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认知&养老体系 仍在起步中

“高净值人群都很忙,对自己的健康也不那么关注,有可能是忙忘了,也有可能是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接待很多病人,在我们看来,患者需要教育,需要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我们也可以帮助患者一起管理。”曜影医疗创始人兼执行总裁史浩颖告诉《家族企业》。

企业家需要自我觉醒

企业家在打拼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健康问题。工作节奏与心理压力所造成的身心疾病是企业家人群健康的最大“杀手”,比如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重大决策风险的压力、错综复杂的企业内外人际关系协调压力,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曜影医疗首席消化内科主任诸琦医生提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加强对高净值人群的健康教育,告诉他们怎么样防病,有了病怎么做是一个好的医疗保障。第二,要改变高净值人群的思维方式。很多高净值人群,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整体医疗环境,造成大家普遍对于医疗消费的认知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第三,对于企业家而言,企业做大做强经常是放在第一位的,被忽略的是企业家自己的健康。从健康的角度考虑,企业家自己的生活方式需要调整。

需求很大 资源匮乏

史浩颖有一个朋友,不久前他的母亲有个手术需要住院,让史浩颖帮忙找一个医生。“我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我帮你在三甲医院找一个医生,你去找他,要么你到我们诊所来,我帮你约医生,后续的我们也都会帮你安排好。”但她的朋友最后去了三甲医院,“病人从外地赶过来满心期望,但医生诊治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我们认为,医疗不仅需要技术,还必须要有服务。”史浩颖说,市场需求的确很大,但大家的选择并不多。

诸琦医生分析道,“中国医疗养老资源是很匮乏的,再加上中国人口多,大部分医疗的资源都投放在了患病人群当中,真正对养老的医疗保障,我们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架构,也没有完整的人才,更没有这类专业机构。可以说,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养老机构,他们的水平仍旧是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他们的方式只是有一个医院可以对接,有一个医务室,但是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养老做医疗保障的机构。”

系统工程还在起步中

诸琦认为,无论企业家自己还是整个社会环境,对于养老的认识都非常模糊。“我接触过很多企业家,他们认为好的养老方式,要有好的医疗保障、好的环境……各种因素他们可能都知道。但是,具体到要住在哪里?要过怎样的日子?要有怎样的保障?他们并没有清晰的想法和思路。”诸琦说。

53岁的诸琦以自己为例:“我工作了一辈子,想买好一点的房子,这我可以做到。但是当你生病有医疗需求的时候,周边有没有医疗支持,有没有医疗机构真正把你当成家人一样的照顾,这些都是我担心的。”

“当然,老了也不一定只考虑生病的事—当你老了,不管是交通、生活,还是爱好、娱乐跟社交活动都需要考虑。”在诸琦看来,养老首先得有一个比较好的居住环境,“需要有生活上的支持,不仅要保证人不能孤单,还要有医疗保障,同时还得满足每个人个人的一些需求—比如有人喜欢打桥牌,有人喜欢打高尔夫。但最重要的是,如果生病的话,医疗上有一个什么样的配套来保障。” 诸琦说,“虽然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机构,比如有房地产公司搞养老的,有医疗单位搞养老的,但大部分机构都是从自身的商业角度切入,而不是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上—高净值人群真正应该怎么养老?所以说,这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养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我们的社会能够提供一个完善的养老架构或者模型吗?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尽管我们有养老院,有养老机构,有低端的,也有高端的,也有医养融合机构,但是离真正形成完善的养老体系架构还很远,我觉得我们可能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史浩颖

曜影医疗创始人兼执行总裁,心脏内科主任,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

医院心脏科博士

 

诸 琦

曜影医疗合伙人,首席消化内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