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帝王素质相差极大。
清代帝王普遍勤政。他们的生活起居,一生中大都如钟表般有规律。一个朝鲜人曾记下了乾隆几如固定模式的起居:卯时而起,进早膳,然后看文件,召见公卿大臣们讨论如何处理,一直到中午。晚膳后还要继续处理没看完的公文,或者读书写字做诗,一直到睡觉时分。从登基到离世,乾隆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日程生活,六十多年没有变化。即使到了晚清,皇帝虽然能力不足以应付剧烈变化的局势,但是起码能做到按时上下班,每天都要召见大臣,探讨政务,及时处理文件。
而明朝则完全不同。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特点是大都很懒,而且有社交恐惧症,不愿意与大臣见面,只通过太监居中传话。
其实从明代前期堪称明君的宣德皇帝开始,就已经依赖纸上办公。《翰林记》记载:“宣庙时,始令杨士奇辈于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上或亲书或否。及遇大事大疑,犹命大臣面议。议既定,即传旨处分,不待批答。”“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批数本外,皆秉笔内官遵照阁中票拟,用殊笔批行。”
什么意思呢?即宣德皇帝不再像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那样,每天接见大臣,当面讨论问题,而是把所有奏章交给内阁学士去看,看了后写出书面处理意见,经太监交到皇帝手里。皇帝挑着看几篇重要的,同意就用朱砂笔批上“照行”两个字,不同意就否决。其他不重要的,一律让太监们帮着看,一般是太监们代替皇帝用朱砂笔批上“照行”两个字。然后再由太监交出去。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不用见到大臣,而是通过文字往来。每天需要亲自处理的事情也大大减少,可以腾出大把时间来逗蛐蛐,因此被称为著名的“促织天子”。只不过在宣德年间,“及遇大事大疑,犹命大臣面议”。意思是遇到重大事情,还会召大臣当面商议。
而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们越来越“怕”见到大臣。明宪宗朱见深登基之后,从来不召见大臣当面商量事情,如果需要交流的话,只派太监去传话。直到他当了七八年皇帝,成化七年底,大臣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集体批评他“未尝降颜一接臣下”。他才破天荒地召见了一次大学士,但是只谈了三五句话就匆匆了事。“帝自是不复召见大臣矣。”
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在位十八年,召见群臣一共不过一两次。第十一位皇帝嘉靖皇帝早年还很振作,但是后期也懈怠起来,“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从嘉靖十九年到二十一年六次视朝,二十一年至四十五年这二十四年里只有三次朝见群臣的记录。”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即位整整三年后,还没有与任何大臣见过面。甚至没有人知道他长什么样。至于明熹宗在位七年,更是一次没有召见大臣,一切事情全都凭魏忠贤作主。
当然最极端的还是万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对于大臣们送上来的奏疏经常不予理睬,放在宫中,既不批示,也不发还。
第二特点是明朝皇帝大都非常任性,起居无节。
最典型的是第十位皇帝明武宗。他不光是明史上,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皇帝。他性格比较外向,不怕见大臣,但是他有一个特点,睡懒觉。历史上历代皇帝都是早上上朝,他却经常到黃昏才上朝,但是百官得按规定清早就赶到,因此他们每次都是从早上等到傍晚。有时候他还让大臣白等一天,比如正德九年有一天,大臣们一直等到一更初(晚上七点多),皇帝突然派人通知“免朝”,白等了一天。正德十一年 (1516 年 )元旦,文武百官来拜年,但是一直等到傍晚五点多,典礼才开始,散朝时候已经半夜了,近千名官员一天都没吃饭,急着出宫,在宫门口酿成踩踏事故,导致一名站岗的赵姓将军被踩死。
另外一位皇帝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他的任性也很有名。他是明朝皇帝中最倔强的一位,作为外藩入承大统的典型,偏要违反礼制规定,尊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和全体大臣们争执了长达三年半时间,称为“大礼议”。后来又沉迷道教,干脆搬出了宫城,住到了西苑的万寿宫,专心修道,追求长生不老。
第三个特点是明朝皇帝大都有自己突出的业余爱好。
他们只愿意享受皇帝的权利,不愿意承担皇帝的义务,通常把皇帝的职责视为累赘,不愿意上朝,以期更多时间沉迷于自己的业余爱好中,不能自拔。宣德皇帝爱玩蛐蛐,明宪宗酷爱戏曲,明武宗喜欢驯兽,嘉靖皇帝迷信道教,明熹宗则是著名的木匠皇帝。
因此,总体看来,明代皇帝和今天的“宅男”很像,一天到晚爱宅在深宫,害怕与人见面,过分依赖“线上”交流。同时自我管理能力很差,无法有效规划和控制自己的时间,也无法直面自己的人生责任。
明代皇帝的这些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败。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系列文章中会进行详细分析。
张宏杰 历史学博士,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百家讲坛》特邀主讲嘉宾。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