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匠人 百年匠心

陈喜儿
錾 *[zàn] 刻,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技法之一,起源于夏商,兴盛于大唐,迄今已有近 3000 年的历史。錾刻使用的工具叫錾子,上面有圆形、细纹、半月形等不同形状的花纹,工匠敲击錾子,就会在金、银、铜等金属上錾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

在所有錾刻工艺中,尤其属皇家錾刻技艺最为精湛,当时造办处为皇帝制作的御用之器,堪称鬼斧神工,令人称绝。然而,民间传统手工艺尚且面临传承“断档”的危机,美轮美奂的宫廷技艺又将如何延续?

“十年可以造就一名匠人,几十年甚至百年,才能造就一颗匠心。”今年已经 78 岁的孟德仁,是北京宫廷造办处传统金属锻錾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也是从业近五十年的老手艺人。他在接受《家族企业》杂志采访时说,“传统手艺要实现一代代传承并不容易,必须要有匠人匠心,艺无止境,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世代相传。”

金属锻錾

金属锻錾,是以纯金、银、铜等金属为主要原材料,按照设计纹样经过下料、底衬、模冲、浮雕、立雕、镂、錾刻、镶嵌、抛光、掐丝等几十道复杂的技法制作成作品。其历史可追溯到中国夏商代,广泛应用在金银器、青铜器;其浮雕、立雕、镂、錾刻等几十种手法和技艺,运用在各种佛像、佛塔和佛教用品、金银铜锻錾镶嵌制品,以及建筑构件、少数民族饰品、大型雕塑和浮雕壁画等作品上。

2007 年,金属锻錾工艺被北京市西城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金属锻錾工艺与北京的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雕漆一起被世人并称为“京都五绝”。从《北京志》的记载中来看,如今市面上常见的金属锻錾作品多制作于元代以后。当时的北京在工艺品制造方面十分繁荣,成为名工巧匠荟萃之地,这也促进了北京铜器和金银器的发达兴旺。北京卧佛寺现存有用 50 万斤铜铸成的 5.4 米长的大卧佛,神态安详,体态丰满,反映了元代高超的铸铜艺术。黄铜器在明代开始大量生产,闻名中外的宣德炉,原为宫廷监制,但问世不久,即被民间作坊仿制。

在清代,以北京为中心,远及蒙藏地区,铜器、金银器的生产制造规模宏大,遗存物很多。1902 年石荣、石富兄弟在安定门外外馆开办了荣和、荣增和铜佛铺。荣和在民国初年时从业人员有三四十人,至 1926 年增至二百多人。其制品销往西藏地区,享有很高声誉,皆以“石铜匠”著称。1926 年,荣和铜铺因战乱迁至东直门大街 124 号宝公寺后院。据史料记载,此前的铜行,大都集中于北京安定门外外馆及城内雍和宫附近。

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北平,局势动荡,一度让铜行的经营面临中断的风险。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北平金属工艺艺人穷困而无以为生,被迫转业改行。据《北京志》记录,当时仅有 30 余家维持生产,销货总值及工人数均减至战前 1/9。1947 年,石荣之子石醒非将荣和铜佛铺改成“石醒非铜品厂”。

所幸,新中国成立后,艺人们纷纷归队。1956 年 7 月,以石醒非铜品厂为主,并入郝记卯铜、义和泰银蓝工业社,组成了公私合营北京石醒非铜品厂。

虽然历史几度变迁,传统艺人们仍保持着坚忍的韧性,其产品的主要品种、艺术特色和精巧的技艺一直沿袭下来,除保留了传统的佛堂寺庙用品生产外,还为国家复制和修复了大量文物。1959 年,他们相继参与了北京十大建筑中金工类建筑装饰的制作。

例如,军事博物馆顶端的军徽,是用 4 毫米厚的铜板分段做成的,直径 6 米,加上插座共高 8 米。艺人们用铁锤和钢錾做出一颗颗麦粒,一根根麦芒,然后用传统方法鎏金,最后组装在铁架上面。这件军徽由 50 多人做了将近一年才完成。还有天安门及人民大会堂的国徽,直径 4 米,也是由厚铜板锤制而成,属于大型平面型浮雕,要达到平整端正又细致入微,需要艺人们高超的技艺。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字及碑文,也是用铜片制成,鎏金后嵌于碑上的。此外,民族文化宫那些富于装饰趣味的透空铁栅门、富丽堂皇的吊灯,北京饭店华丽而典雅的巨大屏风,以及北京站站名的大铜字等,都是北京金工艺人精心制作的传世佳作。

匠人匠心

孟德仁,师从“荣和铜佛铺”继承人石醒非,是手工金属锻錾的第三代传承人,1965 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现北京工艺美术学院)特种工艺专业,1973 年调到北京市金属工艺品厂从事金属工艺设计与制作,2005 年被评为北京工艺美术一级大师。
孟德仁忆起与锻錾结缘的经历称,儿时曾在护国寺庙会上看到栩栩如生的泥塑像,无形中深受启发。自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初期,有过一段短暂的留校任教经历,因此精通绘画、雕塑等多种门类。进入北京金属工艺品厂后,正式开始接触金属锻錾技艺。此后,他将绘画、雕塑艺术和锻錾技艺融会贯通,走出了一条自己独创的艺术道路。
“由于时代的需要,从工艺美术学校,到北京金属工艺品厂,跟这个专业算是结缘了。锤子、錾子、金银铜器,就和我相伴了一辈子。”如今已经完全失去听力的孟德仁,仍然嗓门洪亮,说话掷地有声。

热播大剧《如懿传》剧中铜壶,就是出自孟德仁之手。在过去数十年间,孟德仁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代表作品《达摩》组像被中国香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收藏,《无量寿佛》供奉在北海公园天王殿,2006 年为中国佛教协会设计制作的 550 平米大型铜浮雕壁画《光照大千、无为之美》供奉在中国佛教圣地灵光寺。其作品《战马长啸》在技艺上以铜锻錾工艺为主,融汇了多种工艺之长:珐琅掐丝工艺、花丝镶嵌工艺、花饰錾刻工艺、锻铜打胎造型及木雕工艺,开创金属工艺综合工艺运用之先河。孟德仁设计制作的《大铜壶》高 3.18 米,长 4.58 米,体量之巨大,可谓壶中之王,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提到灵光寺的巨幅铜浮雕壁画时,78 岁的孟德仁眼里闪烁着光芒。这幅作品是十几年前孟德仁花费了五年多时间,设计并参与制作,用 20 吨紫铜片打造而成的。孟德仁介绍道,当时为了寻找设计灵感,翻阅了大量佛教经典、史料文献,最终决定借鉴参考北京法海寺著名壁画《二十诸天》的造型。

而在创作时,孟德仁已年届花甲,一稿十几个人物,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后,但最初几稿都被否,如此反复几次,可谓十足考验孟德仁的耐心。设计图通过后,孟德仁率领几十人的团队进行加工。为了把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神韵找出来,寒冬酷暑,室内室外,放在地上平面创作,立起来做,反反复复地去修整。制作完成后,灵光寺方丈盛赞:“像孟德仁这样的人,在全中国要是有第二个就太好了。”由此,孟德仁被称作“中国金属锻錾第一人”。

“金属锻錾艺术,就是在金银铜器上作画。最重要是把神韵做好,不是单纯做一个造型。单纯一个造型,做得再细致也没有用,需要以形传神,以形写神,这跟绘画艺术是相通的。”对于每一件作品的苛求,孟德仁都在用身体力行书写匠人匠心。

孟氏金艺

任何一门技艺的传承,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守,并建立独特的传承技法。孟德仁在传统金属锻錾技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将宫廷金艺、绘画、雕塑等不同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创立了“孟氏金艺”。

“孟氏金艺,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金艺不光是一种单纯的手艺,必须要用心。心运其灵,手熟其巧。光凭手艺不行,思路先打开,使錾子锤子是基本功,还要表达思想感情,做出物像,它不是呆板的,不是死气沉沉的,一定要有灵魂,有感染力。”孟德仁说。

在孟德仁看来,錾刻不是简单的某种造型,它的题材非常广泛,手法也很综合,融会了佛教、建筑、环境艺术等,同时还要保持浓厚的生活气息。从艺术分类上,它既可以用写意的手法,把物像形象造型做出来,又可以用工笔的手法来呈现。“孟氏金艺”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以“骨法成型” 为特点,充分发挥金属的特性和质感,追求造型精准,形成精、细、厚、质、雅的艺术特色,使得锻錾技艺在新时代长盛不衰。

金属錾刻是在薄至 0.8 毫米到 1.2 毫米的铜片上创作,制作过程纷繁复杂,即使是方寸之间的一把铜壶也需要经过一百多种不同的錾子和勾、落、串、点、台、压、踩、丝等多种操作技法。孟德仁介绍道:“难点在于手的感觉,铜片厚了,要把它延展、起高;柔了,达到 0.4 ~ 0.5 毫米的极限,要聚精会神,控制薄厚程度。”

“灵感在于积累,艺术源于生活,对于锻錾艺术也不例外。”北京前门老舍茶馆的铜浮雕《大碗茶》也是孟德仁的作品,当年老舍茶馆的老板尹盛喜找到孟德仁,拿出几张黑白照片,请他进行创作。由此,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碗茶》铜浮雕横空出世。“金属錾刻技艺之所以能够世代传承,首先要贴近生活,符合时代精神。”孟德仁强调。

传承不能停歇

孟德仁之子孟新阳,也是金属锻錾技艺的传承人之一,孟新阳告诉《家族企业》杂志:“因为传统手艺工序繁复,需要经年累月的学习和坚守,一些老手艺人会告诉自己的子女,好好读书,将来转行做别的。还有一些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嫌做这行苦累还没有保障,学着学着就放弃了。”
面对这一现状,孟德仁认为,“事物的发展,看来有很多偶然,实际上是跟必然联系起来的。任何一门手艺都必须要在传承和创新之间融合,才能一直延续,并受到大众喜爱。”

孟德仁说,“每个作品必然要融合,不是单打一。我们可以从油画、国画、表演、雕塑等艺术中去学,从传统技艺开始学,可以学先贤古人。而且融合要有根源,要有来龙去脉。那么怎么做到融合呢?还需要长期实践,内心要感受时代的开放。我们这一代人,改革开放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扩大了表现力,宏观上来说,让我们获得了源动力。”

在传承方面,孟德仁秉持开放的态度,目前已有五六位弟子,他们都各自在传承铜壶和铜门锻錾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艺者也好,传承者也好,依然能够往前走,就尽量往前走。俗话说得好,艺无止境,一定要保持活力。人在,技艺在。创作要有时代精神,要有神韵。我的设想,不能停止品种的开发。年轻人年富力强,思想活跃,还要跟弟子多交流,传承不能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