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爱人也被爱,长大成人后能过着有意义和幸福快乐的生活。尽管世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握的,但我们唯一能掌控的是教养子女的方式。为了让孩子往独立自主、展现能力和有爱心的路上迈进,让他们能够过着我们所希望他们过的生活,我们需要仔细思量,甚至再三考量我们的教养方式。
警告:当我们审视教养形态以及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因素时,若遇上我们不太想要的教养策略,我们需要对自己有点儿包容心。唯有勇敢而诚实地评估自己的教养方式,才有可能发现经常或偶尔危及教养工作的无心错误与积弊。父母就像孩子一样,会成长也会改变,教养形态并非一成不变的。与其为自己做过或没做过的事(坦白说,无论做过与否,都已事过境迁、覆水难收了)感到歉疚,不如重新发现并深入了解哪些是你能做的,并热切地向前迈进。
要求孩子听命行事的“专制型”父母
专制型的父母虽然全心参与孩子的事务,但日常则仰赖严格而缺乏弹性的一套规则来管理家庭。他们对于与孩子讨论有分歧的意见并不感兴趣,也不特别重视孩子的观点;他们相信迅速实施、毫无商量余地的纪律就是最有效的教养方式,拥有强烈的控制欲。专制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多过回应子女的需要,一般不支持子女发展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免破坏双方的权力平衡。
“因为我这么说”是这类父母的口头禅,出自专制家庭的孩子因为无法符合父母的要求和期望而常会受到责罚。这类父母虽然常参与孩子的事务。但属于低温情一派,他们要求绝对服从,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尚且不太会发生冲突,也能维持家庭的秩序;然而到了青春期,这种家庭就会变成战区。青春期时,叛逆的青少年会尝试各种父母不允许、一旦发生将严加惩罚的冒险行为,举凡主张不同的政治观点到偶尔偷尝禁药、偷喝酒都可能。
不幸的是,来自专制家庭的孩子虽然大部分都很温顺服从,却普遍缺乏自尊、社交技巧差,且罹患抑郁症的比例也很高,此外,这些孩子缺乏好奇心,习惯依赖他人指导和管控,这些问题可能是其家庭不鼓励“体制外的思考”使然。更令人关切的是,研究显示,来自专制家庭的孩子较采取其他教养形态家庭的子女更具攻击性。由于专制型家庭强调单向性的权威,因此可谓是孕育霸凌儿童的温床。
让孩子放牛吃草的“宽容型”父母
宽容型的父母希望能跟孩子做“朋友”,并视教养为亲子共同努力的目标,他们与孩子的关系也特别温暖融洽。宽容型的父母对孩子的回应多于要求,也不喜欢控制他们的孩子。
这类型的父母极度关切他们的孩子,但通常不会坚持适当的行为。当有人批评他们的孩子行为不当时,这类父母的反应是:“过了这个阶段,自然就好了。”为了袒护孩子,免得因为不当行为而受到惩罚,或者解释令人失望的事实时,老师、教练、其他大人和小孩全逃不过这类父母的批判。成绩不好,他们会怪“老师教得不好”,而不是因为孩子不够用功;没机会参加运动竞赛,是因为教练“只让自己的小孩上场”,而不是因为孩子的能力不足。
这类型的父母极力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也无法忍受孩子不快乐,因此这类父母除树立纪律困难、遇到争论就退缩外,也不愿意遏止孩子的冲动行为,以致这类家庭里的规则飘忽不定,很难养成孩子的责任感。宽容型父母的子女也不认为家里的大人握有掌控权。
从正面来看,宽容型的父母鼓励了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特性,他们的子女比较讨人喜欢、擅于社交且具有高度的自尊心。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们的孩子可能比较冲动、不成熟,也不容易考虑到他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与来自专制型和威信型家庭的子女相比,这些孩子较具控制欲、学业成绩较差、滥用药物的概率比较高。思及目前富裕青少年滥用药物的比率高得不成比例,即可预见宽容型管教方式令人担忧的后果。
爱和管束并行的“威信型”父母
威信型的父母既温暖又接纳,同时将界限和期望设定得很清楚。对于孩子,他们会适度要求又及时回应孩子的需要,可明确感觉到这类型的父母确实是一家之主,他们以支持取代批评或责罚,会努力鼓励孩子达成父母的期望。
除了单纯的顺从或成为孩子的“伙伴”外,威信型的父母也会关心其他的教养问题。他们非常重视合作、社会责任和自律,而他们的孩子也倾向于能够适应社会并且懂得负责。这类型的父母也看重成就和自动自发,但不完全强调竞争,他们鼓励孩子自我明了该如何接受挑战,而不是直接干预介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由于威信型的父母对自己的教养角色认识得很清楚,不会因为自己的生活缺乏亲情交流和友谊,就转而期望孩子在这方面弥补他们,这类型的父母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的孩子不必担心需要找出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而能注意到其他人的需求;当孩子对其他人感兴趣时,就更有可能培养友谊并且发展深度的亲情交流。这种管教形态支持孩子在兼顾独立和亲情交流的情况下,同时养成独立自主性。
威信型的管教不仅仅是“不偏不倚”的教养方式,其实也是高度投入和独特的教养形态。包姆林博士相信,这种既温暖又能适当管教子女的父母,不但专注于支持孩子发展高度的独立自主,同时又能要求孩子达到高成熟度和成就,可以教养出调适得最好的孩子。包姆林博士的研究指出,来自威信型家庭的孩子,比起出身于专制型家庭和宽容型家庭的子女,针对成就抱持较平衡的态度,拥有较佳的社交技巧、较高的学业成绩、较低的吸毒比例,以及较少罹患抑郁症。换句话说,这类孩子最有可能拥有健康的自我意识,最能发展出健康儿童自我发展时所需的能力——亦即能独立生活、维持关爱的人际关系,以及拥有成就感。
以温情保障情绪的发展
当个有“温情”、会亲情交流的父母有何意义?温暖的亲情难道只是亲子间一种善意的感觉吗?爱与孩子摸摸抱抱的妈妈,一定比不喜欢肢体接触的妈妈更有“温情”吗?温情一定有益身心,但过头了是否也嫌腻?对孩子感到失望或愤怒时,你是否还能维持温柔的慈颜呢?
研究人员一直谈到“操作量化”术语,就好像为了了解“温情”一词。不但要赋予它一个定义,也必须知道在真实的世界中,它是什么模样。温情是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以不同层次和不断演进的亲情交流方式,所展现的参与、了解、接纳和关爱的感情。对于婴儿,温情的父母会配合襁褓中幼儿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需求,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当婴儿成为幼童,即使孩子已学会照顾自己的基本技能,会自己洗澡、穿衣服、上学,父母亲对照顾孩子的投入渐渐减少,但他们对子女的兴趣和关心却不曾削减。到了青春期,父母传达温情的方式是让青少年子女知道“只要有需要”,他们随时在身旁,并会适时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
充满温暖、关爱的父母的孩子调适性通常较佳,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交流是持续而连贯的,不管用哪种方式教养孩子,教养天平的两端分别是过度干预、侵犯、羁绊和批评、抗拒,最适当的亲情交流方式是中立且不偏不倚。因此,如何将教养的天平维持在这个范围内,是我们应该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