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纵交叉的社会与世界,为什么有的家族绵延数十代、兴旺千百年,而有的家族却在辉煌中悄然谢幕?在每个具体的家族和家庭生活场景中,家训是治家的智慧;在家族和家庭保持延续的长河里,家训又是传承的智慧。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姜鹏介绍,北宋名臣司马光家训的原稿已经佚失,只在后人的引用中,留下了这几句金玉良言。在姜鹏看来,司马光其实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究竟要留什么给子孙后代?
古亦有俗语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也是“富不过三代”的原始出处。
这两句话对前面的问题似乎给出了相同的答案:道德传家久。《周易》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能成为古今家训中的高频句,似乎也说明了这点。那么,在那些广泛流传的经典家训中,都有哪些观点?
道德传家
在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训俭示康》中,整篇家训的精神只有一个字—“俭”。司马光给儿子讲了北宋宰相张文节的故事。宋朝高官和基层官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张文节当了宰相以后,家里的钱早已用不完,但他仍然保持着当年做基层官员时的生活作风。于是,身边就有人劝说:“你有钱不用,让自己好像很穷的样子。你的节俭会不会被别人认为是虚伪?”张文节回答说,“我现在是宰相,举家上下可以锦衣足食,但是我能一辈子做宰相吗?”
张文节之所以要求家人节俭,是因为他知道:“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说,“以我现在的俸禄,即使全家穿绸挂缎、膏梁鱼肉,都没任何问题。然而,人之常情是由节俭进入奢侈的生活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很难了。我今天的俸禄能长期享有吗?我能长存于世吗?如果有一天我被罢官或者死去,家里人都习惯了奢侈的生活而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肯定会饥寒无依,无处立足。还不如无论我官大官小、活着还是死去,家里的生活标准都长久如一日的节俭呢。”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给司马康讲了这个故事,并且大赞张文节深谋远虑,非常人能比。最后司马光还不忘叮嘱儿子:“不仅仅你自己应当节俭,还应当用它来教导你的子孙,让他们了解前辈的作风习俗。”
文中,司马光教育儿子:“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被外物所役使,可以走正直的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费用,避免犯罪,使家室富裕。
以俭传家。这是司马光的方式。俭是什么?“俭,德之共也”—所有优良品德所共有的特点。传统文化学者崔志光在接受《家族企业》采访时说:“凡是败家的全是从奢侈开始的,无一例外。人性本贪求物欲、美色,一千年前的人喜欢骄乐、晏乐,现在的人也一样,所以司马光告诫子孙要节制,不要纵欲。”崔志光在研究了范仲淹家族后发现,范家也是典型的道德传家。
范仲淹一生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但是,他始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死后,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到民国初年,范氏家族已800年不衰。在范仲淹的《家训百字铭》中,开头就讲孝和忠,是谓“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此外,《包拯家训》的德“训”更为直接,只有37个字:“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还有,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在《诫子书》《家训百字铭》和《包拯家训》中,诸葛亮、范仲淹和包拯虽处于不同时空但异口同声地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以德传家,才是治家传承的智慧。
规矩传家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只有634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完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如民谣一般。作者朱用纯生活在明末清初,进入清朝后,他隐居在乡里,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觉得当时的教育很难让学生学到真正的学问,因此反躬自省,并用精楷手写了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后来,他写就了《朱子治家格言》,因为他号柏庐,所以这个家训又被称为《柏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没讲多少道理,而是对行为作了规范—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说白了,就是在讲规矩。”在姜鹏看来,《朱子治家格言》都是简单明了的话语,是在对世间人情百态总结的基础上,制定的充满智慧的行为规范。“对于普通人来说,《朱子治家格言》能够指导我们具体的行动,而且这些问题在生活当中都碰得到。”姜鹏认为,家训最重要的还是行为规范,当行为规范了—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自然会上升到人生哲学”。相比之下的官宦文人名家的家训虽然比较高深,但是最终还是需要下行到行为规范,“家训的落实就是行为规范”。
“《朱子治家格言》内容都很浅显,比如:‘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其实这是他在提醒‘贪意外之财,饮过量之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再比如:‘施惠无念,受恩莫忘。’意思是: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这是因为,施惠之后广而告之,在古人眼中就不是真善,善行是要隐藏起来的。”著名文化学者马未都说。
从人性出发
很多家训都依据儒家思想制度,姜鹏认为儒家的传统是重在育人,“儒家传统重视教育,儒家精神的根本在于培养下一代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如何选择,懂得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懂得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崔志光认为,作为传家的规范,家训的制定大都是“从人性出发”,目的是要让子孙后代“能懂、能行、能传”。崔志光祖父生前常说一句话:家族兴旺,需要有三声:读书声、织布声和小孩的哭声。“是谓‘三声有幸’—读圣贤之书可长学问可修身,有织布声证明这家人勤俭,有小孩哭声说明人丁兴旺。”崔志光说。
姜鹏认为,家训中的观念最终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约束行为,家训的作用在于理解一言一行背后的道理。在姜鹏看来,司马光之所以把节俭作为人生哲学的基础,“俭,德之共也。”这是因为,“当一个人有节俭的观念时,他就可以‘不役于物’。”姜鹏说,“当人的欲望打开了以后,是很难自我中止的。一个不懂得生活本质的人,一旦给他非常好的物质条件,他很容易走向骄奢淫逸。因此司马光引用了孔子的观点—‘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作为给后代的家训。”
姜鹏以婚姻为例谈到,大量的家训中都谈到婚姻嫁娶,在《朱子治家格言》中,有两句经典的话:“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意思是: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姜鹏认为,很多人娶媳嫁女都是为了财产,而不是从儿女婚姻幸福的本质去考虑,这在现代生活中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朱子治家格言》里的这句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提醒人们,关注婚姻的本质。“嫁给一个有钱人,你就幸福了吗?娶个有钱的老婆,你就幸福了吗?”姜鹏说,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汉宣帝从小是个被废的太子,因为他的祖父得罪了汉武帝,所以汉宣帝童年的生活是很悲惨的,甚至娶不到媳妇,只有一家姓许的小户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谁也没有想到后来汉宣帝继承了皇位。这时候,所有人都想把女儿许配给他。霍光最小的女儿霍成君也待字闺中,但汉宣帝秉承着贫贱之妻不可忘的原则,坚持立结发妻子为皇后。霍光夫人霍显在许皇后临盆时,买通了医生,毒死了许皇后。她给自己的女儿争取到一次机会,霍成君如愿以偿地成为汉宣帝的第二任皇后。这就幸福了吗?霍光死了以后,汉宣帝决心重新整治国家。霍家被灭族,霍成君被废,12年后自杀。”姜鹏举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