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天命,尽人事

窦少杰

“都说富不过三代,所以我这个第三代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在宽敞明亮却又简单朴素的办公室里,生田产机工业(IKUTA)株式会社的第三代社长生田泰宏点上一支熏香,面对笔者的提问,他低头略微沉思了一下之后,淡淡地说道。

生田产机工业株式会社,创业于1919年。资本金2000万日元,总部员工人数70人,主要从事铜和铜合金等金属生产设备以及各种产业自动化机械的设计制造与销售,主力产品包括双面面削生产线、CNC面削刀具专用研磨机、金属抛光研磨设备、超硬质合金面削刀具等,其中双面面削装置的整套设备在全球市场上的绩效与三菱等巨头企业平分秋色,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尽管是中小企业,但早在2002年,生田产机工业就展开了面向全球的战略性布局:先是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进入了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中国江苏省的苏州市先后设立了“生田(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苏州伊库达贸易有限公司”和“生和(苏州)技研有限公司”,随后又凭借多年的强大产品力量和技术力量,于2015年10月正式登陆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设立了“IKUTA MAKINE A.S.”,大张旗鼓地进军了传统机械制造业非常强大的欧洲市场。生田泰宏,1961年出生,今年55岁,是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三代社长。也正是这位第三代,凭借冷静的战略性思维和无畏的挑战精神,硬是将这家位于京都伏见区的中小产业机械制造作坊带到了全球化的世界舞台上。

这家即将要迎来创业100周年的中小企业,是如何做到在世界产业机械舞台上如此活跃的呢?2016年6月,笔者来到了生田产机工业位于京都市伏见区的总部,对第三代社长生田泰宏进行了专访。

逆境求生的战后重生

1901年,现任第三代社长生田泰宏的爷爷生田捨吉(1901年~1974年)作为彼时生田家7个孩子的老大,出生于福井县东乡的一个农户家庭。为了维系家里的生计,生田捨吉读完了小学之后,就在当地一家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做学徒。经过近10年的辛勤努力,聪明能干的生田捨吉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加工方面的众多技术,通过自己的省吃俭用,也积攒下了些许资金。于是就在1919年,19岁的生田捨吉只身离开了家乡,来到京都的伏见,并在这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小作坊“生田铁工所”,这就是生田产机工业的创业。创业之初,生田铁工所主要业务是产业机械的生产制造。因为京都伏见是著名的日本酒生产基地,这里有着众多大大小小的清酒作坊,于是帮助这些清酒作坊制造、维护和改进清酒制造所需要的机器和设备,就成了生田铁工所的主要工作。

进入到上世纪30年代之后,日本军国政府开始了在战争道路上的突飞狂飙,这不仅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邻国带来了灾难,日本国民生活也被彻底打乱,苦不堪言。为了进行战争,日本军国政府对国内的所有战略物资进行了严格的战时管制,并对众多的民间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强制性合并和军统管理。生田捨吉的生田铁工所也未能幸免于难,1935年,日本军国政府强行对生田铁工所进行了改组,公司名称被改为“京阪机工株式会社”,主要业务是为日本军队制造军工用输油泵。

自己一手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企业被军队统管,生田捨吉虽然一肚子的不满,但面对蛮横无理的军国政府,他却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地忍耐,并在心中不断地祈祷着这场罪恶的战争能够尽快结束。1945年,随着战争的结束,京阪机工株式会社也宣布解散,苦苦忍耐了10年的生田捨吉和生田家族终于重新拿回了对企业的掌控权,企业名称也重新恢复为原来的生田铁工所。然而,战后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却给生田铁工所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危机。

二战后,急速缩小的日本清酒市场,让众多的中小型清酒作坊一个又一个地倒了下去。而之前一直靠为这些清酒作坊提供服务维持生计的生田铁工所也逐渐地感受到了危机的到来。

为了摆脱困境,生田捨吉和其长子生田宗宏(1930年~1999年,生田产机工业第二代社长),以及工厂员工开始思索转型创新,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终于在1950年,生田铁工所开始着手设计并制造黄铜板面削机,并于同年开发了水洗净机,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在企业上下的共同努力下,1953年,生田铁工所转型成功,公司名称也正式更名为“生田产机工业株式会社”,生田捨吉就任公司社长。之后,凭借常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和不懈的努力,生田产机工业的技术人员们在生田捨吉和生田宗宏兄弟的带领下,在技术的研发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1955年,生田产机工业在日本首创成功开发了黄铜板面削装置,为日本黄铜产品加工制造业产品质量的飞跃式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60年,生田产机工业成功开发了黄铜棒电流烧纯矫正机,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1970年,生田产机工业又成功开发了双面面削装置,大大提高了面削作业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1974年,为生田铁工所和之后的生田产机工业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创业者生田捨吉病逝,享年75岁。第一代社长生田捨吉去世之后,其长子生田宗宏接替父亲,就任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二代社长。

突如其来的接班

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二代社长生田宗宏,也就是现今社长生田泰宏的父亲,出生于1930年。二战结束之后,15岁的生田宗宏初中毕业之后,就立刻回到了家中,与父亲生田捨吉一起投入到生田铁工所的重建之中。1974年,生田宗宏接替病逝的父亲就任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二代社长之后,同样不断地加强着事业创新的力度:1978年,生田产机工业的双面面削装置和自动焊接装置成功出口韩国,开启了生田产机工业走向海外的新篇章。之后,生田产机工业先进的机械产品陆陆续续地进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伊朗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突击欧洲市场;1985年,生田产机工业在之前的双面面削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研发成功了1500毫米宽的大型双面面削设备,大大提高了面削作业的工作效率;1991年,生田产机工业又成功开发了碱性脱脂清洗设备,在1995年成功开发了基于WindowsNT的CNC面削刀专用研磨机。

生田产机工业是个员工总人数尚不过百的中小企业,但其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让人惊叹不已。对此,在笔者的访谈中,第三代社长生田泰宏如此说:“父亲虽然在学历上只是初中毕业,但他从15岁起就跟着爷爷在工厂里干,尤其又经历过二战之后的那段艰苦的日子,竭尽全力摆脱危机的过程,让父亲认识到了灵活创新的重要性。而且不仅仅是父亲,直到现在,公司里的大部分人都是产业机械方面的匠人。我们是个小公司,但实际上也是一个匠人的集团。比如,我父亲的弟弟,也就是我叔叔,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人员、匠人。他小我父亲4岁,虽然出生的时候家业正遭遇不幸,但二战结束后他也得以读完大学,工科毕业,在技术上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因此大学毕业之后他进入到家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的工作就基本上都是由他在负责⋯⋯当时公司里的其他匠人,虽然可能学历比较低,但都是跟随父亲,甚至有的是从爷爷那一代开始就一起摸索打拼过来的,所以在实战经验上个个都是顶级的高手。”

生田泰宏社长所言不虚,笔者了解到,现在生田产机工业的工坊里还奋斗着数位跟着第一代社长和第二代社长奋斗过来的匠人,年纪最大的已经是74岁高龄,但仍然奋斗在生产制造的第一线,主要任务是带徒弟,将自己花了毕生心血而掌握的技术和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承给新生一代。

在生田产机工业创业80周年的1999年6月4日,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二代社长生田宗宏因病突然离世,享年69岁。身体状况一直很好的第二代社长突然离世,让生田家族和生田产机工业措手不及。为了维持生田产机工业的正常运营,生田宗宏的长子生田泰宏随即就任了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三代社长。

生田泰宏虽然就任了第三代社长,但却还不能说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二代向第三代之间的传承已经圆满结束,这是因为在生田宗宏的弟弟也就是生田泰宏的叔叔那里,还拥有生田产机工业超过30%以上的股份。“当时虽然叔叔已经从公司退休,而且在退休的时候父亲也曾经给过他一大笔退职金,但他却始终还持有着公司的股份。如果股份问题不解决,交接班就不能算真正完成。”面对自己的叔叔,生田泰宏始终一筹莫展。最终生田泰宏的母亲解决了这个难题:“我母亲是一个非常明白事理的人。我清楚地记得,就在父亲去世那年,1999年的12月30日晚上,母亲准备了一袋钱,叫上我就直接到了叔叔家。经过一番寒暄之后,母亲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将准备好的钱交到叔叔的手里,希望他能看在已故前社长的份上,将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都交给我。叔叔念及父亲曾经对他的好,非常通情达理地答应了母亲的要求⋯⋯”说到这里,生田泰宏,这个去年(2015年)曾经勇敢地战胜了癌症病魔的硬汉子,却禁不住哽咽了起来。原来,就在随后的2000年1月10日,生田泰宏的母亲在帮助儿子解决了股份难题,了却了已故丈夫的“完成家业传承”这个遗愿之后,也突然病逝了。在冷静下来,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之后,生田泰宏对笔者如此评价他的母亲:“母亲真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她一直非常辛苦,一边要照顾我们全家的生活,一边还要在工厂里帮父亲的忙,而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又帮我解决了非常重大的难题,完成了她的使命。”

第三代社长的挑战

生田泰宏是生田家四个孩子中的长子,出生于京都。在日本大学毕业之后,曾经留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圣托马斯大学,攻读经营学科。在美国学成归国之后,首先来到同样是位于京都的制造业企业石田电子工作。1989年,生田泰宏回归家业,正式进入生田产机工业。1999年,父亲突然病逝,生田泰宏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接班家业,就任生田产机工业第三代社长。接班当时生田产机工业的状况并不乐观。“父亲突然去世所带来的冲击暂且不说,最重要的是,我感觉到公司的员工并没有真正信任我,所以当时公司里面的人心是非常散的,员工们的内心都十分不安。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我当时进入公司刚刚十年,虽然年龄当时已经有38岁,应该说也已经不年轻,但一是在公司还没有表现出能力,二是对公司也没有什么特殊贡献,突然就成了社长,换做谁都不会凭白无故地信任我。还有一点,就是实际上公司当时的经营情况并不好,当年出现了1亿5千万日元的赤字。”

面对着公司内部涣散的人心,看着公司账面上巨额的赤字,生田泰宏在分析了当时各方面的状况之后,下定了决心:背水一战。“不是都说富不过三代吗,我正好是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三代,所以生田产机工业可能就废在我这个第三代身上了。既然赌一把搏一回也是死,坐以待毙也是死,那就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赌上一把,输了也能得个心服口服。”带着这样的心态,刚刚走马上任的生田泰宏开始了自己的绝地反击。

“首先,当时我认为我们公司必须进行面削刀具的研发,将我们的面削设备所必需的刀具实现公司内部的量产。否则,我们总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最香的肉总是被别人吃掉,我们则会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原来,在生田泰宏就任社长之前,生田产机工业的主力产品双面面削装置,其每一个部件并不都是生田产机工业内部生产的,尤其是最重要的刀具部分,当时的生田产机工业还没有能力进行生产。

“每当公司在对外销售双面面削装置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先从三菱材料等大企业那里将刀具买进来,安装到我们自己生产的设备上,然后再销售给我们的客户。而实际上机械设备本身不会出什么问题,刀具却需要时常进行维护和更换,所以说刀具部分所能带来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客人最初从我们公司购入设备,看到刀具是其他公司生产的产品时候,一般就会越过我们而直接去联系那些公司购入刀具。我们当时也曾经去那些企业交涉,要求他们不要把刀具直接卖给那些前来购买的人,但那些大公司的人都不理睬我们,为此我也不知道跟对方吵了多少架。可没办法,自己不能生产,只能依赖于他们。所以我想无论如何也要把我们公司自己的刀具给研发出来。”

设定的研发目标非常明确,然而公司当时人心涣散,刚刚走马上任的生田泰宏并不具有像其父亲一样的凝聚力,大多数员工甚至都在想:“年轻的第三代开始暴走了。”那么这个研发的难题又是如何被攻破的呢?面对笔者的疑问,生田泰宏社长喝了一口咖啡,说道:“当时的确是很困难,人心涣散,无论我说什么都感觉没有人在真正地听。不过多亏我的两个弟弟也在公司,我跟他们说明了我的想法和苦恼,他们非常理解我,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帮我。所以在他们的帮助和推动下,公司的员工们逐渐开始琢磨我要求研发的这个刀具。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完成了生田产机工业自己刀具的研发。”

有了跟自家双面面削设备配套的自家产刀具,生田产机工业的双面面削设备迅速成为市场热销的产品。而且刀具部分为公司带来的效益也逐渐显露了出来。生田泰宏新社长首战告捷,生田产机工业的员工们开始认同这个40岁左右的社长:“似乎还是有两下子的。”

首战告捷的生田泰宏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又下达了一个社长令,开启了第二个“暴走”模式:开拓中国市场。对于刚刚开始对新社长产生好感的员工们来讲,这又让他们大跌眼镜。因为当时刚刚进入21世纪,虽然中国已经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市场环境并不成熟,各种法律和政策也并不完善。在这样充满着各种变数的市场上,即便是丰田汽车、松下电器等这样的大企业都走得小心翼翼,甚至有时候也会遭遇巨大的风险,更何况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位于京都伏见的小作坊,而且已经有为数不少的日本中小企业在进军中国市场的路上倒了下去,变成了炮灰。于是社长令一出,马上就遭到了来自全公司员工们的强烈反对。

生田泰宏并没有因为遭到强烈的反对而放弃自己的想法,相反,他的斗志却被激发起来了:“之前的新产品研发,开始大家也是都不看好,结果不还是成功了吗?这次进军中国市场也是背水一战,因为日本国内市场规模有限,现在还能靠卖设备和刀具来获得收入,而等到其他企业也都能生产这样的设备和刀具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竞争力了。而到那个时候再去应对危机,就晚了。所以还不如趁现在就走出去,开拓中国市场,夺得先机。风险当然是有的,而且还很大,否则哪里会有我们的机会?”

在反反复复地解释和说服之后,终于有一天,在公司的经营会议上,一位在公司内德高望重的老臣站了出来,发言道:“既然你这样坚决,那我就支持你吧。我这一生先后受到了来自你爷爷和你父亲的百般照顾,我要感恩,感谢他们,所以我决定支持你的计划。不过有个条件,就是我要求亲自去中国,直到我们公司在那边站稳脚跟。”老臣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当时就让生田泰宏热泪盈眶,而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也让生田产机工业内部逐渐统一了军心。于是,在生田泰宏的带领下,生田产机工业的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紧锣密鼓地对广大的中国市场展开了攻势:2001年,生田产机工业开设了上海营业所;2002年,生田产机工业在中国苏州设立了全资子公司“生田(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2003年,生田产机工业在昆山设立了“昆山生田贸易有限公司”(现在的“苏州伊库达贸易有限公司”)⋯⋯与此同时,生田产机工业的主力机械产品在中国的国内市场逐步打开了局面。生田产机工业进军中国市场,整个过程充满了各种心酸和艰难,但在第三代社长生田泰宏强大领导力的引领下,在全体员工的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生田产机工业已经在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接班人教育:生田家族世代传承的重要环节

在笔者的访谈中,生田泰宏多次提到了“日本道经会”和“Moralogy研究所”。这到底是两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Moralogy研究所”,英文名称为“The Institute of Moralogy”,是总部位于日本千叶县柏市的公益财团法人。1926年由日本著名的法学家和历史学家广池千九郎根据其所倡导的“道德科学”创立,目的是为了在日本倡导和推广“道德教育”,并以此来实现“日本人心灵的重生”。目前,“Moralogy研究所”在日本全国各地共有12个地方分会,生田产机工业所加入的,则是位于京都市上京区的“Moralogy研究所的京都分会”。“日本道经会”,则是“Moralogy研究所”的关联机构,除了与“Moralogy研究所”共同推进道德教育之外,还对会员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援服务。那么,对生田家族和生田产机工业来讲,这两个组织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二战结束之后,先是我的爷爷生田捨吉,从同样身为企业经营者的朋友那里听说了Moralogy研究所组织。当时讲座的内容,就是倡导人们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培养,重视对身边的人和子女的道德教育等。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占领和统治之下,日本社会也逐渐地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人们的观念上和价值观上,受到了来自欧美文化的巨大冲击。而作为典型的传统日本人,爷爷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和重新发扬日本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更加深刻地学习道德教育和道德科学,他加入了Moralogy研究所和日本道经会,而且只要时间合适,每逢Moralogy研究所和日本道经会的公开讲座,就一定会带上我的父亲。同样,我父亲最终也加入了Moralogy研究所和日本道经会,而且也总是带上我去听公开讲座。而如今,我在日本道经会担任理事,并作为京都分会的副代表干事负责京都分会的经营讲座的运营。”

可以说,Moralogy研究所和日本道经会在生田家族的家业传承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是生田家族对接班人教育的重要载体。首先,Moralogy研究所和日本道经会基本上是生田家族父子两代人共同参与的社会组织,最初是爷爷与父亲这两代人的共同参与,后来是父亲与现任社长这两代人的共同参与。而实际上这对于生田家族在有效地统一两代人之间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对于两代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Moralogy研究所和日本道经会作为一个当地多数企业都在积极参与的社会组织,对会员企业的经营者和接班人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了教育和监督的作用。Moralogy研究所和日本道经会本身具有社会教育的职能,所以社会教育的效果自然会有;而且两个组织内部分别有一般部门和青年部门,这样青年企业家或年轻的接班人就可以相对自由地在一起相互切磋,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及经营实践,从而促进伙伴们的共同成长。而与此同时,由于父辈企业家也加入并参与到了这两个组织的活动中,因此对接班人的监督作用也非常明显。

另外,关于对接班人的教育,通过访谈笔者认识到,虽然生田泰宏自从初中毕业起就离开家乡,而且在大学毕业之后还有留学美国的经历,经常不在身边,但其父亲也总是会通过日常之中发生的小事儿“借题发挥”,来对生田泰宏进行教育。比如说,生田泰宏在访谈中给笔者讲述了他父亲曾经给他写过的一封信。

“初中毕业之后,我独自一人离开京都,来到关东千叶县一所寄宿制的高中读书。而刚入学不久,我就将父亲给我买的作为升学礼物的手表弄丢了。我当时非常气愤,怀疑是同宿舍的人偷了我的手表,并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和老师。后来,我收到了父亲寄过来的一封信。在信中父亲说道:把手表弄丢了,首先是因为你自己的失误而造成的。住在学校的宿舍里过集体生活,将自己的物品管理好是最基本的义务,而你却没有做到。如果真的是有谁偷了你的手表,那也是因为你没有管理好你的物品,是你让他犯了罪。如果你管理好了你自己的物品,他的人生也许就不会有这个污点了。所以在责备别人之前,应该先反省自己。一个人如果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那这个人肯定会成为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遵天命,尽人事:生田家族世代传承的创业精神

在生田产机工业的社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字:“遵天命,尽人事。”而在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的著作《镜花缘》里面,有“尽人事,遵天命”这么一句话,其中“人事”是指人情事理,“天命”则是指自然规律。总体意思类似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说世间万象可变的因素太多,结果无法预测,所以人们只需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至于能否成功,还得听天由命。然而这句话到了生田产机工业这里,前后两句话的顺序却被颠倒了过来。这里面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的确,也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不是反过来‘尽人事,遵天命’,而一定要是‘遵天命,尽人事’。对此我是这么理解的:首先要遵天命,我的理解是世间万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们每一个人类,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没有哪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人,所以老天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也是不一样的。而这专属于自己的使命,就是天命。再就是尽人事,刚才说过的,既然老天已经在冥冥之中规定了我们每个人的专属使命,那我们每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老天的安排,将属于自己的使命尽全力做到最好。”

“‘遵天命,尽人事’,这幅字从我爷爷做公司社长的时候就有。我爷爷非常喜欢这句话,就一直把它挂在自己的房间里。后来我爸爸成为第二代社长,同样也非常重视这幅字,现在这幅字传到了我这一代⋯⋯作为我个人来讲,既然我作为父亲的长子出生在生田家族,那我觉得我的天命也就在我出生的那一刻被规定好了。而现在,作为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三代社长,我就要对这个将要迎来一百周年的生田产机工业负起我的责任,将企业稳健地经营好,将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都照顾好,还要将生田产机工业顺利地交给第四代社长手里,实现生田产机工业的下一代传承,这就是老天赋予我的专属天命。既然天命如此,那我就必须尽我最大的努力,将老天赋予我的专属天命做到最好。这就是我自己的‘遵天命,尽人事’。”

访问后记

2016年6月28日,这是笔者与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三代社长生田泰宏先生的第三次见面。生田产机工业,这个在2000年之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制造企业,在生田泰宏的领导下,导入了战略性的经营思维,不仅在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上实现了成功转型,也在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全球进行了战略性的布局。在“遵天命,尽人事”这条创业者精神的指引下,凭借着高度的战略眼光和勇者无畏的尝试,凭借着生田产机工业兢兢业业的匠人团队,凭借着雄厚和高端的技术,我们有理由相信“IKUTA”这个品牌必定会在世界市场上奏出更加响亮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