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传承的四大陷阱

编辑:日期:2018-04-02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载春秋,当年的创业者已经步入了暮年。2017年底,第一代创业企业家鲁冠球先生溘然长逝,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企业内外部问题和家庭内外部问题,企业家们真的做好了准备吗?笔者在多年从业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根本问题在于理念。综合来说,财富拥有者对身后事的安排,在以下四个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严重误区。


陷阱一:企业传承与财富传承混为一谈 曾有一位老先生向笔者咨询一件已经困扰他15年的事情:他有两个儿子,同时有两家企业一家是制造企业,一家是外贸公司。老先生本以为为人谨慎的大儿子可以继承制造企业,而交际能力较强的小儿子能够接手外贸公司。但现实中,小儿子刚接触外贸业务就数次出错,让公司蒙受严重亏损,同时小儿子喜欢纸上谈兵,再加上花天酒地的恶习,让老先生彻底伤了心,于是老先生将外贸公司也交给大儿子管理。而大儿子将两家企业都做得风生水起。

如何让小儿子也享受一部分财富?分多少股份给小儿子?成了他的一块心病。笔者提醒老先生:企业传承和财富传承要分开考虑。企业不一定传给小儿子,甚至更远的将来也不一定是传给大儿子的儿子,而财富可以世世代代由自己的子孙享有。小儿子不能接班,你就能保证小儿子的儿子不能接班吗?其实除了企业传承,还有很多财富传承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未来大儿子和小儿子有没有可能发生企业控制权争夺等等问题。

这位老先生的迷茫,其实许多企业家都存在。他们没看到家庭背后的复杂的财富风险。对此笔者的建议是:企业传承要通过企业管理安排来实现,财富传承要通过财富传承安排来实现,二者都要兼顾考虑。


陷阱二:相信旁门左道的技巧  在一次为私人银行客户举办的沙龙上,笔者在演讲中问大家:在座的各位,您的资产有由他人代持情况的,请举手。台下齐刷刷全举起手来了。

在笔者看来,资产代持可以说是最普遍的财富管理昏招了。但并非企业家对资产代持的风险一无所知,或许他们有各种各样迫不得已的原因,例如担心资本原罪,或是害怕树大招风,或是为了规避政策,或是为了避免不稳定的婚姻风险,或是为了逃避债务转移财产,等等。

其实,除了资产代持,提前赠与也是绝大多数企业家会采取的财富保护和传承的方法。也许是因为子女即将结婚为了避免子女离婚导致家族财富被分割,也许是因为担心遗产税,也许是因为担心未来复杂的继承手续,企业家往往会考虑将财产提前赠给子女。

但问题是,这些方法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甚至会产生更多问题,比如在代持人负债、离婚、死亡之后,以及被代持人死亡之后产生的风险,再比如子女在接受赠与后挥霍、负债、被骗、离婚,或子女及其配偶发生意外后财产由子女的配偶或者他人继承。


陷阱三:无视税务安排  在遗产税等问题上,由于目前还没有开征,人们常常抱有侥幸心理。事实上与此相关的全面充分的税务意识非常重要。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不去投资,他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有1000万资产,将按照应纳税额1000万收税。如果他拿出500万投资于一个估值5个亿的企业,那么他就持有了1%的股权。可是,在计算纳税额的时候,1%的股权的价值会按照企业实际资产负债表来计算对应的价值,并不会按照投资估值来计算。这样一来,这个人的应纳税额就大大地减少了,同时通过投资得到了递延资产的好处。所以他正确的做法应是积极投资而不是消极囤资。此外将资产投资于保险也有递延资产的功能,使得原本超大额的应纳税额转化为较小的现金价值。

因此,节税动作越早做,其成本越低。


陷阱四:认为通过金融工具就能完全解决财富传承问题  目前,企业家的财富传承问题解决方案中开始运用保险、家族信托等金融工具。但是,金融工具最大的局限是能解决现金资产问题,很难或者无法解决房产、股权这些非现金资产问题。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企业家非现金资产的风险管理,遗嘱是一件避不过去的工具,虽然它确实有很多的弊端和不足,但至少它是唯一能够覆盖企业家所有非现金资产甚至监护等非现金需求,且无须交付,也可以随时修改的一件财富风险管理工具。因此,在国外成熟的家族办公室和财富管理服务中,为企业家订立遗嘱并定期检视遗嘱,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做法。

以上四大陷阱的存在提醒我们,要坚持专业精神,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是另一条店颠扑不破的真理。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