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自 2006 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目前,这项技艺还被国家列为申报世界“非遗”预备名录。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其内容和价值非同一般。但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对 “非遗”技艺认识不清,甚至与现代化机器制茶工艺混淆。作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传承人,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就此进行解读。
繁复的制作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主要程序包括:采摘倒青―做青―炒青―揉茶―复炒―复揉―走水焙―扬簸― 拣剔―复焙―归堆―筛分―拼配等。此外还有附加工序,总共大小工序达 60 多个,所需工具 58 件。关键工序是做青和焙火。做一拨茶,至少要 40 多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其所需工序之繁复、技艺之高超,劳动强度之大,是其他制茶工艺少有的。故享国家级“非遗”盛名。
我们从武夷岩茶的主要制作流程来看,传统手工制作的技艺难度很大。
采摘:根据丛的高矮采用单手或双手采摘。采时,手心向上轻轻握住新梢,以不让青叶撒落在地,然后用拇指指甲掐断新梢,长梢至多采 3 ~ 4 叶,短梢也得采下,不允许采不净。
开青:即把采回的青叶平摊在青筛上,后摆放在青架上晾晒。操作时,师徒二人需相对站立在放青的青筛对面。助手捧一捧青叶,轻放青筛中,师傅双手持筛轻轻一转,青叶即均匀散摊在筛中。捧青量要均匀,不可忽多忽少;师傅开青要迅速,以免时间拉得太长。两人配合要默契。开青是一手绝活,有的人一辈子也没学到手。手法上有米筛开、斧头开、推拉开、摇转开等。
摇青:即做青,是使茶叶走水、消青、发酵的工艺。要把青叶摇至向上旋转,让青叶互相碰撞。既不能让青叶和筛面磨擦,更不能把青叶散落于在地上。
炒青:锅温 200 多摄氏度,用双手抓住青叶翻炒。要让青叶受热均匀,不可把青叶散落出锅。关键是双手要耐得住烫。
揉茶:双脚站成“马步”,上身要向前倾斜,靠腰部的力气。双手握住青叶交替推收,把茶叶揉成条索,不可搓磨,把茶叶弄碎。
试温:武夷岩茶炭焙时,有低、中、高火之分,旧时无测温器,靠的是焙师傅用手背贴在焙茶笼下段能够耐受的时间。可持续贴住的为低火,能贴一会的为中火,一贴即离为高火。
簸茶:旧时无风选机,茶叶粉末和小黄片则由簸而剔出。簸师傅双手抓住簸箕框边左右,内边顶在小肚。三者配合,要把茶簸成形同翻转的波浪,后小肚一挺,把粉末和小黄片抖出簸箕。
筛茶:旨在把干茶分成粗细 10 号,以便拣剔。筛茶讲究手法,双手持筛框,时斜时平,交替进行。所筛下的茶,交由下一人再筛。如此依次而下,到九筛十筛时,已是极细之茶和短小茶梗、粉末。筛茶师则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勾住筛框,旋转并轻抖动茶筛,让小梗和小黄片浮在筛面上,以便剔出。过筛拣剔后的精茶再行归堆、低火慢炖后包装。
手工制作工艺语言
手工制作有一套传统的工艺语言,也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机器制作的语言完全不同。如倒青(即晴天晒,雨天烘),机制叫萎凋;炒青,机制叫杀青;揉茶,机制叫揉捻;走水焙,机制叫烘干;拣茶,机制叫色选;簸茶,机制叫风选。有人把机制制作的语言替代传统手工制作的语言,或者把二者混同起来,这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和机器制作的不同在于,茶叶采摘时需要会判别青叶未开面、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做青时要会“看青做青”“看天做青”;焙茶时,要会闻品茶的成色控制火候等。通过炒、揉、焙等工艺,使水分挥发恰到好处,叶片发酵适度,香气越发浓郁。熟练操作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需要师傅的言传身教,需要成功和失败的反复磨炼才能比较熟练地操作。
采用这种手工技艺和经验制作出来的武夷岩茶是“半发酵”的乌龙茶,茶品香清、厚重、味醇、性温,当是茶中佳品,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中国名茶。
传统制茶技艺起源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起源时间大概是在清康熙九年(1670 年)。入武夷山为僧的同安藉文人阮旻锡的《武夷茶歌》,和稍后的《安溪茶歌》都有提到。尔后的清布衣文士王草堂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写的《茶说》作了较详细记载:“武夷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介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茶采而摊,摊而摝(摇之意),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这就是当时武夷茶的制作工艺。由于有了这种正确的开端,尔后经过长期的逐步完善总结提高,即形成了“看青做青”“看天做青”的丰富经验,在 18 世纪初形成了完整的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这种高超的茶叶制作技艺得到世人高度重视。曾任清代江苏巡抚的梁章钜赞赏“武夷焙法实甲天下”。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说:“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世界最先进技术。”
由于武夷茶山多分散于峰岩之中,且离茶厂较远。茶采摘中,受到太阳晒,有如晒青;采茶时要各山跑动,在运输过程中,茶青在茶篮中抖动磨擦,有如揺青。这样必然会使部分鲜叶变软、红边,晴天更为严重。这种状况下制出的茶虽“色香亦俱足”但“经旬月,则赤紫如故”。主要是没经过均匀晒青,反复做青,又未经炭火足焙,自然会变红、发紫。茶师们便改弦更张,反复实验,形成半发酵法制作办法:适度晒青、间短性反复揺青、高温炒青、香气越发即炒,乘热力揉、精心拣簸、初焙再焙等工序,便在 18 世纪初形成了完整的乌龙茶制作工艺。
这种岩茶制作技艺一直沿用了 300 多年,直到 20 世纪 90年代,才基本被机器制作所取代。
“非遗”价值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它是武夷山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手工制作技艺和文化价值。
承先启后 武夷岩茶(大红袍)“承先”于唐宋元明的团饼茶,晒青、蒸青散茶和明代的松萝炒青绿茶的部分做法。它把松萝绿茶的晾青、炒青、锅中干燥,改为晒(烘)青、高温炒青、炭火笼焙。增加走水做青工序,形成武夷岩茶独特做法。
它的“启后”是演变出红茶制作工艺。后来,随着茶叶需求量快速增加,外地茶商为了缩短制作时间,省略了做青和高温锅炒工序,茶青晒(或烘)后就进行揉捻,再“渥堆”发酵的“工夫红茶”,提高产能,以满足国外需求。
制作技艺高超 如采摘、开青、摇青、炒青、揉茶、测温度、簸茶、筛茶等工艺过程的难度很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如采摘时要会判别青叶“开面”程度,以做到实时开采;做青时要会“看青做青”“看天做青”以针对各种复杂情况灵活调整工艺。
茶品更具个性化 由于手工制作时对茶青叶的品种、所在山场、老嫩厚薄、天气的变化情况,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制作时手法掌握轻重有别,做青焙火时间长短恰到好处等,制茶师根据情况分别对待,每个环节不会像机器那样千篇一律,所以不容易出工艺毛病。加上制作工具和热能均为天然之竹木和炭薪,而不会像机器那样用不锈钢和电能,所以制出茶品更具天然特色。
制作工艺传播广泛 对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制造工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康熙三十年(1691),僧人释超全在其《安溪茶歌》中咏道:“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张天福先生在《张天福选集》写道:“这种工艺在形成后,逐步外传。由武夷山传到建瓯、安溪各地,并传入台湾。”
这种工艺尔后又传到印度。美国人威廉·乌克斯在其《茶叶全书》第九、二十二章中写道:1834 年印度茶叶委员会秘书戈登从武夷山购运去大批茶籽,请去工人在印度阿萨姆栽种。其制作方法与武夷山相同,1874 年才省去做青、炒青等工序,改制“工夫红茶”。
综上所述,武夷岩茶(大红袍)手工制作技艺的发明和传承、传播是对茶叶制造工艺发展的一大贡献。随着茶叶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和科学的进步,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武夷岩茶已逐步改为机器制作。如今这种全程手工制茶因为费时费力,产量有限,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即使有也只是在一二道关键工序上采用手工制作,可以说它已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
技艺传承要有保护措施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项工作亟需开展:
1.宣传、普及保护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知识及其重要性。要把保护、传承“非遗”和现代制茶工艺创新、设备改造区别开来。
2.培训传承人。每年不定期召开传承人会议,或召集、安排传承人参加茶事活动宣传和展示手工制作技艺,提高公众对传承重要性的认识。此外国家对“非遗”保护提供经费支持。
3.选拔新的传承人。每六年选拔一次。2014 年7 月已经选拔了第一批六人。事先组成资格审核和专家考核小组、制订条件,公开报名, 筛选入围对象,进行操作考核、暗码审评被考核对象所制作的茶品、最后进行分数综合,再行公示后确定。
4.支持建立手工作坊。要求有一定规模的茶企业建立手工作坊,以便开展手工技艺实践和宣传推广。目前,武夷山有大约100 多家茶厂设有不同规模的手工场所,每年生产一定数量的手工茶。但是真正能够掌握传承技艺的人员数量还是远远不够。
5.制作手工茶产品。作为武夷山的制茶师不但要懂手工技艺,更要每年练习手工技艺,不能荒废。特别是“非遗”传承人,更应身体力行,要进行生产性的制作,并且产生出一定数量的手工茶产品,不能只停留在表演让人观看的层面,从而切实保护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6.开展手工技艺的科学研究。结合制茶师的制作经验和品饮经验,用现代科学仪器分析制茶工艺和成品品质的物质基础,使手工技艺得以规范、改进和提升。
毋庸置疑,“非遗”传承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