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是个误会吗

编辑:日期:2017-07-12

在口碑炸裂的《摔跤吧!爸爸》中,父亲为把女儿培养成冠军所进行的“暴君式”的魔鬼训练,让部分网友直呼“冷酷、无情、残忍、不可理喻”,很多人也认为应该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即便要培养、教育,也应该进行“快乐教育”。

在中国古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快乐教育法早已有之。但是,“快乐教育”这个理念在中国的直接出现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很快得到中国家长的热衷和信奉。快乐教育最早是由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提倡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和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在“快乐教育”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的书商唯恐书名不够劲爆,于是,他们将斯宾塞的著作Essays on Education and Kindred Subjects翻译成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原书名直译的意思应该是《关于教育以及相关课题的论文》,并且在书上把英文的原名彻底抹去。而“快乐教育”只是斯宾塞所提倡教育主张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几经流传,大家把他当成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主题。

换言之,这本书的英文原版认为快乐教育很重要,中文版则把它的作用放大了。“更有趣的是,大多快乐教育的信奉者并没有读过,或者完整地读完这本教育‘圣经’。只是从一些途径道听途说得到一些断章取义的碎片理念,比如赏识教育,比如成绩不重要论,比如孩子要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于是,教育孩子时打不得、骂不得、管不得、说不得;有的家长说崇尚快乐教育,不给孩子报补习班,不想让他那么累;还有家长说信奉快乐教育,不给孩子那么多规矩⋯⋯”早教研究者贾松涛认为,在中国,快乐在教育中的作用被人为夸大了。快乐和教育被划了一个等号。

斯宾塞出生在英格兰中部一个风景秀丽的乡村,其父亲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望的教师,祖父和两个叔叔也都是教师。斯宾塞少年时在家里接受父亲的教育,13岁时被送到叔叔家接受更严格的科学训练。17岁时,斯宾塞按照父亲希望的那样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斯宾塞一生发表过很多著作,被视为教育改革的先导。著名哲学家杜威称他为“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他的著作中对斯宾塞有这样一段介绍:很少有教育家像他那样,在各个民族、各个阶层中有那样大的吸引力;他像一道闪电冲击着美、英、法、意等国的教育,特别是在美国,他“统治”大学的时间长达30年之久;许多家庭和学校都竞相购买他的教育著作,作为培养孩子的指南。

在他的著作《Essays on Education and Kindred Subjects》(直译是《关于教育以及相关课题的论文》)中,斯宾塞强调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用兴趣引导孩子快乐学习;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发现孩子的潜能和特长,不要让不快乐扼杀孩子的天赋;发现知识比灌输知识更有效;培养孩子的道德、意志和品质;让大自然开启孩子的悟性;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尽量少地使用人为的惩罚,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应更多地采用自然惩罚的办法⋯⋯

书中介绍到,自然惩罚是本着基本等值、等同的原则,对一种错误行为的回应,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目的是让孩子在这种回应的经历中增加这方面的不可替代的经验。比如,孩子把玩具拿出来,丢得满地都是。那么,这时候谁来收拾这个残局呢?通常是由父母完成。按照自然惩罚的原则则是让孩子自己去收拾,并告诉他如果不收拾的话,下一次就得不到玩具了。“要让孩子明白,任何快乐都需要付出劳动。”而人为的惩罚,则是由父母或老师根据孩子的错误行为,人为决定的惩罚回应,可能是责骂,可能是暴力,等等。

他建议所有的父母,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好奇心。不要用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好坏,也不要以此为荣。要告诉孩子,分数就像是对一个游戏的测验,如果你想得高分,很简单,只要熟悉游戏规则就行了。斯宾塞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就是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进行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