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难题

周永亮

很多人关注华为,发出最多的疑问是“华为能够走多远”,跟华为有关的此类书籍挺扎眼,最典型的一本是《下一个倒下的是华为》;很多人关注任正非,发出更多的疑问是“接班人是谁”?尤其是年过72岁且糖尿病、高血压缠身的老人,是否能够扛住竞争如此激烈的高压。

这两年频频看到任正非以低调的方式出现在镜头前,无论是自己拎着行李箱出现在机场等待出租车的队列里,还是中秋节像农民爷爷一样出现在农家小院里,更增加了人们的如此追问,毕竟年龄不饶人。

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常识,一个创始人再伟大、精力再充沛,也不能与天斗,人斗不过天命,冲不破上天给你的生命时间,即使秦始皇也不行,“上天再给500年”只能成为一首抒情的歌或者成为酒后的“激昂”。真正管用的还是提前布局,从这点看,康熙做得还算合理,尽管“九龙夺嫡”留下了历史的惨痛,毕竟一个继承人安排管用了三代。企业界,因为继承人问题导致企业消逝的俯拾皆是,比如柯达,一个缺少继承的企业,创新,谁负责?惠普,一个不断轮换最高领导人的巨头,谁还关心变化的市场和创新?

结论是,真正伟大的领导人是能够提前布局继承并能够完成继承的人。我想,GE这样的百年以上企业之所以在工业化时代成为巨头、产业互联网时代依然引导时代潮流的根本动因应该在于最高领导人的稳步传承。

继承人猜想

具有高度危机感的任正非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可能很早就意识到了。在江湖传言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成名的副总裁李一男被广泛的猜测为任正非的“法定继承人”,但是那段持续惊震江湖的缠斗不仅对李一男产生了终身的影响,而且据说深深地伤害了任正非。这是一段典型的江湖恩怨,最信任的爱将“叛逃而成为对手”。不过,我们从现在的角度反观那场恩怨,任正非对于李一男的喜爱,不一定是基于选择继承人的初衷,更可能的是出于培育年轻人的想法,对于李一男可能更加偏爱一点而已,因为那个时候的任正非身体和精力正处于高峰期,华为成立刚过10岁,任正非还不到60岁。不过,曾经在2007年后有些新闻频道出现因任正非提议儿子任平进核心层而遭到孙亚芳等高管强烈抵制的传言,这意味着任正非一直在思考继承这个话题,而且也不断地在进行尝试。

2016年的华为马上要过30岁的生日,任正非也从50多岁到了72岁。问题,依然是问题。

不过,最近有些征兆倒是值得注意:一是中秋节期间,与任正非一同到农家院“当农民”的还有郭平等核心高管,不少人揣测,郭平最有可能成为任正非的继承人;其次是任正非的女儿、华为CFO孟晚舟。

要是从总体硬件看,郭平符合外界的继承标准:创业元老,内部经历丰富且全面,目前风头正劲的华为智能手机是郭平嫡系爱将余承东的杰作和领地,长期担任轮值委员会成员、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及体系熟悉。但是,硬件都符合外界的“审美”标准,不一定就是合适的继承人,因为最高领导人对于这个人选的认知有自己的标准。

从目前的华为领导体制而言,郭平的可能性确实最大,但是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目前的华为领导体系是轮值制度,不是董事会领导下的CEO或者总裁负责制。后者的本质是谁在位谁负责任,不成,董事会就拿下。当年杨元庆第一次出任联想集团CEO的时候就是如此,杨元庆在任,柳传志都没有办法干预,当出现业绩问题的时候,是董事会作出决定安排柳传志重出江湖,这肯定不是柳传志的初衷。

华为的轮值领导体系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领导体系最大的支撑在于任正非本人。就像被公认是西方民主制度典范的梭伦改革时期的希腊一样,梭伦将希腊领导层改造成民选制度后,自己退居幕后,享受田园生活,轮换民主制度运转良好,甚至连当时的罗马帝国专门派了上百人的考察团来学习;但是,梭伦一死,这个体系就崩溃了,因为轮换体系中的最高领导人相互不服气,实力强大且有野心的人开始谋求连任和消灭对手。结果,罗马的考察代表团被希腊的内战给搞垮了。

制度选人,还是领袖选人?

轮值领导体系最大的好处就是领导层中相对民主、机会均等,有利于决策科学和全面,最大的缺陷是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权威作为支撑,轮值委员会成员很难形成对其他成员具有权威和强大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轮值领导体系强化了任正非的个人领导力,提升了管理层的整体领导力,但相对弱化了轮值成员的个人领导力提升。因为,最高领导力的核心在于责任的最终担当,不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而目前的这种轮值系统,很可能会衍生出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不愿意得罪轮值委员会其他成员,遇到风险担当的时候如何处理?2016年中期,华为高层传出“警惕不会做事却会处世的人受到重用”的论调,可能也不是空穴来风。

有人说,轮值委员会不是曾经否决了任正非安排他儿子进高层的建议了吗?说明轮值制度运行良好啊!是的,我承认,轮值制度运行良好,任正非不是那种胡来的人,假设真碰上胡来的人,这个否决又价值几何?他毕竟拥有事实上的否决权和绝对的影响力。

关键的问题是,假设缺少了任正非这枚定海神针,轮值委员会还能继续下去吗?我个人认为可能性很小,因为从中选出的少帅缺少任正非这样的绝对权威,更缺少对轮值委员会其他成员的权威。如果再有轮值制度的掣肘,他就干不下去了。

领导人选择,决定华为的未来

我不担任预测师的角色,更不承担算命大师的“责任”,我只想表达一下我对华为继承人的关注:我认为,谁能够作为华为成功的继承人,并不在于其对任正非个人有多么的忠诚,也不在于对华为业务有多熟悉,更不在于与轮值委员会成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而在于其能够对轮值委员会成员以及高层拥有相对的权威和强大影响力,比如当年韦尔奇选中伊梅尔特成为GE的CEO的时候,伊梅尔特已经身经百战且具有强大影响力了,有两个不太服气的副总裁只好选择离开,去了波音和霍尼韦尔当CEO。

如果华为的下一任领导人缺少如此强大的领导力,也就是说,你不能让你级别差不多的人服气,你不能让任正非及其家族成员放心,即使被推举出来,要不就会给华为带来管理团队的混乱,要不就可能出现华为经营危机。而这种强大的领导力恰恰是很难培育的,特别是在轮值体制下。

那这就是悖论!

如果真要选择强有力的下一任,任正非就要冒点险—选择领导人永远都是有代价的,而且往往是公司经营中最具风险的选择,选一个决策时间且能够长时间担当的领导人,观察多年,可能就摔打出来了;可是,这恰恰是目前轮值制度中不能允许的或者很难实现的,因为这意味着制度层面的倒退。

这是一个关键的选择题。就像9月27日孟晚舟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提到的一句:金子其实不发光,选择比天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