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珠宝循序渐进的规模扩张

经典型战略示范企业玛氏:玛氏总裁保罗·麦克尔斯:“我们公司十分重视规模公司规模大了,才能刺激生产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控制成本、创造价值。”


种种迹象显示,珠宝行业已经触及发展“天花板”。

根据珠宝行业2011~2015年五年数据比较显示,中国珠宝产业的零售额2015年同比增长仅3.85%,对比增长巅峰2012年的54.07%相去甚远;若聚焦到单一品牌,净利润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于201511月发布过盈利预警的六福珠宝和周大福,最终全年净利润同比分别下跌13.4%和约25%

相形之下,创立于2001年的千叶珠宝可谓一枝独秀,其2015年的年终财报上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了55.61%默默深耕市场多年后一鸣惊人。

“千叶珠宝多年来相对比较低调,在启用安妮·海瑟薇作为形象代言人之前,甚至少有广告投入。但我们的经营状况一直很好,销售额过去五年增长了32倍,净利润增长了20倍。”千叶珠宝营运副总裁李锡凌谈道。

专注定位:做“漂亮”的珠宝

中国本土珠宝品牌具有一个“通病”,就是侧重卖原材料,而忽视卖设计这与曾经的消费市场不成熟有着直接的关系。但近两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个性化转移,珠宝行业也进入一个急剧的转型期,多年“专注做‘漂亮’珠宝”的千叶由此占据了先机。

“品牌创始人是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专业毕业的一对夫妇,本身学的就是珠宝设计,也精通珠宝材质、工艺和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于是跟几个同学一起萌生了建立自己品牌的愿景。”李锡凌在介绍品牌创立的过程时谈道,让女性更喜欢,在产品工艺上更用心,把产品做得更漂亮,也是品牌创立者的初衷。

随着依托稀缺材料的量化销售渐入僵局,本土珠宝品牌在个性化与艺术设计发展上的突围日益急迫。当其他品牌刚刚调整姿态找到方向时,千叶珠宝已于此道深耕多年,并开拓出了更多快速发展的模式。“品牌每年会赞助地质大学的设计大赛,希望构建与年轻一代新锐设计师之间的桥梁,也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新系列的推出必然是在品牌的首要日程上循序渐进的展开,其中推出的无国界设计师系列,设计师和所选材料均来自多个国家;同时我们也在纽约时装周上尝试了一些跨界合作,更多接轨西方现代审美。”李锡凌表示。

谈道接轨西方设计风格,很难规避舆论对于本土珠宝设计同质化严重的诟病。对此李锡凌坦率表示,首先要承认,珠宝作为奢侈品、大宗的慢用消费品,国外品牌已经做了几百年了,而国内品牌才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差距是巨大的,要赶超,一定要先看齐,这是客观事实。“也正是基于这些核心的差别,我们才选择参与时装周、推出无国界设计,比较包容地看待这个问题,这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李锡凌说,千叶遵循的核心依然是做“漂亮”的珠宝。

倚重直营:风险可控的规模扩张

根据2015年末的公开数据显示,本土珠宝品牌的直营店铺数量,千叶珠宝以300家位居第四位,仅次于周大福、六福珠宝和潮宏基。但与其他竞品不同的是,彼时其所有店铺皆为直营店。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本土珠宝品牌的业务能力飞速发展,其中多数依靠的是加盟店的作用,甚至总体店铺数量趋近野蛮式增长。而千叶却始终坚持稳扎稳打的发展策略,一家家将品牌扩展到全国41个城市的标杆性百货中。

“也有加盟商找过品牌寻求合作,但管理团队始终没有接受,核心原因还是不想在品牌建立初期有太多的杂音,希望能把产品做好,把直营服务做好。”李锡凌表示,跨区域直营需要足够的能力,才能实现管理水平和制定品牌的标准化,而在形成足够的管理能力之前,千叶尚不会通过加盟商去扩张更大的商业版图。

2015年千叶上市之后,制定了详尽的统一标准,20166月逐步开启了加盟店经营模式。这一先以直营店铺开拓市场、站稳市场再做加盟的经营模式,颇有“逆向思维”的味道,李锡凌也笑言“我们跟别的品牌是反着的”,但这样也更能保证建立之初的品牌认知一致性。

目前,千叶的加盟店模式开启仅一月有余,店铺数量尚不足10家,李锡凌透露这将是品牌今年开始拓展的新的战略方向,预计最近三年将会主要推进,计划开设800~1200家加盟店,同时直营店计划增长至400~500家。“在行业内,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比例常规为15,我们最终仍旧会低于这个数字,要等跨区经营能力稳定、团队稳定之后再逐步加大拓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坚守直营核心的策略也是千叶财报数据逆势上扬的关键因素。现今市场不乏店铺数量超过2000家的品牌,但规模扩张带来销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成本,就像李锡凌所说的,“没有懂消费者的团队,没有懂推广品牌的团队,没有稳定的销售一线团队,单店业绩跟不上,光靠数量撑不起一个品牌。”

机遇捕捉:平衡内部风险

除了线下渠道,电商渠道也成为珠宝行业不可回避的一个新的拓展方向。催生电商时代高速发展的一个原因是“90后”开始进入市场,他们具有相当规模的购买能力,同时,他们对品牌、体验、设计的要求也更高。

“‘90后’比‘80后’的消费更理性,后者还保有一定的Logo化情结,前者则更注重产品本身。两者的相同点是认识品牌,接受品牌,购买品牌的方式,越来越多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李锡凌说,同时对于品牌商来讲,消费者购物场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百货业态正在快速衰退,购物中心正在崛起,这关系到店铺设计的适应性与规范统一化。

面对这些变化,千叶选择在坚守品牌做“漂亮”珠宝的定位之下这是吸引新生代的关键与核心拥抱一些新的商业机会。比如:组建自己的电商团队,开始与京东、天猫和唯品会等合作,试水电商经营;拓展与社交平台的跨界合作等。“运行这些特殊渠道,也是品牌不断保持创新的一种表现。创新在现在是个提及率极高的词,但确实是品牌发展的基本。”李锡凌笑言,要不断研究女孩子喜欢什么,也算是个重体力活。

开启加盟、试水电商两大全新战略的实施,势必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新的架构搭建,由于可能会打乱既定部门的利益格局而面临挑战。“风险肯定有,但是把握这个机遇更重要。”李锡凌坦言。

“首先我们做加盟,一定要搭配千叶的设计、千叶的产品、千叶的服务,不像有些粗放式的管理;电商我们强调的也是产品本身的漂亮和设计感其实这三个渠道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样的,仍旧都是做漂亮的产品,这是他们可以共存的第一点。第二点是在整个本土珠宝行业体系中,产品的研发能力、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能力和滞留的库存问题,是共存的难点。而当有了不同的渠道之后,单一产品的下单量能够增加,源头的采购商就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优质的供应商,这其实也具有相辅相成的优势。”李锡凌谈道。

这也正是《战略的本质》中所指出的,规模是一项能够自我强化的优势,公司规模越大,与竞争者相比成本就越低,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经验不断丰富,更低的成本可以用来降低价格、提高销量,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千叶多元渠道的并行恰恰实现了这样的“规模化”效果。

不过李锡凌也提醒一点,新兴渠道与传统珠宝直营是不同类型的经营,还是应该由专业团队来独立操作。企业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同样的文化下,增强团队之间的融合,启发各自更有吸引力的营销方案。

如果以下判断属实,那么你就处于经典型商业环境中:

 行业结构稳定;

 行业竞争基础稳定;

 行业发展前景可以预测;

 行业可塑性低;

 行业增长平稳持续;

 行业集中度高;

 行业成熟;

 行业基于稳定的技术;

 行业监管环境稳定。

文/冷尘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