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田产机工业的送恩经营哲学

编辑:窦少杰日期:2018-07-06

2018年6月,笔者邀请日本生田产机工业株式会社(IKUTA)的生田泰宏社长来到笔者所在的立命馆大学经营学部,为刚刚入学两个月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做了一次演讲。1999年,因为父亲突然病逝,生田泰宏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接班家业,就任生田产机工业第三代社长。生田泰宏社长认为“送恩经营”是他接班将近20年后最大的感悟。

生田泰宏,是生田家4个孩子中的长子,19 6 1年出生于日本京都。生田泰宏在日本大学毕业之后,留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圣托马斯大学,攻读经营学科。在美国学成归国之后,生田泰宏首先来到位于京都的制造业企业石田电子工作。1 989年,生田泰宏回归家业,正式进入生田产机工业。

生田产机工业株式会社创立于1919年,是生田泰宏社长的祖父生田捨吉在京都市伏见区创立的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到2019年,生田产机工业将迎来创立100周年。经过了前后三代人近100年的努力,生田产机工业从最初创立时候的为附近清酒企业制造、维修酿酒设备,到如今业务已经扩展到从事铜和铜合金等金属加工生产设备以及产业自动化机械的设计制造与销售;从最初只有10人左右的小作坊,如今在中国和土耳其都设有工厂,与三菱材料等巨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争。虽然目前公司全球员工总人数不足150人,依旧属于中小企业,但依靠高超雄厚的技术和工匠们细致精湛的技能,生田产机工业的主力产品双面面削生产线、CNC面削刀具专用研磨机、金属抛光研磨设备、超硬质合金面削刀具等在日本国内市场的份额为100%,在亚洲市场上的份额为80%,在全球市场上也占到40%,是一个典型的隐形冠军企业。在风云莫测的当今时代竟然能实现如此巨大的成长,生田产机工业是如何做到的呢?

“送恩经营。”

在面对大学生们的演讲中,生田泰宏社长自始至终都在传达着这么一个概念。而实际上,这个概念正是推动生田产机工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如今全球化企业的原动力。

那么,什么是“送恩经营”呢?

一心想超越父辈,证明自己

“我们生田产机工业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祖父创立了生田产机工业,父亲接班成为第二代社长,而我又在1999年接父亲的班成为第三代社长。”生田泰宏社长说,“作为一个接班人,内心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想要证明自己,比如当时最大的想法,就是一定要超越父亲,超越祖先,做一些他们没能做成的事情。尤其是像我一样一开始在公司里根本就不被认可的接班人,更急于作出一些特殊的成绩来给众人看。刚刚上任成为公司第三代社长的我,在2000年的时候作出了一个对于我们企业当时来讲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看上去也是非常荒唐的决定,那就是进入中国市场。”

对于1999年刚刚接班就任第三任社长的生田泰宏来说,当时生田产机工业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父亲的突然去世给企业所带来的冲击暂且不说,最重要的是,我感觉到公司的员工并没有真正信任我,所以当时公司里面的人心是非常散的,员工们的内心都十分不安。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从我1989年进入公司到1999年刚刚十年,虽然我当时已经有38岁,应该说也已经不年轻,但是进入公司以后我既没有表现出什么突出的能力,也对公司没有什么特殊贡献,是因为父亲突然去世接父亲的班成了社长,换做谁都不会凭白无故地信任我。还有一点,就是实际上公司当时的经营情况并不好,当年出现了1亿5千万日元的赤字。”

另外,比起公司的经营绩效,更重要的是日本中小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残酷现实:中国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各种法律和政策也并不完善。在这样充满着各种变数的市场上,即便是丰田汽车、松下电器等这样的大企业都表现得小心翼翼,甚至有时候也会遭遇巨大的风险,更何况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位于京都伏见的小企业。日本许多中小企业认为进军中国市场必定是死路一条。也因此,生田泰宏社长的这个社长令一出,马上就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反对。

但勇者无畏。一心要超越父亲、超越祖辈的生田泰宏社长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顶住了来自周围的重压,一边亲自奔赴中国进行市场营销,一边耐心地对公司上下的员工和身边的人进行不断的说服。最终,他成功了。2002年,生田产机工业在中国江苏省的苏州市先后设立了“生田(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苏州伊库达贸易有限公司”以及“生和(苏州)技研有限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之后,生田产机工业又迅速进入工业实力雄厚的欧洲市场,于2015年10月在土耳其设立了“IKUTA MAKINE A.S.”。

对于生田产机工业的这些变化和成就,生田泰宏社长表示:“本来,我想超越父辈,超越祖先,向员工和周围的人证明自己并不弱,但实际上到现在,我还是感觉根本无法超越父辈,在整个过程中,反而是处处都在接受着来自祖辈父辈的恩泽……”

送恩经营之一:第一次中国营销所遇到的奇迹

2000年的时候,生田泰宏为了给自己“进入中国市场”的判断找到一个现实的支撑,那一年他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带着公司创立以来的第一位中国国籍员工,开始了中国市场的走访。他们首先来到加工制造业相对发达的中国南方城市—广州。他们走访的第一家企业是一家大型国有铜合金加工企业。生田产机工业虽然是一个小企业,但凭借技术能力和产品品质,生田产机工业在日本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也已经小有名气,但它在中国却是鲜为人知。没有名气就没有信用,由于从来没听说过生田产机工业,即便面对的是企业的老板,对方接待人员丝毫不给情面,在企业接待室里刚刚说明了来意,对方就毫不客气地下达了逐客令:“我们不需要你们的产品,你们回去吧。”

生田泰宏社长虽然非常失望,但并没有放弃,他软磨硬泡,提出希望能去参观工厂。也许是对方的接待人员看到生田泰宏社长从日本远道而来,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走在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里,我看着一台台正在运转着的机器设备,心中感慨首次来到中国营销的艰难。我突然看见一台车间角落里的陈旧设备,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心中疑惑,这台设备怎么这么眼熟?因为设备上积有很多金属粉屑和油污,我看不清设备的标牌。我让对方用抹布擦掉设备上面的污渍。结果,标牌上露出了‘IKUTA’的字样。‘这是我们的设备,我就是IKUTA!’当时我就兴奋地叫起来。这时候对方的接待人员更加吃惊:没想到今天接待的这个不速之客,竟然是IKUTA公司的老板!于是他马上联系了企业的总经理。最后我们被带到了公司的贵宾接待室,见到了公司总经理。”

“这台设备竟然是贵公司生产的啊!真的是帮了我们企业的大忙呢。以前我们解决不了的加工技术难题,有了这台设备之后都迎刃而解了!”对方企业的总经理见到了生田泰宏之后,对那台旧设备大加赞扬。原来,广州的这家中国企业在1990年的时候从香港的一家破产企业那里购入了此台设备,并一直使用至今。总经理介绍,虽然是一台陈旧的设备,但其加工的精度和性能完全不比其他新设备差,而且很少发生故障,帮助解决了之前很多一直被困扰的技术难题,所以深受工人师傅们的喜爱。在谈话中,对方的总经理拿出了之前从香港购入此设备时的手续材料,里面竟有生田产机工业在1963年将此设备卖给香港企业时与对方签署的销售合同,上面有当时的第二任社长生田宗宏的亲笔签名。“在第一次访问中国企业的时候竟然能遇到自家的设备,这真是个奇迹!看着父亲的签名,听着对方对IKUTA设备的评价,我非常激动。当时父亲去世没多久,就任社长之后的我在公司内外经受了各种各样的阻力和磨难,还曾经埋怨父亲在我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离开。但现在父亲的亲笔签名就摆在我面前,正是因为父亲的努力工作,对好产品和高质量的严格追求,初次来到中国的我才能得到这样的礼遇。想到这些,我眼泪都要出来了。后来,对方企业的总经理跟我签订了初步的合作协议。”

一心想超越父辈,想通过成功开拓中国市场来证明自己实力的第三代社长生田泰宏,首次到访中国差点吃了闭门羹。然而正是因为父辈对于产品和工艺的精益求精,生田泰宏社长的遭遇才有了戏剧性的转变,正是IKUTA的品牌和产品让对方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这就是“受恩”—生田泰宏社长当时就体会到了来自已故父亲的恩惠。因为第二代社长生田宗宏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和对品质的严格要求,才让第三代生田泰宏社长在中国遭遇闭门羹之后能够实现绝地生还的奇迹,实现对生田产机工业的信用从无到有的突破,这就是对后代的“送恩”。

然而生田泰宏社长感受到的来自父辈的“送恩”并不仅仅是这些。

送恩经营之二:忠心耿耿的人才

前文提到,生田泰宏的“进入中国市场”的这条社长令一出,马上就遭到了来自身边所有人的反对,从公司的全体员工,到身边的家人、朋友,几乎没有人认为他作出的这个决策是合理可行的。尤其是在公司内部,反对最为强烈的声音,来自于一位与自己父亲年纪差不多大的老员工。

“这位老员工15岁的时候就跟着我祖父在公司里工作,干了45年,当时正好是60岁,是公司里经验最丰富、技能最高的员工,也是最德高望重的人。公司每次的经营会议,总是会讨论到进入中国市场的话题,而每到这个时候,他总是最大声地提出反对意见。所以每次会议到最后几乎就是我们两个人在争吵,总是闹得不欢而散。说实话,我也有点怕他。后来终于有一天,还是在公司的经营会议上,我再一次提出要抓住时机进入中国市场的事情,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了一句‘明白了’,然后叹了一口气。我很紧张,心想:‘完了,他肯定会说:就让你这个败家子瞎折腾吧,我也年纪大了,不跟你折腾了,我退休’。虽然我们公司里没有规定多少岁退休,但当时的日本社会基本上就是60岁退休了。”生田泰宏停顿了一下。

“结果他却说:‘既然你这样坚决,那我就支持你吧。我这一生先后受到了你爷爷和你父亲像家人一样的照顾和关照,他们对我有恩。我要感恩,我感谢他们,所以我决定支持你的决定。不过有个条件,就是我要求亲自去中国,直到我们公司在那边站稳脚跟’。”老臣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当时就让生田泰宏热泪盈眶,而也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也让生田产机工业内部逐渐统一了军心。老臣之前的百般反对和阻挠,更是促成了进入中国市场计划在公司内部的充分思考和讨论,也更加考验生田泰宏社长对进入中国市场所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的决心。

祖父和父亲留给生田泰宏社长的,不仅是企业和产品,还有一群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为首的忠心耿耿而且技能高超的工匠们。人心齐,泰山移。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为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的员工的积极努力,生田产机工业才能在生田泰宏社长的带领下,在之后的开疆扩土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也才能成就今天的生田产机工业。通过这些事情,生田泰宏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父亲通过自己的诚实经营和日常对员工们像家人那样的真诚相待,公司才能有这么一批真正为公司的发展和命运思考和担忧的人,这也是第二代社长生田宗宏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对员工“送恩”的结果。

在生田产机工业的社长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字,白纸黑字,上面写道:“亲心六条:倾听之心;理解之心;认可之心;原谅之心;等待之心;守候之心”,这就是生田产机工业的育人之道。“亲心,就是父母亲之心的意思。所以对待员工,要有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说完、主动听取他们所思所想的倾听之心,也要有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和理解他们之心;要有对他们认可和鼓励的认可之心,也要有在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让他们改过的原谅之心;要有给予他们成长时间的等待之心,更要有守护他们成长、支持他们成就事业的守候之心。这幅字挂在社长的办公室里,就是在提醒社长对待员工的时候,要有这六心。我父亲当年是这么做的,所以他能帮我留下这么一批优秀的员工。而我现在也是按照这‘亲心六条’的要求来对待我的员工。”

第二代生田宗宏社长不仅为生田泰宏留下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更留下了培养优秀人才的宝贵方法。

送恩经营之三:生田产机工业的创业精神

在生田产机工业社长办公室的墙上,还挂着另外一幅字:“遵天命,尽人事”。金底黑字,被镶在金色的相框里。这是生田产机工业最重要的创业精神和理念。

“‘遵天命,尽人事’,这幅字从我爷爷做公司社长的时候就挂在这里。遵天命,我的理解是世间万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没有哪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人,所以老天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也是不一样的。而人生在世,早已被老天在冥冥之中根据不变的自然法则赋予了不同的使命,而且是专属于自己的使命,这就是天命。既然老天已经在冥冥之中规定了我们每个人的专属使命,那我们每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老天的安排,将属于自己的专属使命尽全力做到最好。这就是 ‘遵天命,尽人事’。”生田泰宏社长解释道。

“既然我作为父亲的长子出生在生田家族,我觉得我的天命也就在我出生的那一刻被规定好了。而现在,作为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三代社长,我就要对这个即将迎来一百周年的企业负起我的责任,将企业稳健地经营好,将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都照顾好,还要将生田产机工业顺利地交到第四代社长手里,实现生田产机工业的下一代传承,这就是老天赋予我的专属天命。既然天命如此,那我就必须尽我最大的努力,将老天赋予我的专属天命做到最好。这就是我自己的‘遵天命,尽人事’。”

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一代社长生田捨吉确立了“遵天命,尽人事”的创业精神和理念,第二代社长生田宗宏将该创业精神和理念进行了坚守和传递,而如今第三代社长生田泰宏更是将“遵天命,尽人事”的创业精神,以及“亲心六条”的育人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生田家族世代之间的“送恩”。

家业传承中的“送恩经营”

在家族企业思考家业传承和接班的时候,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该为子孙后代留什么?自从1999年接替去世的父亲就任生田产机工业的第三代社长到今天差不多经过了近20个年头,生田泰宏社长越来越坚定地认为“送恩经营”中的“恩”是最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的财富。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总是会这样那样地接受到来自先代们的恩惠。最初一心想超越父辈,但后来越来越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超越他们,反而一直是在受到来自父辈的各种恩惠。而正是因为有了父辈们为我留下的这些恩惠,我才能做好我自己,也才能经营好生田产机工业。所以对于父辈们传递给我的这些恩惠,我怀着感恩的心情,真诚地接受,感谢父辈,感谢身边所有人,进而做好产品和服务,并怀着‘送恩给下一代、而不是给下一代添乱’的心态做好企业的经营,为生田产机工业的下一代人留下一个好的企业。”

送恩经营,这是家族企业每一代经营者的义务,也是责任,更是一种家族传承人所应该有的心态。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共生,不仅仅是与眼下周围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更是作为一个家族与先代们一起跨越时空,在时间隧道里面实现的共生。

    窦少杰

   日本立命馆大学经营学部助理教授,博士;日本稻盛经营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历任中国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对企业的组织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家族企业传承接班、日本百年企业永续经营,以及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和经营哲学等课题的研究。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