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不为清单

肖婧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道理,却是查理•芒格(1924年1月1日~)的人生黄金法则,他认为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在生活中能够赢得许多东西。人生的道理就是这样,一把看似平凡的剑,但挥动它却并不简单,当它被舞动,耳畔必有风雷之声。回顾芒格过去92年的人生,他赢得的不止是金钱和名誉,还赢得每一个与他打交道人的尊敬与信任。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幽默地形容,是芒格使得他从猩猩迅速进化到了人类,毫不讳言“没有芒格,我会比现在贫穷很多”。巴菲特的长子更是直言“我爸是我认识的人中第二聪明的,查理•芒格第一”。

学不止步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全部都是每天阅读的人。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芒格笃信,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因为光靠已有的知识,你在工作和生活中走不了多远。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曾说,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而人类社会在几百年前才出现了大发展,在那之前,每个世纪的发展几乎等于零。“同样的道理,你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我在读法学院之前就已经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的帮助更大。”芒格的商业拍档巴菲特亦是如此,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大额投资业绩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出色的。让伯克希尔在这一个十年中赚到许多钱的方法,在下一个十年未必还能那么管用,所以沃伦不得不成为一部不断学习的机器。”芒格认为一些人在生活中不一定是最聪明的,甚至不一定是最勤奋的,但他们越过越好,原因就是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晚上睡觉时都比早晨聪明了一点点。

不要试图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

芒格一辈子都在不断地实践跨学科的方法。上法学院的时候,有位爱开玩笑的教授说:“什么是法律头脑?如果有两件事交织在一起,相互之间有影响,而你努力只考虑其中一件,完全不顾另一件,以为这种思考方式既实用又可行的头脑就是法律头脑。”教授的反讽给了芒格很大的启发,促使他去学习各学科中所有的重要道理。“真正重要的大道理占每个学科95%的分量,对我而言,从所有的学科吸取我所需要的95%的道理,并将它们变成我思维习惯的一部分,也不是很难的事情。”芒格坦言这种习惯帮了他很多忙—让生活更有乐趣,让他能做更多的事情,让他的意见更有建设性,让他变得非常富有,而这“无法用天分来解释”。

芒格引用最伟大的律师马尔库斯•图鲁斯•西塞罗的一个重要思想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必须拥有跨学科的心态,才能高效而成熟地生活—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如果将西塞罗这句话推而广之应该是—除了历史之外,还有许多东西(所有学科的重要思想)是人们必须了解的。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谚语说‘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方法。” 芒格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然后将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应用在这个强大的思维模型框架上,就可以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总有一天会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我已经成为我的同龄人中最有效率的人之一’。与之相反,如果不努力去实践这种跨学科的方法,许多最聪明的人只会取得中等成就,甚至生活在阴影中。”在芒格看来,拥有常识不但意味着有能力辨认智慧,也意味着有能力拒绝愚蠢。

不盲从常理,逆向思考问题

“要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了,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句听起来很荒唐的话,在芒格看来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复杂的适应系统以及人类的大脑而言,如果采用逆向思考,通常能够想得更加清楚,问题往往会变得更容易解决。

“也许从逻辑上来看两种方法是一样的,但那些精通代数的人知道,如果问题很难解决,利用反向证明往往就能迎刃而解。生活的情况跟代数一样,逆向思考能够帮助你解决正面思考无法处理的问题。”芒格思考问题总是从逆向开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首先应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首先需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所以当大部分人更关心如何在股市投资上成功时,他最关心的却是为什么在股市投资上大部分人都失败了。正是因为芒格在漫长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收集并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作出正确决策前的检查清单,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

不在自怜中沉沦

芒格的一生,几乎经历了一个人所能经历的所有苦难和不幸。刚结束年轻时草率的婚姻后不久,大儿子泰迪身患白血病不幸夭折,巨额的医疗费用、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让他倍受折磨;芒格管理的合伙投资公司遭遇了1973年至1974年的股市大跌,损失过半;1978年,芒格因为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导致左眼完全失明⋯⋯但是芒格并没有被接踵而来的苦难和不幸所击倒。芒格和前妻的儿子查尔斯说:“他就是能够摆脱这些悲剧的困扰。” 

“你在生活中可能会遭到沉重的打击,有些人能挺过去,有些人不能。我认为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态度能够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反应:他认为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幸,无论多么倒霉,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他认为每一次不幸都是吸取教训的良机。爱比克泰德自拟的墓志铭:‘此处埋着爱比克泰德,一个奴隶,身体残疾,极端穷困,蒙受诸神的恩宠。’蒙受恩宠,是因为他变成智者,变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且教育了其他人,包括他那个时代和后来许多世纪的人。”芒格的人生经验是不应该在自怜中沉沦,而是应该利用每次打击来提高自我。“每当你发现自己产生了自怜的情绪,不管是什么原因,你也要想到,自怜是于事无补的。自怜总是会产生负面影响,它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芒格一生笃信,在面对一些难以置信的悲剧时如果能够避开“自怜”,自己的优势就远远大于几乎所有的人,因为自怜是一种标准的反应。

不吝金钱,不做守财奴

芒格一生追求朴素,量入为出。他虽然严于律己,却非常宽厚地对待他真正关心和尊敬的人,不吝金钱,总希望他人多受益。

在成立芒格和托尔斯事务所后的等三年,芒格决定退出法律界,因为他相信自己再也不需要依靠律师费过日子了。1965年,离开事务所时,芒格把公司里自己名下的余额都转到了一名英年早逝的合伙人的遗产基金里。进入投资界后,曾经有位合伙人因急需一笔钱想兑现自己的部分股权,当他向芒格提出退出股权换取自己所需要的20万美元时,芒格说:“不,你那份值30万美元。”他不因对方需求低而欺瞒,诚实地按实际价值兑现。芒格在收购任何一家公司时,都坚持按合理的价格交易,从不乘人之危。

芒格以本杰明•富兰克林为偶像,富兰克林是美国19世纪最优秀的作家、投资者、科学家、外交家和商人,并对教育及公益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芒格从富兰克林那里学到了一种思想,那就是一定要变得富有以便为人类做出贡献。

“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做出这么多贡献,是因为他财务自由。我常想做一个对人类有用的人,而不愿死得像一个守财奴一样。”早年身处法律界的芒格开始意识到要变得真正富有,必须建立自己的企业,对业务具备所有权。“我聘请律师、管理律师,离开法律界并不意味着我不使用法律武器,不过我有强烈的意愿放弃以律师身份为人服务,我宁愿用自己的钱来做决定、下赌注。我总是认为自己比客户懂得多,那为什么我还要按照他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呢?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因为我的个性强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渴望获得足以独立的资本。”脱离律师生涯的芒格如是说。

随着芒格律师生涯的淡出,他放弃了一些生命中不再重要的东西,致力于那些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上。他和巴菲特共同缔造了伯克希尔这个如今企业界、投资界的楷模。1989年他给美国储蓄机构团体写了一封信,抗议该组织不支持储蓄和信贷业的各项改革并于当年退出该团体,此举引起强烈反响。果然,后来储蓄和信贷业爆发了危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丑闻之一。

查理•芒格的不为清单

•学不止步

•不要试图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

•不盲从常理,逆向思考问题

•不在自怜中沉沦

•不吝金钱,不做守财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