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对家谱的理解

家谱是否只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习俗的一部分,同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否用同样的方式记录着世世代代?其实,家谱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对家谱的重视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传统上,家谱在日本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标识,我们通常能够看到的家谱大多是代表有社会身份地位的皇室、旧武士、大名、将军、财阀等豪族的家谱,家谱上详细的记载着祖祖辈辈的出生与死亡日期、功德与逸闻轶事。

日本战国时代,为了家族的生存,用婚姻关系促成同盟。而最具象征的同盟则是在天文23年(1554年),武田信玄(甲斐,现山梨县)、北条氏康(相模,现神奈川县)、今川义元(骏河,现静冈县中部及东北部)结成的三国同盟。虽然三国联盟在日本历史上颇具特色,但随着在永禄3年(1560),今川义元与织田信长之间的桶狭间合战(织田信长霸业的第一战)而解除了甲骏同盟。

    类似如此详尽的家谱限于日本的大名、将军身份背景的人物。在过去的日本,普通日本人没有自己的家谱,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普通日本民众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修建自己的家谱。日本大约在明治5年(1872年)开始实施了户籍制度(不同于中国的户口制度),在政府机构里详细的记录了日本国民的出生、亲属关系、婚姻关系、子女关系、身份、犯罪记录。而明治5年推行的户籍制度,受当时政府政策的各种影响,也有触及人权问题的地方,所以并不对外开放,而大家能够看到的是明治19年(1886年)以后的户籍记录。日本人修家谱也主要以此为依据,沿着历史记录的轨迹,部分家族还能找到更久远的家族渊源。

    在笔者搜集到的651个修过家谱的日本人资料中,61%的人是为了寻根问祖,他们想知道祖辈们曾经做过什么,曾经有过怎样的迁徙、有过怎样的故事,有过什么样的遗言遗训。通过修家谱,许多人找到了截止江户或者明治时代祖辈们的踪迹。这里面的有人表示在看到家谱后,知道自己的家族能够延续至今,是因为先祖曾用生命换来了一个家族的生存,找到了一种家族的荣耀。从此,家谱作为家里珍贵的宝物被收藏,也是要告诫后代们要世世代代努力活下去的力量。

    这其中也有30%的人修家谱是为了让父母、长辈们,或者是给自己银魂、金婚纪念日的一个惊喜礼物。从这一类人群中我们发现,当人在步入老年的时候,开始更多的思念长大后不再常联系的兄弟姐妹,怀念已故的父母亲人,唠叨哪些从未谋面的祖先。于是有人选择修家谱,用家谱的方式告诉父母长辈这个家族都有过谁,他们什么时候来过什么时候离去,他们和谁结了婚,生了几个叫什么的孩子。选择这一原因修家谱的人都表示,收到家谱的父母、长辈都非常高兴。尤其是哪些在收到家谱后不久有长辈离开人世的家族,更是觉得因为曾经在父母长辈的有生之年做了这样一件事,而觉得少了一些人生遗憾。

   在修家谱中,还要7%的人用家谱的方式将先祖们供养起来,以表示对自己的生养之恩的感谢之情。这其中也有人认为供养祖先,子孙后代可以得到他们更多的护佑。而那些继承家业的人看着家谱,表示责任感更强了,一个延绵了几百年的家族不能断送在自己手中,所以要供养起来,时刻提醒自己的责任,于是变得更加勤勉。也有人认为供养家谱,是告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有许多有着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人共同生活在一片天空下。

    其他修家谱的目的,有的是为了重修家族墓地,有的是为了鼓励孩子成长,有的是为了证明这个家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当然,这些目的也有的是几个重合在一起。 

而日本的家谱,因为日本文化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家谱的式样看起来与中国的家谱大致相似。家谱对一个大家族的影响力、约束力与中国也相似。但与中国区别较大的是日本的养子、养女、女性也都会记录到家谱里,从传承的角度来看,日本看重能力的部分更多于血脉亲情,婚姻在家族中发挥的作用也大于中国家族婚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