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新解

编辑:日期:2017-08-13

“门当”与“户对”最初是指古代建筑大门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门当”是指大门下方两边的一对石墩,用来支撑门框门轴,门墩主要有箱形、抱鼓形、狮子形、水瓶形等形状。抱鼓石因为其鼓声宏阔威严,声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辟鬼,狮子同样是起到护家、辟邪、镇宅的作用,水瓶之意大概是人们祈求平平安安。“户对”是指位于门楣上方的近似圆柱形木雕,这种木雕取大约一尺长,位于门户之上,而且门楣取双数,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数。户对有圆形和方形之分,圆形为文官,方形为武官,官品大小决定户对大小。按照建筑美学,有户对的宅院必须要有门当,因此门当和户对也常常一起称呼。

旧时大户人家有财不外露,一般很难打听到财产情况,儿女定亲之前,一般都暗暗派人到对方家的门前看一看,通过门当上雕刻的纹饰,就能了解对方家所从事的行当。如果门墩镌刻花卉图案,表明该宅第为经商世家;如果门墩为素面无花卉图案,则为官宦府第。后来“门当户对”被演化成男女谈婚论嫁时的衡量条件。更明确的定义就是交往双方的家庭背景相似或相容;从广义上来说就是,社会阶层相近,生活方式差距小。

中国古代婚姻一直讲究“门当户对”。西周时禁止贵族跟贫民通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度”,门第等级森严,是一个重视门阀的时代,门阀制度长期占统治地位,表现在婚姻中就出现了门第婚姻,唐长孺先生曾指出:“当时门第高卑,婚姻是一项重要标准。” 南朝士族王源嫁女庶族富阳满氏,被弹劾为“惟利是求”,并拟“禁锢终身”。而且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中,门第婚姻的现象一直存在。

士族制度在隋唐时逐渐消失,门当户对逐渐成为古代婚姻的重要习俗。从封建社会早期的“门当户对”制度演变而成“良贱不婚”。“良贱不婚”是指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某类人的身份或是职业会受到歧视,户籍上被编为“贱籍”,比如娼女、奴婢等,身家清白的良人是不能与“贱籍”人通婚的,否则会受到刑事处罚。中国婚姻制度中的“门当户对”,“良贱不婚”都是指“娶妻”,而非指“纳妾”。

清代《浙江通志》记载,当时杭州一带“婚礼,士大夫以门第相尚”。《大清律例·户律·婚姻》规定,严禁主人为奴仆娶良人为妻,“凡家长为奴,娶良人为妻者,杖八十”,“其奴自娶者,罪亦如之”。

可以说,古代婚姻的目的和功能也要求婚姻按阶层和等级地位相当的原则进行,而这一观念在士族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则更具体化为强烈的门第婚姻,一切以阶层利益、家族利益为重,个人可以说只是一种工具。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的意愿。”世家大族为了维护自身血统的高贵性和纯粹性,他们往往联姻,从而巩固家族的世袭统治或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社科院历史学博士李学军看来,门当户对发展到今天,与古时所包含的内容及实质已截然不同。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的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在婚姻上,男女双方逐渐成为择偶行为的主导,爱情因素占很大比重,但是“门当户对”观念仍然存在,这是因为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认为相似家庭背景或同一阶层的人由于其经济条件、文化水平、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等相似,有利于婚后生活得以延续。

当今的“门当户对”虽然仍摆脱不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倾向于追求共同的生活习惯、志趣爱好、相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今天,人们在选择配偶时仍注重“门当户对”,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个人身心健康、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当然过度地强调“门当户对”,容易使人们忽视感情因素,过多地关注外在因素,互相攀比,最终使婚姻成为毫无爱情基础的坟墓。“我们现在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正确总结门第婚姻的经验教训,如何引导当今‘门当户对’观念的正确发展,以其能更好地指导当今实践,这才是最重要的。”李学军说。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