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年前,孔子和儿子孔鲤有这样的对话:
某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有人说是在思考人生,也有人说是在晒太阳。孔鲤看见父亲在院子里,于是准备低头快步穿过院子。没走几步,耳边就传来父亲的声音:“站住!你学诗了吗?”孔鲤回答:“没有。”孔子说:“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于是,孔鲤退回去学诗去了。
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准备低头快步穿过院子,父子又问答:“你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你怎么为人处世?”孔鲤又赶忙回去学礼了。
这就是历史上“过庭语”的故事,被记录在《论语》中。因为这个故事,后来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被称为“庭训”。而孔子教育儿子要学诗和礼—读书和做人,应该说是古人最重要的两个人生课题。
“虽然《论语》不是古代家训的名作,但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两句话却是家训名言。因为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教诲,而且极具典型性。”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在公开课中如是说。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姜鹏告诉记者,家训最早的含义是指父母的教导,“更广义地讲,甚至可以是父母的行为示范,包括言传身教。”《说文解字》中对“训”的解释是“说教也”。“教”又是什么呢?同样是《说文解字》的释义:“上所施,下所效也。”因此可以说,人必有家,家必有训。
曾国藩对子孙留有成文的家书家训,这在出现“曾国藩热”时就逐渐被人们所知晓,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对曾国藩的“训”。
曾国藩在入京参加会试考试第二次落榜后,理应收拾行李离京回家,但他却绕道去江宁云游了,虽然当时身上已经没多少钱了。结果,走到半路时钱就花光了,于是他跑到睢宁去借钱。当时的睢宁知县易作梅和曾国藩同是湘乡人,与曾国藩的父亲也素有交情。虽然易作梅的年俸才四十两白银,但他却看出这个年轻人谈吐不凡,慷慨地借给了曾国藩一百两。
当时的江宁扬州一带,出版印刷业很是发达,古籍善本多出于此。到了江宁后,曾国藩在一家书肆中发现一部装帧非常精美的《二十三史》,标价不多不少,刚好一百两。几经徘徊,他把书买了下来。曾国藩身无长物,只好当了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换了些路费,只背着一套书回家了。
曾国藩是个典型的书痴,但一百两毕竟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连续两次考试都落了榜,心想着回家后父亲肯定会生气。回家后,曾国藩向父亲一五一十都交代了,然后等着父亲臭骂。结果,曾麟书听完后只说了一句话:“借钱买书是好事,我乐于偿还,但是希望你不要忘记买书的初衷。细心研读,就不白费。”
曾国藩听后,感动涕零,发誓要努力读书。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家训和家庭教育,也造就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那个曾国藩。
姜鹏介绍,家训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家训在每个家庭都有,它不一定是很高深的东西。在古代,不一定每个家长都是有文化的人,更不一定都有能力总结提炼成文,但在他们的行动当中可能会有所体现和示范。”姜鹏认为,比较优秀的家训或者流传比较广泛的家训的制定者,“可能考虑得比较深刻一些,而且是用心生活、经历丰富、思想缜密且有远见的。”本刊专栏作者、文化学者崔志光也认为:“著名的家训都是由阅历丰富、知识素养极高的人所撰写。”
古今家训之祖
“《颜氏家训》可以说是一个经历了风云变幻后幸存下来的人对后人的告诫。”姜鹏介绍,颜之推历经三次亡国、四个朝代,一生饱尝离乱之苦。“如果我们了解了颜之推一生的经历,就很容易领悟和理解《颜氏家训》的精髓。”
颜之推出生在建康(南京)一个士族官僚家庭,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从小就善学问、能文章,博览群书,文章辞情并茂,但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后来他得到了梁湘东王的赏识,19岁时便被任为国左常侍。
不久,梁朝发生“侯景之乱”,胡人起兵,颜之推两次被俘,中间还险些丧命,后侥幸逃亡。出逃当天,遇到河水暴涨,途经砥柱山时差点翻船,终于,他投奔到了北齐。颜之推在北齐积极参政,历经20年,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所灭,颜之推被征为职位很低的御史上士。公元581年,北周灭亡,进入隋朝。颜之推一生经历了四个王朝,他自叹“三为亡国之人”。
在“慕贤”篇中,颜之推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当然,也正是因为他在乱世之中颠沛流离,老了的时候回想起自己这一生才觉“闻见已多”。入隋以后,疾终之前,《颜氏家训》问世。他利用自己的学识,又结合自己一生立身、治家、为学、处世的经验,写就传世之作《颜氏家训》,用以训诫子孙。
姜鹏介绍,在《颜氏家训》的《勉学篇》里,有一段文字这样形容梁朝鼎盛时期,“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意思是那么多王公子弟,全都是不学无术的,而这些人的生活习惯则是“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他们像女人一样打扮精致,“从容出入,望若神仙”—过着像神仙一样的生活。
而梁朝灭亡以后,颜之推写道:“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是指侯景之乱和改朝换代以后,你所凭依的生活没有了。你过去可以如此快乐,无非是因为你的父亲是高官或者王公。原来的‘望若神仙’,现在变成‘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即当什么依靠都没有了,自己想在社会上立足时,却发现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姜鹏说,“因此,颜之推家训的主导思想是,一个人不论是在盛世还是在乱世,安身立命的是什么?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自立。‘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颜氏家训》分为七卷,共二十篇——卷一: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卷二: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卷三:勉学第八;卷四: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卷五: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生第十五,归心第十六;卷六:书证第十七;卷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从篇名就可以看出,其内容涉及诸多领域,不过主要还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孙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宋代藏书家陈振孙评此书为:“古今家训之祖。”
姜鹏认为:“如果从成文和著作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颜氏家训》是成文家训的鼻祖。”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认为,从《颜氏家训》开始,“家训”才正式得名,不过在此之前,“大量的‘家诫’‘家范’‘诫子书’等都已是标准的家训文献,甚至像家书、家信,也可以算作古之家训”。
关于家训的说法很多,有人做过统计和专述,有包括家范、家诫、家教、家规、家法在内不下70种说法,然而其中被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还是“家训”,其形式有很多种,如训诫、遗言遗训、书信、诗歌格言警句、著作等等。
自汉代起,家训随着朝代的频繁更迭变得丰富起来,其中一些经典也流传至今,比如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钱氏家训》,如民间歌谣一般的《朱子治家格言》,等等。其中,《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被认为是开了后世“家训”的先河。
家训治家,是家庭的内力
如今,除了大部头的《颜氏家训》,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史学家司马光写给其子司马康的《训俭示康》,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用纯的《朱子治家格言》,严格要求后世子孙不得“犯赃滥”的《包拯家训》,使得钱氏家族文脉相传、人才辈出的《钱氏家训》,以及让范仲淹家族兴旺800多年的《家训百字铭》,等等,在成文家训中都颇具盛名。
在家训的形式上,朱明勋在《中国传统家训研究》中提到,晚清时期的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另外,这个时期并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成文单篇出现。
家训是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形式会变,但家训的作用一直都在。虽然家训大多有对行为的规范,或是以家规的形式落实,但是家训又不同于社会规范和法律。“社会规范和法律是在你做错事情之后它来惩罚你,家训是告诉你正确的应该怎么做。可以说,家训是社会公德的基础。”姜鹏认为。
颜回第77代子孙、南京颜氏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颜艳燕女士在接受《家族企业》采访时说:“法律是一种外力,而家训是家庭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