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的智慧

编辑:日期:2017-10-23

汉代历史上的第十位皇帝汉成帝以好色著称。《资治通鉴》卷三十对这位新皇帝的出场介绍非常有特色,说:“上自为太子时,以好色闻。及即位,皇太后诏,采良家女以备后宫。”由此,“好色”这个特点就成了讨论汉成帝时代的一大话题,也成为《资治通鉴》批判这一时代的重要切入点。有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红颜祸水,就与汉成帝宠爱赵飞燕姐妹有关。

在赵氏姐妹进宫之前,汉成帝的中宫是许皇后,同时还有一位班婕妤也很受宠爱。班婕妤是一位非常贤惠的女性。一次汉成帝在后宫游玩,要班婕妤和他坐同一辆车。这代表皇帝对她的宠爱,很多后宫女性求之不得,班婕妤却将这次与皇帝同乘的机会拒绝了。班婕妤的拒绝理由是:“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妾。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资治通鉴》卷三十一)意思是:古代图画里面,与贤君圣主同乘的都是名臣,因为他们可以帮助君主处理各类复杂的事务,甚至于可以纠正君主的错误,君主最需要这样的人;只有那些昏庸荒淫的末代君主,才整天和宠爱的妻妾、佞臣在一起,而远离名臣贤人。皇帝让我同乘,固然是一种宠爱,但这样的场景不是很像那些昏庸荒淫之君的所作所为吗?班婕妤觉得,如果这样,她自己不也就变成妲己一类的人物了吗?所以她拒绝了皇帝的这一恩赐。

班婕妤出身书香门第,班家子弟知书达理,出过不少卓有成就的人物。比如,大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以及东汉出使西域的功臣班超,这两兄弟就是班婕妤的侄孙。班婕妤虽然是汉成帝早期最宠爱的嫔妃之一,但她却能用自己的语言、行动来劝谏汉成帝,“不能因好色而忘了一位君主真正的职责”。班婕妤的这种品德,也受到了汉成帝的欣赏。

但是,在赵氏姐妹入宫后,宫里的形势就变了,规矩也乱套了。这姐妹俩一进宫就开始大搞后宫斗争,为了专宠而诬告许皇后、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资治通鉴》卷三十一)所谓“媚道”是一种独特的巫术,妇女通过这种方法祈祷神灵、诅咒竞争对手,使得某位男性专心宠爱她,而对其他女性失去兴趣。赵飞燕说,许皇后、班婕妤因为嫉妒皇帝有新的女人了,所以用这种巫术进行报复,诅咒后宫其他女性,而且诅咒语言涉及皇帝,对皇帝不利。这是一条毒计,本来相对宁静的后宫,就此一片鸡飞狗跳。几个月之后,赵氏姐妹的告发发挥作用了,许皇后在她们的诬告下被废黜,打入冷宫。许皇后的亲属也受牵连,或被诛杀或被流放。又过了一段时间,赵飞燕如愿以偿地被汉成帝立为皇后。

在这个案件处理的过程中,班婕妤当然也被抓去考问。对妄加的质问班婕妤答道:“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无知,愬之何益?故不为也。”(《资治通鉴》卷三十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很多非人力所及的事情,不必强求。班婕妤说:好好做人,以正道修行,还不见得能蒙福,更何况以邪道修行,焉有得福报之理?假使鬼神有知,定然不接受这些无理的请求;假使鬼神无知,那求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这样的事我是不会做的。班婕妤这番话,回答得不卑不亢,有理有节,非常符合一位“知识女性”的形象。说得汉成帝也为之动容,就没有再追究班婕妤。

班婕妤非常有智慧,为避免再遭赵氏姐妹算计,主动申请离开皇帝身边,搬到长信宫侍奉皇太后。一来表示不会和赵氏姐妹争宠,二来也希望得到一直比较欣赏她的皇太后的保护。也正因为班婕妤早早地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才没有被卷入到汉成帝后期,以及汉成帝去世之后更为复杂、尖锐的后宫斗争中,从而得以善终。

最得汉成帝宠爱的赵合德(赵飞燕之妹),却在汉成帝去世之后,背负着重大的舆论压力,被指责为引导皇帝宣淫,致使皇帝暴崩,而被迫自尽。赵合德费尽心思要做皇帝宠爱的女人,目的虽然达到了,最终却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任何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利益,都不会是免费的,用当下流行的语言讲,“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且,你获取的利益越大,付出的代价也越沉重,历史不停地向人们揭示这个道理,人们却不停地重复犯这样的错误。何不学学班婕妤,风淡云清些!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