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财富创造幸福

编辑:日期:2017-12-14

口述 芮萌

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在著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伊斯特林悖论(又称“幸福悖论”)—富人通常比穷人幸福些(代表性事实),但是在不同的社会,随着时间流逝,当国家的收入提高时人们并不会随之感到更加幸福(时间序列事实)。

幸福并不单单用绝对收入衡量,相对收入也非常重要。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和,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进入新时代之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是30年前我们父辈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我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并没有提高太多。财富在放大有钱人优越感的同时,也加深了穷人的自卑感,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认同与信任,导致了整个社会幸福感的缺乏。

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

决定幸福感的个体特征因素包括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婚姻、子女、家庭经历、教育程度、性别和年龄。决定幸福感的外部因素包括工作、社区和治理、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人与人信任、政府及社会的安全和保障。

1988年4月,霍华德·金森24岁,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博士。他毕业论文的课题是《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他向市民随机派发出了一万份问卷。问卷中,有详细的个人资料登记,还有五个选项:

A.  非常幸福。

B.  幸福。

C.  一般。

D.  痛苦。

E.   非常痛苦。

历时两个多月,他最终收回了5200余张有效问卷。经过统计,仅仅只有121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霍华德·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他发现,其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的农民,有的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有的甚至是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这些职业平凡生涯黯淡的人,为什么也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异,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平淡自守,安贫乐道。这样的调查结果让霍华德·金森很受启发。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论文总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

2009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霍华德·金森又翻出了当年的那篇毕业论文。他很好奇,当年那121名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现在怎么样呢?他们的幸福感还像当年那么强烈吗?他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馈回来了。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其他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

看着这样的调查结果,霍华德·金森深思后得出了结论: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我们一生中,究竟什么让我们健康和幸福?哈佛一群疯狂的科学家—哈佛4代科学家跟踪富人和穷人75年来探索这个问题。从1938年开始,哈佛的科学家开始跟踪两个群体的724人的人生。一个是精英群体,哈佛学院的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完成学业,大多数奔赴战场。另一个群体是屌丝,来自波士顿最穷的地区,许多家庭麻烦不断,处在社会的最劣势阶层。截至2016年,大约60个人还活着,他们大多数90岁了。

75年,科学家从成千上万的信息中得到了什么?—幸福跟财富、名声或者努力工作都没关系,而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开心和健康;社会联系有益于我们,孤独寂寞则是伤害;人际关系无关数量,而是你的“近关系” 的质量;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保护身体,还保护大脑。还有一点很重要——施比受更有福。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写道:“当一个人意识到他是无可取代之时,他就会意识到自己身处于世所背负着的责任,他就会将这份责任发扬光大。当一个人意识到了他需要承受来自他人的温情,当一个人意识到了他需要完成未竟的事业,他就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生存的意义,所以他能坦然面对前方的任何挑战。”

付出与回报之间的能量转换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前生命伦理学教授、现石溪大学教授史蒂芬· 波斯特和小说家吉尔·奈马克从现代科学和医学角度出发,对人的种种善行,在“付出”与“回报”之间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研究。

研究人员制定了一个详细测量表,并长期追踪一些乐于付出的人,分门别类地对每一种“付出”带来的“回报”进行物理统计和生理分析,从而找出“付出”产生的“医疗作用”和“快乐指数”:“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人,他们的善行确实对自身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而其自身的社会能力、判断能力、正面情绪以及心态等都会得到全面提升。哪怕对别人一个会心的微笑,传递一个友好幽默的表情,都会引起唾液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增加。在综合了40多所美国主要大学100多项研究成果后,并结合长期追踪的实验报告显示的数据,研究人员得出令人惊讶的结论: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

欧洲工商学院做了一个调研,这个调研包括了亚洲四个国家,访谈了200多个家族,他们都在做慈善,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推动力让你们家族决定做家族慈善,想要回馈社会,想要帮助有需要的人?”有一半以上家族的回答是:希望通过家族慈善建立一个长远的家族传承。

慈善一词所代表的意义已超出了简单的施予,如果将慈善与家族企业结合起来,它还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实现家族传承。拥有财富不是幸福,为了使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更加幸福,这才是我们的目标。因此,家族传承不只是财富层面的传承,更是一个家族价值观的传承,而慈善可让下一代明白财富的真正意义在哪里,而且能够促进家族成员的和谐与凝聚力。长期坚持不懈的系统性家族慈善投入体现着财富家族的社会责任感,回馈社会也会为家族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获得社会归属感,形成代代相传的家族慈善的家风。

一个家族的荣耀,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寡,而在于每个家族成员对待财富的态度。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