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阳明“四句教”到修身原则

编辑:日期:2018-08-15

最近因为学校评选了“非正规课程认证”,我注意到有一门叫做“王阳明带你打土匪”的课程,因为它是“数码 - 实体”混搭课程,相当有趣。仔细一看,该门课程竟然在内地也大受欢迎,开课的陈复教授甚至数度受邀至内地进行演讲,可见现在内地学术界正掀起一股“阳明热”。可以说,内地近期所掀起的“阳明热”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那些事儿》一书,由此人们开始了解王阳明,而企业界则是因稻盛和夫的管理思想于 2000 年引进内地,进而王阳明思想开始流行,加以政治领导人的引经据典,让王阳明更为火热。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心即理”

王阳明(1472 年 ~1529 年),原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学说号称“心学”,其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等,而“心即理”又是其心学的基础。事实上,“心即理”并非完全出于他自己的创造,而是继承传统儒家的学说而来的。王阳明继承了孟子对于“心”这一字词的部分意义:“心”并非指人的躯体的一部分,而是指人的“精神知觉”,或说是承继于天的“良知”,不但是道德的机能,它更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善与恶产生的源头,或者更恰当地说,它就是道德法则本身。既然“心”就是“良知”,是继承于天之道德法则,在这个意义上,心与理都是本体存在,由此,心不再是需要注意规范的工夫对象而是引领工夫的行为主导,也就是说,心不是自我克制的对象,而是修身工夫得以可能的依据。

从“心即理”出发,我们很容易可以了解“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既然“心”即是良知,是道德法则本身,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所以每个人最重要的修身工作,便是时时让“心”保持在清明的状态,也就是不让它被物欲所蒙蔽─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便是实现人的本有善性过程中的意识自觉和意志自律;而一个人若真的能自觉的本心之善,就必定能实践出来。时时“致良知”本身便是一种“行”,故曰“知行合一”。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思想的主要观点,但是“四句教”可以作为其学说总结。

“实践”中的王阳明“四句教”

王阳明的“四句教”见于著名的《天泉证道记》。哪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教导弟子的核心秘笈。以下我将直接以“实践”的角度尝试阐释“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心作为一客观存在的主体,本来无善恶可言。可以说,它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当我们尚未接触任何外物之前,本心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是不会有任何善恶好恶的判断的。这心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按学者聂雅婷教授所说,就是“心灵原点的觉性”。换句话说,心灵良知最原本的状态,是没有善恶好恶的。这样的状态才能真正观照万物,只要能发挥心的灵明本质,则天地万物皆备。

王阳明有一个相当有名“脱衣审案”的故事,故事中的江洋大盗也有羞耻之心。王阳明认为“心─良知”每个人都有,就算是江洋大盗亦然。它没有善恶─更准确来说是超越善恶。因此每个人如果恢复本心,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

有善有恶意之动 “意”是心之所发;“心─良知”没有善恶之分,但一旦意念发动就会产生善恶好恶之别。意念能不能不发动?不可能!任何人只要存在于世间,便不可能不接触外物,不可能不产生意念。这外物包含了自己的喜恶偏好、家庭背景、教育认知、文化传统、工作环境……一旦不察,“心─良知”就会被外物蒙蔽,从而做出各种错误决定。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辰豪的叛乱中,曾伪造公文迷惑朱辰豪斩杀心腹,因为他知道朱辰豪一定会怀疑,“他一疑,事就成了。”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为有欲望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动,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

知善知恶是良知 意念发动处的善恶,只有自己的良知知之,此乃“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者”。如前所说,“心─良知”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判断善与恶产生的法则本身。所以每个人最重要的修身工作,便是时时让 “心─良知”保持在清明的状态,只要良知清明,那么自然观照万物无所遗漏。王阳明强调顺应自己的“心─良知”本性,才是人,才合道,绝不是在别处再求一个凌驾于人心万物的道。好好生活,听到自己内心善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圣贤也不过如此。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其实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一个人如果真的能自觉本心之善,就必定能实践出来。时时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做事,就是一种“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就是一种“行”,故曰“知行合一”。不仅对自己,“格物”二字可涵盖人类的一切行为,人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可以“为善去恶”为标准。《传习录》中有云:“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良知给出念头好恶的判断后,要做的事就是赶紧祛除恶欲,付诸实践,也就是格物。

“四句教”与修身原则

我们从“四句教”可以演绎出哪些修身原则呢?

“无善无恶心之体”引申出的原则

1.“对人遇事不应先有成见”

2.“尊重并欣赏任何人的优点与价值”

本心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是不会有任何善恶好恶的判断的,这样的状态才能真正观照万物。放在修身的角度,就是要求人不应在一开始接触时就带有偏见,以至于无法真正认识别人。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往往来自留言或未经证实的评语。除此之外,要相信任何人都有其优点与价值,并努力发掘,就会找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善有恶意之动”引申出的原则

1.“常常接触美好的事物,不让自己常处在诱惑中”

2.“营造好的环境,让旁人因自己而感受到正能量”

任何人只要存在于世间,便不可能不接触外物,一旦不察,“心”就会被外物蒙蔽。放在修身的角度,既然我无法不接触,那就接触美好的事物吧!例如美好的艺术,例如正面的时事报导。日行一善,时时关注自己的念头,注意不让自己一直处于诱惑的环境;更进一步,为身边的人也营造美好良善的环境─特别是职场,让旁人因自己而感受到正能量。

“知善知恶是良知”引申出的原则

1.“时常回归原点,倾听内心的声音”

2.“以诚意面对他人,以诚实面对自己”

良知可判断善恶,所以人最重要的便是时时让“良知”保持在清明的状态,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放在修身的角度,就是无论做什么事,从事什么工作,要时常回归原点,倾听内心的声音,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因此,“诚”便非常重要,唯“诚”能慎独,以诚意面对他人,以诚实面对自己。

“为善去恶是格物”引申出的原则

“有好的想法立即实践,有错误立即修正,即知即行”

时时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做事,就是一种“为善去恶”,就是“格物”。但人最大的问题不是不知,而是“惰性”。常常有好的念头闪过,不去在意就错失了行善─甚至成功的机会。所以放在修身的角度,就是有好的想法立即实践,有错误立即修正,即知即行。

当代新儒家徐复观曾坦言中国文化就是“心的文化”,因此,“心学” 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而中国哲学中的“心学”,其集大成者就是王阳明。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的圣人,后人评价其“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对王阳明来说,人本没有善恶、才愚、凡圣之分,思善行善即为善,怀恶行恶即为恶,只要人当下能做到“知善知恶”,并能“从善去恶”,那就是圣贤。

王阳明立志做圣贤,他做到了,他认为我们也都能做到。只要你现在就做圣贤做的事,你现在就是圣贤。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