接班方式是和风细雨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