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氏的家族内战

周鼎

今年的清明节,8500多名朱姓游客免费参观了明十三陵景区。这让不少朱家人喜气洋洋地过了一把“皇亲”瘾。然而,614年前,当一名真正的朱家人却是一件头疼的事。

那一年(1402年)的8月11日,燕王朱棣率领所谓的“靖难兵”攻入南京。原以为固若金汤的京师竟然旦夕之间被攻陷了,走投无路的建文帝朱允炆一把火点燃了皇宫四年的靖难之役宣告结束建文帝自己是否与皇宫一道玉石俱焚,至今仍然是一个令野史作家津津乐道的谜团。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父亲是不幸于十年前身故的懿文太子朱标。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棣则是朱元璋的四子。在这场侄儿与叔叔的战争中,作为一名朱姓皇亲,你该支持谁呢? 

“万代之法”的祸患伏笔

如果朱元璋不是直接将皇位交给了皇太孙,而是选择与自己气质相同的老四继任皇位,这场战争就不会发生了。可当初,朱元璋鉴于元朝经常因为争夺皇位发生宫廷政变,所以他一称帝就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朱标病逝后,他又将太孙立为皇位继承人,无非是希望避免儿孙们争夺皇位。早早选好接班人,到底好还是不好?朱元璋觉得越早越好。单纯地从人品来看,毫无疑问,朱允炆是一个好皇帝。他更像他的父亲皇太子朱标,生性仁厚,正好与他的祖父太祖朱元璋形成强烈反差。

为什么朱元璋要选一个最不像自己的儿子当继承人呢?因为他深知,马上可以得天下,却难以守天下。他是创业之君,在他之后,应该是守成之君。朱元璋心狠手辣,杀人无数。有一次,他被太子朱标劝得烦了,就故意把一根带刺的荆棘棒放在地上,要朱标用手去拿。朱标看上面都是刺,面露难色。朱元璋就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刺都给你除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我除掉的都是奸恶之人,把内部整顿好了,你才能当这个家。”可朱标却不领情,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民。朱元璋顿时大怒,拿起椅子就向朱标扔过去。

从感情上来看,朱元璋自然更喜爱豪放不羁的朱棣。曾经有人私下里问皇太子朱标说,您觉得陛下在这么多儿子里最爱谁?太子老老实实说,都比不上燕王。当太子在洪武二十五年病死后,朱元璋也想过让朱棣当皇太子。但是翰林学士刘三吾说,如果立燕王,那么老二秦王和老三晋王该怎么办呢?再说了,皇孙已经十六岁,可以继承皇位。朱元璋这才决定立皇孙朱允炆当皇太孙。后来,嘉靖朝的高岱曾分析说:改立英明的燕王为皇储,可能会带来“一世之安”,而仍然选择符合嫡长子制的皇孙继位,则是为了确保“万代之法”。因为贤能与否,是很难客观评价的,容易引起争端,而依照血缘亲疏原则来确立继承人,则可以避免冲突。没想到几年后,老二和老三都死了。这时候能不能改立朱棣为皇太子呢?此时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所以,他不可能再为皇位继承人折腾一次。

一场尴尬的胜利

朱允炆即位以后,年号建文,正好和朱元璋的洪武相对,明确表示执政理念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向。但是,摆在他面前的头号难题却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弃武从文就能解决的。当初朱元璋为了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权威性,吸取元朝迅速土崩瓦解的反面教训,推行藩王制度,将自己的众多儿子分封各地,出任藩王,亲领一支军队,监控各地的行政当局。等到皇太孙朱允炆登上皇位,当日爷爷精心设计的这套制度就变成了孙子的陷阱。原因很简单,朱元璋可以依靠这些藩王,因为他们是自己的亲儿子,如今新皇帝朱允炆却害怕这些藩王,因为他们是自己的亲叔叔。一个年轻的皇帝如何才能应对这些张扬跋扈雄霸一方的藩王叔叔呢?如果建文帝是一个平庸之辈,得过且过,倒也就相安无事了。偏偏建文帝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渴望成为一代明君。所以他登上皇位后,一面大力推行仁政,另一方面也采纳了齐泰、黄子澄的建议,暗中削藩。

有意思的是,就在朱元璋刚刚称帝的那一年,他与太子朱标有一场父子对话,讨论如何评价西汉时代的七国之乱。朱标说:七国诸王当然做错了。朱元璋却教训儿子说,这是你的老师讲错了。当年汉景帝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想方设法利用赌局陷害吴王世子了,后来当了皇帝,又错信了晁错的话,削减诸王的权益,引得吴王几兄弟奋起反抗。老师讲历史,讲到七国之乱,应该多讲做藩王的应该上尊天子,下抚百姓,认真当好国家的屏藩,而做太子的也可以由此明白重视手足之情,敦睦九族。用今天的话说,朱元璋希望老师讲课能多弘扬“正能量”。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珍惜手足之情的太子死得早,留下太孙去面对一群如狼似虎的叔叔,根本扯不上什么手足之情。

燕王朱棣起兵靖难,自称是迫于无奈。还是史家谷应泰说了一句老实话,像燕王这样的藩王,是“削亦反,不削亦反”。当皇帝的侄儿利用至高无上的皇权,以叛乱为名,正式剥夺了叔叔的王爵,废为庶人。当藩王的叔叔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他打出“奉天靖难”的旗号,声称有义务清除皇帝身边的小人。这是一场非常奇怪的战争。叔叔说“我的敌人不是我的侄儿,他是受到坏人愚弄了”侄儿也说“我们必须打败我的四叔,但是,谁也不准伤害我四叔。最后,叔叔攻入京城,侄儿却自杀了,也可以说失踪了。”

这场叔侄大战虽然以叔叔的胜利而告终,可是这场胜利多少有几分尴尬。从朱棣进入南京的第一天开始,一帮文武大臣就不断上演劝进的好戏。朱棣连续推辞了五天,才宣布登基。年号永乐,意思是天下永远康乐。不过,朱棣自己肯定就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朱棣以国葬的隆重仪式埋葬了一具被指认是朱允炆的尸体,但是他始终难以确信朱允炆真是自焚了。流传更广的说法是,朱允炆流亡海外,或者逊国为僧了。

延绵的皇权内战

永乐帝朱棣对于建文遗臣的屠杀持续了十多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无辜罹难。他一面雄心勃勃地渴望用心打造一个盛世出来,一面捕风捉影地追杀一切跟建文帝失踪有关的人士。而且他还下令焚毁建文朝官方档案及记载,甚至是天下凡有建文字样者悉尽毁灭。他组织人马重新修订史书,彻底抹去建文帝的踪迹,再也没有建文的年号了。朝鲜《李朝实录》称晚年朱棣是“病风丧心”,“成祖晚年患疾病,容易狂怒,发作时难以控制,甚至歇斯底里。加之他本人残忍个性不逊于朱元璋,又添上疾病,就更加狂暴异常。”在永乐十八年,朱棣就因为一个朝鲜妃子和一个宫女一起上吊自杀而大怒,为了查明原因,他大肆捕捉宫女,酷刑逼供,诛杀了宫女达2800多人,而且他还亲自观看行刑。正是在这种近乎病态的猜疑之中,朱棣却颇为讽刺地成就了两件后人心中的丰功伟业:一是郑和下西洋,一是编纂《永乐大典》。

在执政二十二年之后,这位不可一世的中国皇帝死于榆木川这个偏僻的沙漠。三个月前,他刚刚度过六十五岁生日。他之所以死在这里,是因为他刚刚亲率大军第五次讨伐东部蒙古鞑靼,却依然无功而返。临终之际,他留下极为简短的遗诏,让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仁宗。由于朱棣死在行军途中,为了保证政权顺利过渡,一个名叫马云的太监建议秘不发丧。于是,和从前的秦始皇一样,明成祖朱棣也被放进了一个密封的锡制棺材里,一身腐烂地运回了北京。后来,他被安葬在自己早已选好的陵墓里,地点位于今天的北京昌平天寿山。从此以后,还有十二个明朝皇帝被安葬在此。这个地方就是今年清明节宣布对朱姓游客免费的明十三陵。

朱棣死了,朱家人的家族战争却远远没有结束。以后,朱棣的孙子宣宗朱瞻基在内战中生俘了自己的叔叔朱高煦,并将之倒扣在铜缸中残忍烧死。再以后,朱瞻基的玄孙武宗朱厚照依靠王阳明的帮助生俘了自己的长辈朱宸濠,却在凯旋而归的路上乐极生悲地掉进水里,吓得半死,不久之后便一命呜呼了。

为什么朱元璋精心打造的皇权传承制度未能防止家族内战一再发生呢?朱元璋千方百计地将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之上,却偏偏为皇帝的兄弟们留出法外之地;他将所有可能威胁皇权的勋臣贵戚统统杀掉,却偏偏幻想朱家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如果历史真有什么教训的话,那么其中一条一定是:无论是亲情的纽带,还是制度的牢笼,权力和野心始终是最危险的腐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