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七个分支家庭的分崩离析

编辑:日期:2018-01-15

在新加坡,“杨协成”是一家非常著名的经营饮料和罐装食品的百年老字号,它的创立可以追溯至1901年。时年,36岁的杨景连在福建漳州创立了“杨协成”—以制造酱油为主。杨景连共养育了53女,五兄弟的名字由长到幼依次为天恩、天赐、天求、天成、天华。由于生意逐渐扩大,杨天恩和杨天赐辍学协助父亲经商,而其他子女则去往高等学府深造。 1935年,杨景连因为身体原因辞去了职务,将“杨协成”传给了年仅22岁的长子天恩。

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中国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不安,杨天恩为了将酱油厂业务扩大,决定把酱油厂迁往新加坡。1937年,杨天恩在新加坡开厂,沿用杨协成字号,五兄弟也在新加坡扎了根,各自为家族事业而奔走,搭起“兄弟班”共同创业。

1956年,杨天恩决定将杨协成酱油厂改为杨协成罐头酱油厂有限公司,同时,五兄弟签订了“立分书”—把所有家产平均分成七份,五兄弟和孙子辈的杨至明、杨至杰各得一份。

1968年,公司在新加坡上市之际,为保护上市后的家族控制权,家族成员协议成立“杨协成控股公司”—控制上市公司49%的股权。作为家族决策平台的控股公司,本质类似合伙企业,兄弟子侄之间在谈笑中商议公司事务,对外意见一致。在确认了各自资产的份额后,兄弟子侄逐个加入公司效力,家族事业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一直处于黄金期,并成为新加坡本土公司走向跨国经营的先驱。

随着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家族第三代的加入,在控股公司层面,原先“立分书”的规定逐渐演变为7个家庭持股;在实业公司层面,董事席位逐渐落在第三代的肩上。自1985年杨天恩辞世后,他的儿子杨至耀接受委任成为上市公司主席兼总裁。

随着家族越来越大,这七个家庭有了更多的家庭成员,他们为各自小家庭的利益打算,平辈关系、代际关系十分复杂,导致控股股东在经营上的意见总是相左,家族股东会议气氛从轻松变为不停争执,尤其是在1991年家族事业发生亏损后,股东一致意见再难形成,决策不得不采取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形式。

1992年,家族矛盾愈演愈烈,一系列事件直接导致家族内部关系的破裂,失去了创业时期家族所拥有的信任和信赖。这种由于失去信任和信赖所导致的分歧、冲突和矛盾的恶劣性,莫过于19944月永泰收购杨协成事件,最终导致杨协成家族企业的解体。

永泰收购杨协成—杨至耀单方面以个人名义公开表示支持,并获得3个杨氏家庭的支持,占控股公司47%的股权。然而,占53%的另外三个家庭是坚定的反对派。控股公司最终被解散,无论杨氏家族哪一派都感到伤心和失望。杨至耀说:“今天是非常伤心的日子,杨家已经分裂,39%的股权必须解散。这个决定是好的,今后不再有家族纷争,不再有内部的争吵。”杨至祥说:“把家族生意拆散,是家族价值观的崩溃。”


李秀娟教授点评:

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家族,但是为什么最后也没能逃脱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原因是杨协成家族也和古驰一样,虽然一代创造了辉煌,但是二代和三代没能打好基础,埋下隐患,最终引发了悲剧。


注:本文根据“财富的灵魂:家族企业传承密码—2017第四届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主题论坛暨中欧第六届中国家族传承论坛”播放案例内容整理。

整理/雷彦鹏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