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灵感中创造紫砂语言

这把壶的名字叫《怒放》,是曹婉芬最喜欢的自己的作品之一。整体造型由线条和球体构成,宛如一朵即将怒放的花蕾,壶身与壶盖一体,壶钮用花瓣装饰。花瓣造型优美,棱廓婉转有力,花瓣之间衔接融洽,而提梁让整个壶的造型更加奔放。

这把壶是美国工业设计家哥拉塔设计,当时哥拉塔的设计稿只有简单的线条勾勒,曹婉芬凭借深厚的功力,将平面设计稿用紫砂的语言呈现了出来,以灵动的线条阐述了紫砂之美,生命之美。哥拉塔拿到这个壶的时候非常兴奋,回美国以后来函邀请曹婉芬将这件作品送到美国展出,并在美术刊物上专门刊登了这件作品。

曹婉芬,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宜兴紫砂出类拔萃的名家之一。 2020 年 11 月 1 日,曹婉芬紫砂艺术馆成立,展出的 118 件作品,覆盖曹婉芬的各个创作阶段。“对我母亲来说,这个艺术馆是她艺术生命的延长。到了我母亲这个年纪,新作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但是通过这种固定的语言、艺术馆的形式,可以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她的制作工艺和她对紫砂的理解,更多地感受到她的艺术生命力。”范建军告诉笔者。曹婉芬出身于宜兴陶艺世家, 10 岁的时候就开始“玩泥巴”。“我父母也是做紫砂这个行业的,我从小跟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慢慢地培养了对紫砂的兴趣。”虽然已经年逾 80,曹婉芬说起话来依然声音洪亮,思路清晰。

生活灵感+紫砂语言

“我早期的作品主要是制作历史经典壶形。”曹婉芬告诉笔者。她的经典壶形代表作品包括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的《大彬僧帽壶》和《大彬瓜菱壶》等。

对传统造型的仿制,如同研习书法时对古碑帖的学习,既要形似,更要神似,并且最终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式。曹婉芬深谙此道。“1982 年我第一次尝试创作自己的壶形,制作了《玉婷壶》。” 这是她首次创新的尝试,并一举成功,获得亚太地区陶瓷评比一等奖。

从那以后,曹婉芬的创新作品可谓层出不穷。她热爱生活,擅长从日常生活点滴和传统文化中取材,创作出立意新颖、做工精湛之作,如《脱颖壶》《逸仙壶》《欲滴壶》。

《脱颖壶》是曹婉芬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作品。一次偶然的机会,曹婉芬到郊区一个专门孵鸡鸭的孵坊去买蛋。初春季节正是孵化的时节,她看到一只小鸡破壳而出,小小的脑袋从蛋壳的一边伸出来,神奇又可爱,她当下被触动。她用《脱颖壶》生动地呈现小鸡脱壳而出的瞬间。壶钮设计成小鸡头的样子,带有裂纹壶身模拟破碎的蛋壳,整体宛如一个鸡蛋,壶嘴、壶把的设计也很巧妙,既不破坏蛋形壶体的感觉,又方便拿取,整体造型拙朴可爱,充满蓬勃的生命力。顾景舟大师曾经评价说:“这把脱颖壶虽然小,但是我一进展厅,第一眼就看到它了,它的造型已经跳出来了 。”“我喜欢从生活中取材,看到小鸡孵化的情景,我创作了脱颖壶;我去宜兴竹海,看到漫山遍野的竹海,回来后我创作了竹海提梁壶。”曹婉芬告诉笔者。

曹婉芬善于解读设计作品,用紫砂语言表达大师的设计,往往凭借深厚的功力,让作品更添魅力,做到1+1> 2。在曹婉芬的作品中,也不乏与工艺美术届的大师合作的作品。

《物华天宝》整体造型采用葫芦的形状,壶钮与壶身组成一个葫芦,浑圆流畅的提梁壶把与壶身亦为葫芦状,整体质地细柔,造型饱满,浑若天成,令人油然生情。作品是她与清华美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的张守智教授合作所制,由张守智设计,曹婉芬制作。作品名字来源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苑林提梁》是由曹婉芬设计制作,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进行书刻装饰的一件作品,创作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新居落成,母亲心中欢喜,制作的壶造型也非常圆满。”范建军告诉笔者,当时鲍志强大师赠名“苑林阁”,“苑”来自于他母亲曹婉芬名字中的“婉”字,“林”来自其父亲范岳林的名字,“苑林”又代表艺苑成林的意思,这个名字后来也成为其家族的标志。《梦溪笔谈》中说:“星辰居四方而中虚,八卦分八方而中虚,不中虚不足以妙万物。”曹婉芬的这件《苑林提梁》作品充分展现了其中的意境。提梁的回转构成壶体上部的虚空间,让整体舒展大方,同时增加了作品造型的装饰感。三弯流的壶嘴古朴蜿蜒,线条优雅,整个壶舒展流畅,气势凛然。

紫砂技艺的承与传

曹婉芬 15 岁就进了紫砂厂,到今天曹婉芬已经做了 60 多年的紫砂壶,一个甲子有余。一直到现在她依然坚持制壶,曹婉芬紫砂艺术馆中还有她的工作泥台。

紫砂七大老艺人中,除了擅长雕刻的任淦庭之外,其他六位都是曹婉芬的师父。“我的第一个师傅是朱可心。”曹婉芬说。紫砂和其他工艺一样,每个师父都有各自的特长和特技,曹婉芬为了获得更加全面的技艺,又先后跟随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顾景舟学习紫砂制作技艺,领悟、吸收各家所长,技艺不断精进,因此她的作品不仅花器、筋纹器制作精湛,光货作品也别具韵味。

曹婉芬一家是名副其实的紫砂世家,紫砂技艺已经在这个家庭传承数代。她的外公就从事紫砂制作,她又将这门技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范建军、女儿范建华、儿媳费寅媛和女婿陆君。“当时他们(范建军和范建华)可以进入国营单位,但是我不愿意,因为我想将自己的紫砂技艺传给自己的儿女,他们俩都进了紫砂厂。”曹婉芬说,“他们小时候就喜欢在我身边玩泥巴。我自己可以亲自传给他们。我女儿也跟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习过,后来就跟我。我儿子跟鲍大师学陶刻,后来跟着我学习制壶,这样比较全面。”目前,范建军、范建华,陆君已成为省级大师,费寅媛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曹婉芬还致力于传艺学生,她的不少学生已经成为紫砂行业的工艺师、高级工艺师。为了将紫砂传统手工艺技法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惠及更多的人,曹婉芬还出版了一本 20万字的《宜兴紫砂传统手工艺技法》。

与曹婉芬合作最多的人,可能要数她的儿子范建军,如《嵌银丝无瑕壶》、《玉蓉壶》就是曹婉芬制作、范建军雕刻装饰。《嵌银丝无瑕壶》的壶钮就是一只玉鸟。壶身是范建军刻字作画装饰,一侧是“诗文作伴 ,文士同居”,另一侧配以山水画面。《玉蓉壶》壶身的装饰则是玉器中的饕餮纹样。“这两把壶是同一时期的,都是上世纪 90 年代的作品,都从古代玉器的元素中获得灵感。”范建军介绍。

范建军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行业协会会员、“紫砂九隽”之一。范建军自幼喜欢书画和美术,受教于著名陶刻名家谈尧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系统学习了书画与紫砂雕刻技艺。他继承了母亲曹婉芬的的制壶风格,作品秀气飘逸,又融入个人所长,将书法、篆刻、印章等技艺融入紫砂壶制作中,并且逐渐形成了紫砂“ 微刻”技术,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代表作品包括《凌风劲节》《东篱采菊》等。范建军也擅长设计制作紫砂杂件,主要作品包括《六方帽筒》《竹韵清风》等。

Q=《家族企业》杂志

A= 范建军

Q:您如何理解紫砂文化?

A: 紫砂其实是雅俗共赏的,有别于陶瓷等其他的工艺美术产品,紫砂出现在任何场合你都不会觉得突兀。无论是普通农家使用一把紫砂壶,还是任何阳春白雪的场合用紫砂壶,都不会有违和感。如果说景德镇瓷器是一种冷艳的美,那么紫砂艺术品的美是温润的,让你在触摸的感觉中,产生感情的交流。

Q:您如何定义自己的创作风格?

A: 我的风格有点杂,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种是相对来说装饰少一点的花器,梅桩、竹子题材的壶形,以制作为主,装饰性的元素和工作会少一点;还有一种是光器,光素器的方壶,考虑的是陶刻装饰为主。我有一段时间,将紫砂的微刻作为主攻方向,将传统的书法、篆刻结合在一起,用篆书、甲骨文、微刻、印章结合在一起,将文字作为画面去安排,我觉得有一些创新的因素在里面,跟传统的紫砂陶刻有所区别。

Q:微刻是像在大米上雕刻一样吗?

A: 因为紫砂材料的问题,紫砂的微刻跟米刻、发刻,包括象牙上的雕刻还是有区别的。在其它材质上的微刻比紫砂微刻看上去更加细腻,这是因为紫砂微刻不借助其他工具,只是凭借肉眼,用刀进行雕刻。因为材质的原因,刀痕在上面有颗粒,所以它看上去没有那么细腻,太细的话,每一刀会有误差,还是有局限的。其实更准确地说可以叫做细刻,有别于传统的紫砂雕刻,也不同于微刻。

Q:作为一门传统技艺和艺术门类,如何看待紫砂创作中的创新?

A: 紫砂的创新,我的理解,还是基于传统,上千年的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是有道理的。但是,传统在任何一个阶段来说,又都是相对的。比如在清代,明代的东西是传统的,而对我们来说,明清和民国的都是传统的,后人也会觉得我们也是传统的。传统是要能延续的,不能是脱节的。如果完全用欧美的元素表达,就会有脱节。比如对于一把茶壶,他们可能不会考虑能否泡茶,只是从纯粹美术的观点来制壶。对我们来说,紫砂有它的特殊性,喜欢紫砂壶的人,不仅仅是为了观赏,人们欣赏紫砂之美的同时,还对它的功能——泡茶是有需求的。

Q:您觉得紫砂作品的设计感更重要还是实用性更重要?

A: 这个问题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我觉得从紫砂作品的生命力角度来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设计上跟实用功能结合得更密切。紫砂不是纯审美的艺术品,要从工艺的角度来表达审美。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紫砂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占比相当大,如果把它当作纯艺术品来制作,不一定要采用紫砂泥,其它材料也可以达到表达效果,而用紫砂做的话,就需要考虑更多功能方面的东西。
可能会存在个别另类的、有个性的创作,但是我觉得不会成为主流,假如制壶只追求美感和设计,壶不能泡茶,紫砂的生命力就没有了。有人认为现在紫砂壶没有创新,况且紫砂的造型可能已经有成千上万种,要创作一件完全不一样的,符合审美,又具有一定功能的,这确实是很有难度的。从历史上来说,能够延续下来、能够被大家推崇的经典造型,大部分还是实用器形。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用创新延续传统。
Q:您最喜欢自己的什么作品?

A: 每个阶段满意的作品,但回头看,发现又有要推敲的地方。相对来说,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有套件《铁骨冰姿》,创作题材是梅花。还有《东篱采菊》,用陶渊明的诗意做的套壶。后期的则有方壶角泥系列,用角泥做装饰的一些作品。2020 年我制作了一套《竹韵清风》,将茶具与文房元素结合在一起,做成书房系列的作品,包括笔筒、笔海、笔杆,都是用紫砂做的。因为我本身对书画感兴趣,平时有空闲的时候我就会写写画画,我觉得如果有机会将紫砂的创作放到文化的氛围里,会很好。所以我就创作了这套作品。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想法和作品,很难说有个最好的作品。

Q:在您的紫砂创作历程中,您的母亲和鲍志强大师对您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A: 我从小对书画感兴趣,因为是紫砂厂职工子弟,从小在厂区玩大,课余时间常去紫砂陶刻的车间,去看老师傅们干活。1980年我高中毕业,进入紫砂厂,当时面临工种的选择,一个是制作工艺,一个是装饰工艺。因为从小的兴趣,我选择了装饰工艺。当时竞争也挺激烈,选择了八个人,我是其中之一。考试之前,我们提前半年进行学习,我主要跟随著名的老艺人谈尧坤学习,奠定了紫砂陶刻的基本功。等到正式分配后,就跟随鲍志强大师更加系统地进行紫砂陶刻技艺培训和书画学习。其实我们紫砂和其他工艺美术、手工艺和传统工艺的传承有相通的地方,在师承关系中我们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拜师以后,师父的教诲伴随自己一生。即使满师以后,我们有问题也会随时请教师父。我母亲是制壶的高手,我也跟着母亲学习设计制作工艺。这样,我就完成了雕刻和制壶的学习,从做壶到雕刻装饰,我可以一手完成。这两个方面一直陪着我到现在。

从我师父和母亲的身上,除了对紫砂艺术的追求,做人做事方面我也学到很多,他们对待艺术的严谨,他们的创作理念,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Q:制壶和雕刻,您更喜欢哪个方面?

A: 很难分清更喜欢哪个。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想法,刚开始没有涉及制作的时候,装饰的东西想得更多,后来学习了做壶,考虑得更多的是两方面如何进行更好的结合。我每一把壶,每一个造型,都会综合考虑造型和装饰的要求,在做壶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留一些位置,以便后续的装饰。我觉得,紫砂陶刻很大程度上就是为紫砂器皿、紫砂造型去服务的,文字和画面要为载体服务,将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考虑,会做得更好、更加贴切。

Q:您的家庭是如何让紫砂技艺代代相传的?

A: 可能也是机缘吧,紫砂制作其实大部分都是家族传承。早先没有工厂,大家各自在家里制作,也在家族里面进行传承。后来有了工厂以后,就通过师徒关系来传承。在我们家,我的外婆,包括我母亲的外公,也是从事紫砂行业的。从家族传承来说,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风格与要求,听我母亲讲,外公家原来也是有龙窑的,也是陶瓷家族。在我们家,我和我妹妹,包括我妹夫和我爱人,都是进入紫砂厂学习传统的紫砂制作过程。紫砂技艺的传承,学习这些技艺,最初的要求都是生存,为了工作,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想到传承,才会想着怎么发扬光大,没有生存基础,不可能这么做。一般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慢慢有发展机会。也逐渐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