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一位18岁的少年坐在车子的后座指着窗外那个广场告诉父亲,在那里买几间商铺不错。令他没想到的是,父亲对他说:我把钱借给你去投资,我在背后支持你。
邹华因此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用这笔钱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
从初中开始进入父亲的企业,到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这些年来,邹华先后成立了杭州星罗水电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杭州元星实业有限公司、杭州图乐伟建材有限公司、杭州铭士泰机械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与父亲的杭州星罗彩钢板活动房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杭州星罗实业有限公司。“我不是富二代,但也不同于普通的创业者。父亲就像是给了我一颗小火苗,我把它发扬光大了。”邹华说。
我是1.1代
认识邹华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习惯:喜欢用耳机打电话。他告诉我,这个习惯已经15年了。“我在宁波念大学时,每天都要和父亲通两次电话,沟通公司的事宜。在宿舍里怕影响其他同学,所以经常会到宿舍走廊尽头的阳台上打电话,每次都是半个小时以上,用耳机不那么累。”
邹华在上大学的那一年, 以总经理的身份正式加入企业,成为公司实际掌舵者。在他看来,这并非接班,是水到渠成的事,一直以来,他都把父亲看作合伙人。因为无论是父亲与杭州星罗彩钢板活动房有限公司的结缘,还是公司后来的发展都与他息息相关。“与其它二代企业家相比,我是特别的,我想他们中大多数在大学毕业之前都不太了解家族企业的情况,而我却了如指掌。”
在邹华6岁那年,从事理发师工作的父亲迎来了新的职业选择,想要征求儿子的意见。“那时父亲有三家企业可以选:星罗活动房屋厂、玩具厂、丝绸厂。我还记得,他当时问我:‘华华,爸爸可以去这三家厂工作,你希望我去哪个?’一般孩子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玩具,但我却选择了星罗活动房屋厂,也因此结下了我这一生与星罗的渊源。”
在1993年星罗活动房屋厂面临改制时,邹华建议父亲承包下来,并对父亲说:等我长大了和你一起把公司越做越好。邹华从小学开始,每到春节父亲会带着他一起拜访客户;上初中后, 课余时间父亲带着他一起谈业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年春节我和父亲都会去拜访客户,几乎每天都要十点以后才能吃上晚饭,现在想想还是很艰辛的。”
在邹华眼中,星罗彩钢板活动房有限公司是自己与父亲共同创业的结果。“从小父亲就很尊重我的建议,他像我的师长,又像我的兄弟,更是我的战友。还没上大学之前,他说这个公司是我们俩的;上大学后,他告诉我这个公司是我的,我需要负起责任。”邹华上高中时,父亲由于文化水平的局限性,常常苦恼于公司规章制度和合同条款的繁琐和不规范。为此,邹华的大学专业选择了法律。
如今回忆起大学生活,邹华笑说,“下课后同学们很难找得到我”,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外跑业务。在大学期间,邹华一边运用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修改公司的合同和规章制度;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去各大工地拜访,开拓业务。“大学四年下来,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省所有的工地,被拒绝简直是家常便饭,100个里面有90个都会石沉大海,这很正常。”
“时常有人问我:你是创一代还是创二代?我认为自己是1.1代,彩钢板公司是父亲和我一起做起来的,同时,这家公司也为我后来创业提供了支持。”邹华说。少年生意经
从经历来看,邹华是个典型的“少壮派”,用少年老成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与他交谈,总是能不知不觉地聊到国家政策走向、市场行业动态等话题。邹华说自己每天下班之后都会在办公室里多待上一个小时,思考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复盘当天的工作。这一切的坚持,都源于热爱。在邹华看来,自己骨子里流淌着做生意的血液,“如果你问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生意的,那我只能讲是从我懂事的那一刻。”
在邹华上幼儿园时,家庭条件较为艰苦,母亲为了照顾儿子和贴补家用,开了家小杂货店。“那会我很喜欢待在店里,很多买东西的人会问东西多少钱,那时我就耳濡目染。”后来父亲接手彩钢板企业后,本着对做生意的热爱,邹华毫不犹豫地选择与父亲并肩作战。但他很明白,父亲的彩钢板公司绝对不可能是自己事业的全部,只是太小的一部分。
“上大学之前我就很清楚彩钢板这个行业发展前景有限,可复制性太强,没有核心技术可言。我想要把事业做大,一定要延伸公司产品。”通过四年的经验积累,大学毕业后,邹华在星罗彩钢板业务的基础上开启了自己的新创业之路,邹华与父亲的角色也发生了主次转换。“以前是他主我辅,现在是我主他辅。”
邹华在彩钢板的基础上,先后拓展了建材、商业地产、园区开发、绿色装配式建筑等业务,并于2009年组建成杭州星罗实业有限公司。2016年底,邹华又创立了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值达17.2亿元。
邹华坦言,每一个业务的拓展都是机缘。“当时有个彩钢板业务的客户,在我们完成项目后,问我能否把水电也装了。而建材业务的开拓是因为水电安装过程中需要很多建材。这两个业务完全是从彩钢板业务延伸出来的,但如今它们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已远远超过了彩钢板。”
或许是因为之前经营彩钢板公司的经验积累, 邹华的创业鲜少失败。“ 公司的业务侧重应随着国家政策环境、市场机遇拓展而调整。”这是邹华的创业心得。2014年, 星罗实业协助政府创立了星桥都市经济产业园区, 助力青年创业。2017年, 星罗实业投资5个亿在余杭经济开发区打造国内首家针对装配式绿色建筑的创新型研发基地。近年来,国家提倡资源节约和低碳减排, 邹华对这些项目充满信心。
如今回顾自己的创业之路, 邹华笑说自己的幸福指数有了明显的变化。“ 创业初期接到业务总让我很兴奋, 记得有好几次在午睡时接到项目, 我能马上从床上蹦起来召集团队去项目现场, 即使利润只有几千块。但现在接到几千万元的项目我也觉得很平常。你说这是件好事吗?”RISING GENERATIONS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除了企业家外,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余杭星桥人,邹华有着众多社会头衔,浙江省工商联执委、浙江省青联委员、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一口气想说完这十几个职务没有一些底气怕是不行的。
邹华说这一切是源于他对家乡的热爱。“我是星桥本地人,出生、成长都在星桥,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情感。无论是创业,还是做其他的事,我都离不开星桥。”的确,从星罗彩钢板、星桥都市经济产业园到现在的装配式绿色建筑项目,在项目选址上邹华的视线从未离开过余杭。
邹华是个念旧的人。18岁那年他用自己赚的第一桶金买的车,虽然十七年过去了,邹华仍然把这辆车存放在车库里,“它是创业路上陪伴着我的兄弟。”当初和父亲一起奋斗的彩钢板公司,如今销售额对于整个公司而言不到5%,但邹华依然选择保存下来。“虽然现在这块业务对于我而言可有可无,但为了当初跟着父亲的那批老员工,我依然会留着。”
展望未来,已经走过而立之年的邹华,希望在杭州市余杭区这片热土上,让公司一直保持绿色建筑行业的第一。“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我只盯着这个地方,眼光不远大。但我想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我就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想要在未来二十年一直保持杭州市余杭区绿色建筑行业的第一,看似是一个小目标,其实是大梦想。”或许就像当初邹华沿用星罗这个名字一样,他希望自己的事业如星星之火点亮家乡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