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痛楚和平相处

编辑:日期:2017-11-23

痛楚是一种不适的身体感觉,同样也是一种难忍的心理感受,但不管是源于身体或心理,痛楚都极易吸引人的注意力,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与生活。人对痛楚的害怕,有时候比死亡来得更甚。只是,人生本来就是充满各式各样的苦痛,所以不论你愿意与否,痛楚也会如影子般跟随你一辈子。

既然人摆脱不了痛,那倒不如好好看清痛的真面目,因为只有好好接受痛,才能学会与痛并行共存,甚至带着痛安然享受美好人生。


吃止痛药是处理痛楚的唯一方法?

从医学角度,痛楚是有明确的生理机制可追寻和解释的。当身体受到伤害时,受伤部位的神经细胞便会释出大量信号,信号经由脊椎传送到大脑,由大脑分析信号的感受类别与程度,从而感到痛楚并作出行为反应。大脑把反映疼痛的信号传送到脊椎内的脊髓背侧角,这里是主要控制疼痛讯息发放的地方,也是众多神经的交错会集处。

现今医学和社会普遍把痛感看成一种身体疾病,如疼痛持续出现三个月或以上,便被判断为长期痛症。较常见的长期痛症包括有头痛、关节痛、神经痛及肌肉痛等,痛感可有不同表现,如针刺、火烧、刀割、酸麻、肿胀等。根据资料,全球大约 10%~15% 的人患有长期疼痛,当中七成患者更表示疼痛对日常生活、社交及工作能力构成严重负面影响。长期痛症患者也容易出现疲倦乏力、自我隔离、无助无望等忧郁症状,是忧郁症的高危族群。

那么,痛该如何处理?吃止痛药是否最有效且是唯一的办法?事实上,以心理治疗治标更治本。

一般处理痛楚最快捷的方法是服食止痛药,简单而直接,对急性创伤或手术后所引起的疼痛有显著效用。但很多慢性疾病如慢性炎症、感染、各类癌症、慢性坏死或关节退化等,会令神经细胞持续发出痛楚信号,造成慢性痛症。有些神经创伤如脊椎、三叉神经或坐骨神经等,即使复原后神经也可能变得异常敏感,造成长期痛症困扰。 

对于长期痛症,止痛药即使能发挥短暂效用,但长期服食却跟毒品无异。止痛药不但让人依赖上瘾,更会引起不少副作用,对内脏器官造成损害。至于其它的生理止痛法,如注射麻醉药以阻断神经讯号传递,或以外科手术切断神经系统等,有时候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亦非对所有痛症或所有患者都有效。

我自己也曾经患有长期痛症,十三年前的濒死意外,令右足踝关节出现缺血性枯竭坏死,这不治伤患制造出令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由于足踝是承受身体重量的主要支点,沉重的压力一天天加速病情恶化,使痛楚的强度与密集程度不断增加。慢慢地,痛楚成为我现实生活的最大敌人,对我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令我难以集中精神做任何事情,更无法享受痛楚以外的事物。当时,我为了降低痛楚的影响与煎熬,只要发现脚痛可能出现的蛛丝马迹,便立刻服食强力的止痛药以防万一。回想起那时候的自己,简直活得像个瘾君子,终日依赖及滥用止痛药物。



看清疼痛真面目

其实痛楚只是一份感觉认知,性质没有好坏之分,作用是提升人类的生存效能。痛可以是一种危险的提示,如身体受到创伤时,患处便会立刻释出大量痛楚感觉,告诉我们赶快逃离危险源头。这可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保护警示装置,以条件反射形式自动导航运作,是快速而有效的保命本能。

另外,痛楚亦可发自内心,是潜意识的重要讯息载体,告诉你内心正受到伤害,向你表达内心所面对的矛盾与困扰。潜意识通过伤痛宣泄失去、愧疚及哀伤等负面情绪,排解内心积存的巨大压力。这时候,痛感就像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身体不适迫使患者作出心理又或是生活上的调整,如果患者对这些信号视若无睹,痛症更有可能发展成各种难缠恶疾以引起人的注意。

我从一些专门研究痛症的报告发现,出现在身体不同部位的疼痛,各有其代表的相关心理象征。以下是一些心因性疼痛的例子,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出现了相类似的问题。

可以看出,真正伤害你的不是痛本身,而是你对它所作出的负面反应。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长期痛症的案例,患者是一名职业女性,她长期患

有严重的偏头痛。心理治疗发现,她的偏头痛主要是由压力引致,她又是一个抗压性非常低的人,不论是工作或家庭琐事,只要让她感到焦急烦躁,偏头痛的老毛病便会发作。为了不影响日常生活,只要一发现头痛的蛛丝马迹,她便立刻服食止痛药以防万一,她长期服用止痛药已有二十年之久。

然而,多年的药物治疗不但对她的偏头痛没有丝毫改善,止痛药更是越吃越多、越吃越强,她的肝、肾健康指数出现了严重超标迹象。在对她的痛症治疗中,我一方面以催眠进行镇痛治疗,在她的潜意识层面给予止痛暗示,切断及舒缓痛楚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以正念认知疗法教导她如何管理压力及痛楚,最重要的是让她学会跟压力与痛楚共存,因为两者都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可怕的洪水猛兽。

在另一个有趣的案例中,患者是一名长期腰痛的退休男士,他的腰痛始于十年前的一次意外受伤后,那次意外根本没有伤及他的腰部,这些年来医院为他做了大大小小几十项的检查化验,但完全找不到任何受伤的迹象,也查不出引起痛楚的原因。他不想单靠止痛药过活,到处访寻名医,但效果皆不显著,且花费了大部分的退休金,生活质量亦随之下降。

有一次,我在为他做催眠治疗时,他看见自己曾是一名士兵,在战场上被敌方射杀了,而中弹的地方刚好是他的腰背,这恰好解释了他长期腰痛的原因。这是潜意识对现实痛楚的另类投射,表明这痛症可能是永远治不好的。患者真正需要学习的,是在这长期痛症的陪伴下,如何好好享受痛楚以外的其它生活。于是我在另一次的催眠过程中,带着一位外科医生回到他受伤的时空,医生在那里替他拔掉弹头,并进行适当的治疗包扎。他感到创伤被疗愈了,再配合正念认知治疗,结果他的腰痛在一个月之内完全消失了。



学习与痛同行才是最有效的痛症治疗

痛楚也会有自己的思维与记忆,它跟忧郁、惊恐等负面情绪,都是以相同的原理在身心运作。一旦你把焦点投放到痛身上,你会变得在意痛的一举一动,最终忽略了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痛有时候是个讨厌的小孩,不断地在你身边徘徊吵闹,为的就是引你注意。痛有时候是个小恶霸,不停地制造滋扰,占据你的生活空间,为的是要夺去你所有的时间与享乐。你的注意力是它的成长养分,你的抗争逃避是它的力量泉源,而你的惯性思维反应更会令它牢不可破。   

很多时候,痛楚只是源于一个细小敏感部位,但却以一种扩散或感染形式存在,形成一种痛感,使人浑身不舒适。一个痛念可以轻易形成疼痛漩涡,把人牢牢地捆绑在其思维与记忆里,让你的天空只看见疼痛。痛楚一方面侵蚀你的意志与信念,一方面制造害怕、散播无奈,迫使你投降放弃,最后踏上孤独绝望的死胡同。

请记住,痛楚与生活美好的感觉是可以并存的,它们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也不是互相替代的竞争对手。前两个案例中的患者就是学习不再把痛跟其余的生活捆绑在一起,不再视痛为所有身体感觉的唯一焦点。当人们放弃把痛列为快乐的头号敌人后,痛的感觉就会减少,痛的困扰也只局限在身体层面上,心情终于恢复了原来的平静。

你可以选择不被痛牵着走,也可以选择让痛吵一会然后好好安静下来。最重要的,是学习与痛同行的正念心态。


钟灼辉

香港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犯罪心理学家、畅销心灵作家、潜意识心理治疗师与企业培训师。曾担任香港警务高级督察。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