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大局,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导,需要能力。谋士贾诩把握全局的能力令人赞叹,正因为能将未来发展趋势纳入大局来观察,贾诩力主张绣归曹,后来事情的发展皆如贾诩所料。
宛城之战种下的嫌隙
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是一场背景复杂的战争。除了大家熟知的曹操、袁绍双方的实力对比之外,还有汉献帝的权威,以及各路大小军阀的去从问题。当时盘踞在宛城、穰城的张绣,是袁绍、曹操都想争取的一支力量。在自身势力的去从问题上,张绣颇为犹豫,从过往经历的整体上考虑他倾向于投靠袁绍更多一些,因为他先前与曹操有杀子之仇,生怕曹操不能容他。
张绣与曹操结仇,源于公元 197 年的一场战役。当时汉献帝已经在许都安顿,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出师征讨不庭,兵至淯水,也就是张绣的地盘上。原先依托刘表的张绣,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表示愿意归顺,事实上是想归顺曹操背后的汉献帝朝廷。然而尚处于早期创业阶段的曹操,心智可能还不如后来那样缜密,在这个过程中犯了一个大错—他居然贪恋张绣寡婶的美色,将之纳为己有。
张绣的军队、地盘事实上继承自他的叔叔张济。张济去世后,有一遗孀,颇具美色,就是被曹操看中的这位。张绣知道后,内心非常不满。本来是选择顺逆,归顺朝廷,结果归顺之后连家里的女眷都保护不了,对于一名战士来说,这当然是莫大的耻辱。曹操知道张绣心怀不满后,也开始对张绣产生意见,双方龃龉的最终结果是张绣决定反叛。张绣偷袭曹操成功,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混战中被杀(此战史称宛城之战或淯水之战)。曹操损失重大,被迫撤回许都。
大局观下发掘“潜力股”
袁绍与曹操相持于官渡之时,张绣的选择再次成了问题。袁绍主动派人笼络张绣,希望他能一起夹击曹操。由于宛城之战结下的仇恨,加之袁绍势强,故张绣起初倾心于袁绍。然而在接见袁绍使者之时,谋士贾诩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竟把张绣结盟袁绍的路给断了。贾诩对袁绍的使者说,麻烦你回去以后替我们婉谢袁绍,他们兄弟两人且不能相容(指的是袁绍和他弟弟袁术之间的矛盾),怎能容得下天下之士!张绣对贾诩的言行大惊失色。但出于对贾诩的信任,并未出言阻止,送走袁绍的使者后,张绣更是虚心向贾诩请教,接下来该怎么办?贾诩非常肯定地回答张绣,应该归顺曹操。
张绣非常犹豫,对贾诩说,现在明明是袁绍的实力大大强于曹操啊。贾诩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他说:正因为袁强曹弱,所以我们要归曹。为什么呢?贾诩分析道:袁绍实力强大,麾下猛将如云,我们归不归顺,对他的实力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曹操就不同了,与袁绍相比,他实力弱小,现在正是最需要援助的时候,我们的加入,可以直接使曹操实力翻倍。你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绍和曹操,谁会更重视我们的加盟呢?更重要的是,曹操背后是天子,以曹操为阶梯归顺天子,那是名正言顺的。至于袁绍,他现在派人来游说我们,希望共同夹击曹操,等事成之后却未必真把我们当回事了。
但问题是还有宛城之战遗留下的深仇大恨啊,曹操会不计杀子之仇诚心接纳自己吗?这才是张绣心中最大的疑虑。针对这个问题,贾诩的分析要点在于如何看待曹操这个人。贾诩看准曹操是一个想成就大业,并且是真正有能力成就大业的人。这样的人,如果斤斤计较于个人恩怨,就配不上他的理想。对于这样的人物来说,有足够的胸怀容纳天下之士,已经不算是什么高要求了,而是必须做到的。对于这类人来说,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容纳曾经与他们为敌的人,能否像汉高祖刘邦(公元前 256 年 ~ 公元前 195 年)那样,下决心封雍齿(?~公元前 192 年)为侯—雍齿一贯看不起刘邦,甚至背叛过刘邦。刘邦称帝后,为稳定局面,在张良的建议下,率先封雍齿为侯,达到了凝聚人心的效果。“如果曹操真想拥有远大的未来,那么他就不会计较前嫌。”贾诩判断说。
看透并把握现象背后的实质
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最终下定决心归顺曹操。果然不出贾诩所料,曹操对张绣的到来大喜过望。不仅与张绣执手欢宴,还为自己的一个儿子聘娶了张绣的女儿,结成儿女亲家,用这种方式来抵消宛城之战留下的嫌隙,以便张绣能安心留下来。
官渡之战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最终曹操打败了袁绍,张绣也在这一场著名的战役中建立了功勋。袁绍死后,张绣又跟随曹操出兵,击破了袁绍的儿子袁谭。袁氏家族的势力被彻底消灭后,曹氏集团的力量稳步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心。而张绣因为在曹操最困难的时刻加入进来,使得曹操一直心怀感念。在击破袁谭后,曹操就表奏汉献帝,将张绣的食邑增加到两千户—意味着张绣可以享有两千户人家的农业实物税收。由于连年战争、灾荒,东汉晚期天下人口锐减,中央政府能掌握的纳税户口更是仅余王朝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左右。所以曹操手下虽不乏战功彪炳的名将,却很少有食邑超过一千户的,只有张绣享有这样的殊荣。这大概正如贾诩所说,加盟的时机非常重要。
综观这一历史事件,谋士贾诩把握全局的能力令人赞叹。很多时候,对强弱的判断不在于看现状,现有的强弱对比,很可能会随着形势的发展瞬间转化,关键在于看透并把握现象背后的实质性内容—贾诩显然拥有这种把握能力。袁绍虽然坐拥强兵,但贾诩从他所作所为,尤其是兄弟不相容这件事上断定他不能成大事。而眼前看似弱小的曹操,除了背靠汉献帝和中央朝廷,立场上有“政治正确”的优势外,再从他的理想与行事风格上判断,贾诩断定他不会计较前嫌。
既然是只“潜力股”,与其等他强大起来之后追涨,不如趁他低谷的时候抄底,帮助他强大。追势岂如造势!正因为能将未来发展趋势纳入大局来观察,贾诩力主张绣归曹,后来事情的发展皆如贾诩所料。贾诩的眼界,可以说是大局观在能力层面的体现。
延伸阅读·张绣与贾诩的结局
建安十二年(207 年),在彻底攻破袁氏家族两年后,张绣跟随曹操去柳城征讨乌桓,还没有到达就死了,被谥为定侯,儿子张泉继嗣。史载,“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而对于张绣之死在多数记录中皆语焉不详,只《魏略》记载—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子泉嗣,坐与魏讽谋反诛,国除。这一记录中的五官中郎将指的是曹丕,也就是说曹丕因曹昂战死之事对张绣不满,说:“你杀了我的兄长,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呢!”张绣心中不安,自杀而死。 但曹丕成为五官中郎将是在公元 211 年(建安十六年),在时间上与《魏略》的这一记载存在冲突。同时,从历史上看曹丕是在 217 年前后才彻底战胜曹植确立了“第一继承人”的位置,10 年前的建安十二年很难说他有能力一句话逼死一位军功正盛的大将。但致使张绣之子张泉受牵连殒命的魏讽案确实是由曹丕主导平定的。
建安五年(200 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曹军军粮用尽,曹操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取胜,是想顾及周全啊,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曹操称善,后来抓住机会偷袭乌巢,一举战胜袁绍。河北平定后,曹操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
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
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当时曹操未立太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而曹植才名正盛,曹丕派人求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刻意磨练自己。后来,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大笑,于该年立曹丕为太子。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天下谈论智谋之士时都十分推崇他。
黄初元年(220 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姜鹏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唐宋政治思想史、《资治通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