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臣,两位少主,策略决定命运

编辑:姜鹏日期:2017-10-13

汉代的霍光,是开中国历史上大臣废黜君主先河的第一人。霍光受汉武帝委托辅佐汉昭帝,但汉昭帝早逝并没有留下子嗣。经霍光和大臣们商议,决定迎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继承帝位。但刘贺在位仅二十七天,就被废黜了。

昌邑王错在哪儿?

  对于这个问题,官方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比如,昌邑王为汉昭帝服丧不尽哀,往长安奔丧的路上抢掠女子,国丧期间演奏宫廷音乐,游嬉无度、不理政务,甚至与昭帝宫人淫乱等。这些多是大不孝的罪名,而汉代恰恰又宣称以“孝”治天下。再加上昌邑王各种行为失检的细节,霍光提出废黜这位年轻皇帝的理由非常充足。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史书已尽量把昌邑王的言行举止刻画得荒唐可笑,甚至令人反感,但还是在不经意间留下了不少重新审视该案的线索。威严盛大的废黜仪式由皇太后亲自主持,昌邑王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抓住仅有的发言机会反击了一句:“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意思是说,如果有一批勇于直言极谏的大臣,即便是无道的天子,也不至于失去天下。昌邑王指出,就算所有加在他头上的罪名成立,霍光等人也应该承担辅政失职的责任。此后,霍光为斩草除根,将昌邑王手下最亲近的两百余人都判了死刑。这些人被从监狱押往刑场的路上,大声疾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霍光为什么要赶尽杀绝?这些人嘴里的“当断不断”指的又是什么?

急于培植亲信疏远老臣的隐患

  带着疑问, 我们重新审视昌邑王在位二十七天的所作所为。曾有一位政治立场和霍光相近的官员给昌邑王上疏,指责他还未感谢让他坐上皇位的霍光等人,却急于提拔自己的亲信。事实确实如此,昌邑王安排原先的左右手负责宫廷警卫。但熟悉中国传统政治的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启用自己信任的人是常事。

  问题大概出在昌邑王心太急了。在位二十七天, 改革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平均一天颁布的改革措施四十二条。这样的改革力度,置辅政十余年的老臣霍光等于何地?怪不得在去往长安的路上,就有属下提醒昌邑王,让他到达长安后,对于霍光要“事之,敬之,政事一听之”。

  这里暗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昌邑王虽然被立为天子,但长安的实权显然还掌握在霍光等一批老臣手上。这位属下提醒昌邑王,务必处理好与老臣霍光的关系。很可惜,昌邑王没听劝。在登上帝位后,迅速提拔亲信,并大幅度改革,这势必和以霍光为首的长安老臣发生冲突。或许,这就是昌邑王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么,昌邑王落得如此下场自己完全没有错吗?年轻帝王锐意改革,但锐气不意味着不顾一切,昌邑王错在不懂得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任何政治离不开具体环境,他继承帝位靠的是霍光的拥立,而即位后就想撇开霍光,大权独揽,必然造成矛盾冲突。

审时度势的政治策略

在刘贺被废之后,霍光拥立刘询登上帝位,史称汉宣帝。与昌邑王刘贺不同,汉宣帝刘询在政治上能隐忍、有策略。《资治通鉴》叙述汉宣帝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嘉奖以霍光为首、扶植他上台的功臣。“诏有司论定策安宗庙功。大将军光益封万七千户,与故所食凡二万户。车骑将军富平侯安世以下,益封者十人,封侯者五人,赐爵关内侯者八人。”(《资治通鉴》卷二十四)一下子给霍光增封了食邑一万七千户,和他之前所享受的食邑加起来是两万户,也就是说有两万户人家的租税成为霍光每年的收入。

 

  史书上这个写法有点冷幽默的意思,通过这两个数字,我们可以知道,霍光在扶植汉宣帝之前,执政十余年也就食邑三千户,汉宣帝一上来就给他加了一万七千户,凑成两万户。除霍光之外,受到奖赏的还有些拥立有功的大臣,本来已经封侯而增加他们食邑的有十人,没封过侯而趁这次机会封侯的五人,还有没到封侯资格,但被赐予关内侯爵位的八人。这样数下来,汉宣帝为庆贺登位,大封包括霍光在内的功臣二十四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旧官僚集团里的重要成员。

  从策略上讲,汉宣帝把自己跟旧官僚集团的关系理顺了,有利于巩固自己的位置,只有在位置巩固之后,才可能有所作为。而霍光虽然齐家无方,倒也并非蛮狠狡诈的大奸大恶之臣。废昌邑王是迫在眉睫的政治斗争,霍光横下心来做了。但大臣废皇帝毕竟是亘古未有的“逆向行驶”,霍光也从此落下个心悸的毛病,经常心慌难受。因此,在汉宣帝即位后,不知是出于深刻反省之后的自我裁抑,还是出于对汉宣帝的试探,霍光表示要归政给皇帝,不再担任“首席执政官”了。汉宣帝则谦让不受,希望霍光继续秉政。

关于汉宣帝的心态,《资治通鉴》解释道,作为皇帝,汉宣帝非常收敛、克制自己,对作为大臣的霍光非常恭敬。难道汉宣帝以这样的态度对待霍光是出于真诚?在后续事件中,我们更能看出汉宣帝能屈能伸的政治策略。

 

能屈能伸的汉宣帝

  直到霍光去世,汉宣帝始终对他恭敬有加。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了,汉宣帝不仅亲自出席丧礼,而且赐给霍光的丧葬用品都是按照皇帝规格来。这当然是无以复加的礼遇。但汉宣帝对待霍光的态度,只有尊重这一面吗?其实,汉宣帝对待霍光的态度,有复杂的两面性。

  首先,对于霍光为大汉帝国作出的贡献,汉宣帝当然持肯定态度,尤其对于扶植自己上位的恩德,汉宣帝也很感戴。所以,即便因为霍光去世之后,霍氏家人子弟极其不逊,汉宣帝把整个霍家给端了,但在麒麟阁挂功臣像的时候,汉宣帝还是把霍光列为第一,而且还不直呼霍光的姓名,只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以示尊重。而另一方面,汉宣帝对于霍光又极为忌惮。“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宣帝近距离接触霍光,居然有芒刺在背的感觉。这不仅是因为霍光不苟言笑,还有这时候的霍光,刚废了昌邑王不久,实权在手,这样的权势令汉宣帝忌惮。

  霍光在世的时候,汉宣帝没有和他展开夺权斗争,反而恭敬有加,有始有终。但在霍光去世之后,面对想继续掌握朝政大权,并且表现出骄纵不法的霍氏家族,汉宣帝的铲除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之所以说汉宣帝能屈能伸,关键就体现在这里。对于霍光,汉宣帝一是承认他对国家的贡献,始终尊重他,二是顾忌他的权势,避免发生冲突而翻船,这是汉宣帝的屈。霍光去世,收回大权的机会出现之后,汉宣帝周密安排、毫不犹豫地出击,这是汉宣帝的伸。汉宣帝在发展自己、削弱霍氏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最值得注意,一是调整政治运作模式,“屏蔽”霍氏的政治影响力;二是削夺霍氏兵权,防乱于未萌。

  先谈政治调整。霍光在世的时候,拥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力,凡是大臣汇报事情,都必须先把奏章或公文送到霍光那儿,由霍光决定哪些事情需要向皇帝汇报。也就是说,皇帝知道哪些事、不知道哪些事都取决于霍光。这必然造成霍光权势坐大,至少批评霍光的奏章肯定到不了皇帝哪里。古代政治中常用的一个术语:壅蔽,即皇帝的信息渠道过于单一,使得他无法掌握全局。好在霍光没有取代皇帝的野心,也没有使国家大政发生重大偏差,仅仅是养成一个权臣。但这样的政治运作模式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如果换成一个有野心的大臣,皇帝和政权就危险了。霍光去世,显然是纠正这个模式的最佳机会。

政治之外,汉宣帝也开始调整军事领导权, 逐步削夺霍氏的兵权,不仅不再允许霍光之子霍禹典兵,剥夺他的军事指挥权,只让他挂了个大司马的空衔。而其余掌握兵权的霍氏一党,其军队职务都被清理干净。汉宣


 

 帝注:作者系本刊专栏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