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钦差与全球化的一场意外邂逅

1839 9 3 日,奉旨到广州主持禁烟工作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大小官员的簇拥下视察了澳门。当天,天气晴朗。但是,从林钦差的日记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情似乎并不愉快。单是街头围观的那些外国男女就让他心烦意乱。那些外国男人浑身上下包裹紧密,上身是短外套,下身是细长裤,好像戏台上狐狸野兔的扮相。他们还喜欢戴着又圆又长的奇怪帽子,像中国地位低贱的杂役。更稀奇的是,这些满头卷发的男人不仅头发短,而且连胡须也短,甚至只蓄鬓角,露出光溜溜的下巴。乍见之下,不免吓人一跳。怪不得广东人把这些外国人称作“鬼子”。身为福州人的林钦差暗自会心一笑,觉得这一称呼原来如此惟妙惟肖,并不是什么侮辱性的贬词。至于那些外国妇女也令钦差大人侧目而视。她们奇怪的发型姑且不论,林钦差搞不懂的是,为什么她们上身的衣服又短又窄,裸露胸部,而下身的长裙却又重重叠叠密不透风?最让钦差大人鄙视的是,这些外国男女竟然是自主择婚,而且不用回避同姓。

如此详细生动的记录在林则徐的日记中十分罕见。可见这次短暂的澳门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众所周知,林则徐是较早着手收集和翻译外国资料、了解国外动态的清廷官员之一,被后人尊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是,睁开眼睛只是“看”,而未必是“见”。正如现代心理学研究所表明的,“尽管人们一般总希望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但一个规律性的事实是:个人的眼睛仍然是社会性的。”林则徐的澳门之行并没有让他感受到新时代的来临,反而只是进一步强化了他由来已久的文化优越感,以致他最后发出了“真夷俗也”的感叹。可想而知,他四处搜集的外国资料也不足以令他的观念和眼光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当他面对禁烟问题时,自然不可能独具慧眼,另开风气。

林则徐禁烟的经济动机

湖广总督林则徐肩负道光皇帝的厚望,在广州下车伊始,立刻向各国外商发布了一篇通告。在这道姿态严肃口气强硬的通告中,林则徐提及了禁烟的道德动机和经济动机。从清廷的内部讨论来看,经济动机毋庸置疑是禁烟最主要的原因。大清帝国的金融体系奠基于白银和铜钱构成的双本位制。随着鸦片成为大宗的进口商品,白银大量流出国内,导致了白银升值、铜钱贬值。这又引发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如帝国的税收政策是银本位制,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主要是铜本位制。当老百姓缴纳租税的时候,他们必须要按照白银的高汇率付出更多的铜钱—这就相当于加重了税负。于是,吸食鸦片引发的银荒不仅导致了严重的金融问题,更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可有意思的是,林则徐在对外宣布的示谕中更加强调道德动机,而对经济动机一语带过。

林则徐的做法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传统政治思维讲究“内外有别”、“夷夏之防”,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清代的官员们都相信“以德治国”是人类政治的最普遍原则。由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向来保持巨大的顺差,因此中国官员喜欢强调朝贡体制下的中外贸易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慷慨仁慈。这也证明了中国重义而轻利,西方则轻义而重利。所以林则徐首先强调了中西贸易中的恩惠问题,对热衷于追逐不义之财的外国商人大加挞伐,然后将停止贸易视作是中国对付外商的祖传绝招。其实这主要是基于对“洋人”生活习惯的误会,以为茶叶和大黄是外国人的生活必需品,一旦断货,立刻可以置外国人于死地。(后来林则徐自己也认识到大黄、茶叶其实并非“必不可无之物”。)与前任邓廷桢相比,林则徐在他的通告中并不仅仅以封锁港口禁止贸易相要挟,因为他发现,鸦片贸易其实是一种走私活动。要想做到彻底禁绝烟毒,他不仅要从严从重地惩罚吸食者和销售者,还要正本清源地查禁停泊在珠江口外的外国商船。他义正辞严地要求外国商人上缴烟土和签订保证书。更为可贵的是,林则徐绝非虚声恫喝,一旦时机成熟,他便会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这既是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是其失败之处。

突如其来的全球化

由于外商坚决抵制签署保证书,林则徐决心使用暴力手段来迫使这些不法奸商乖乖就范。当他听闻商务监督义律自澳门到广州商馆后,立即将外商舒服地“软禁”起来。他的做法在当时便已引起了争议。历史学家茅海建曾指出,林则徐的失误之一是他不该将作为政府代表的义律也一起关起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还没有近代外交观念,将义律误当作了“大班”。不过,若是从中国角度来看,林则徐的做法自有其合理性。因为按照大清帝国的法律规定,处理外国人犯罪的方式与中国人同例。再依照清廷颁布的惩治鸦片贩运、吸食等条例,林则徐的所作所为不但不过激,简直是宽大无比了。而且,对林则徐来说,由危机意识而引发的这场禁烟运动不仅仅是一项例行公事的行政任务,还是一项神圣的道德使命。正是对天道的坚信,对道德的追求,让林则徐有勇气承担起道光皇帝委以的重任,不惜一切手段地实现他的目的——禁绝鸦片。用他的话说,就是“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他不仅要从严从重地惩罚吸食者和销售者,还要正本清源地查禁停泊在珠江口外的外国商船。他义正辞严地要求外国商人上缴烟土和签订保证书。更为可贵的是,林则徐绝非虚声恫喝,一旦时机成熟,他便会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这既是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是其失败之处。

突如其来的全球化

由于外商坚决抵制签署保证书,林则徐决心使用暴力手段来迫使这些不法奸商乖乖就范。当他听闻商务监督义律自澳门到广州商馆后,立即将外商舒服地“软禁”起来。他的做法在当时便已引起了争议。历史学家茅海建曾指出,林则徐的失误之一是他不该将作为政府代表的义律也一起关起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还没有近代外交观念,将义律误当作了“大班”。不过,若是从中国角度来看,林则徐的做法自有其合理性。因为按照大清帝国的法律规定,处理外国人犯罪的方式与中国人同例。再依照清廷颁布的惩治鸦片贩运、吸食等条例,林则徐的所作所为不但不过激,简直是宽大无比了。而且,对林则徐来说,由危机意识而引发的这场禁烟运动不仅仅是一项例行公事的行政任务,还是一项神圣的道德使命。正是对天道的坚信,对道德的追求,让林则徐有勇气承担起道光皇帝委以的重任,不惜一切手段地实现他的目的——禁绝鸦片。用他的话说,就是“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欲坠。因为鸦片本身色泽发黑,味道苦辣,尤其是气味恶臭,难以入口。在鸦片吸食方法出现之前,中国人只是由于医学上的需要才吞服鸦片,其中可能只有极少数人由于长期服用才会成瘾。鸦片吸食方法的出现,使鸦片“臭恶可憎”的特点不再成为人们服用的一个感官障碍,通过这种新的食用方法,使鸦片的大规模流行成为可能,从而突破医学的范围而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以后,荷兰人来到台湾,这一新方法便迅速从台湾进入福建,然后全国流行。

1839 年,当林则徐大张旗鼓地主持虎门销烟时,他煞费苦心地用石灰水浸泡鸦片,并引入海水冲刷,希望可以将鸦片“毁尸灭迹”,彻底根绝。林则徐对鸦片的深恶痛绝让我们看到了全球化的阴暗面。但是,林则徐的努力注定了只是一场徒劳。因为全球化还有另一层重要内涵。这就是商品生产和市场体系的全球化。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流通至少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但是,经济全球化的真正意义在于世界各个角落都被卷入到一个统一的市场里,所有的生产和消费都会受到世界经济的波动影响。经济全球化起步较晚,直到不起眼的英伦岛国变成了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这一进程才初战告捷。林则徐打心眼里瞧不起的那些奇装异服的澳门“夷人”,正是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林钦差不知道,在这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历史已经走到了一个被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称作“大分流”的拐点。跨过这个拐点,大英帝国机缘巧合地打破了社会发展的传统模式,凭借工业革命出人意料地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新帝国。

鸦片战争的本源

早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称霸海洋的时候,他们就发现欧洲人除了金银没有什么可卖给中国消费者。相反,欧洲人在面对中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的时候却几乎毫无抵抗力。幸好这些欧洲暴发户拥有新发现的美洲银矿。等到后起之秀的英国人来到亚洲,虽然没有银矿,但他们有印度的原棉、棉纺织品和鸦片。而且,英国的技术革新也推动了印度的鸦片种植。在 18 世纪的工业革命大潮中,英格兰北部的棉纺织工厂是最早的蒸汽技术应用成果。不久之后,市场上充满了用机器批量生产出来的纺织品。大量的剩余产品倾销到印度市场,印度商人需要用现金购买这些产品。而为了支付不断增加的棉纺织品,印度人就需要种植出售更多的鸦片。结果,鸦片在中国日益泛滥。

就这样,以印度的鸦片为支点,雄心勃勃的英国人成功地维系了“英国—中国—印度”三角贸易。用印度华裔学者潭中的话说,这个三角贸易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印度鸦片输给中国,中国茶叶输给英国,英国统治印度!” 也就是说,英国人对华鸦片贸易的真正目的在于将印度的财富转移到英国,同时用中国的财富来充实印度殖民政府的财库。可以说,用鸦片来赚取中国的财富是实现大英帝国整个印度殖民政策的基本支柱之一。因此,尽管鸦片输入中国是偶然的事件,但是利用向中国贩运鸦片来实现英国在印度聚敛财富却是精心的设计。

林则徐决心在中国禁绝鸦片,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此举将会动摇大英帝国的统治基石。而英国政府和商人们却看到了用武力迫使大清帝国加入全球贸易体系的机遇。于是,一场被错误冠以鸦片之名的战争爆发了。战争爆发十年后,林则徐死于前往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途中。又过了整整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大力禁烟。1960 年,中国政府宣布鸦片已经在这个国家绝迹。

钦差大人林则徐高举禁烟的大旗,风尘仆仆地赶赴广州,不料迎头撞上了他素不相识的全球化。这场意外的邂逅让他沦为战争罪人,发配边疆,也让他化身民族英雄,青史留名。林则徐的命运沉浮再一次提醒我们,正在彻底重塑我们生活的全球化并非是一条通往天堂的康庄大道。在我们的前方,依然是光明与黑暗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