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发布会 | 介绍“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有关情况

编辑:日期:2022-01-20

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举行“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司长罗国三,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徐成光,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忠刚,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司长韩钧,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曾军山,国铁集团发展改革部副主任赵长江出席,介绍《“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有关情况并就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图片


情况介绍

罗国三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司长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要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李克强总理强调“交通要真正成为发展先行官”。韩正副总理、刘鹤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12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于昨天全文公开。按照新闻发布会安排,首先由我来就《规划》编制总体情况和框架内容作简要介绍。


“十三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战略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绿色平安交通稳步推进,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民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交通运输保障、促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基础保障,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五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阶段和面临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按照“十四五”规划编制统一部署,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共同牵头,联合铁路局、民航局、邮政局、国铁集团组织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起草小组和工作专班,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广泛调研座谈、充分听取意见,编制形成了《规划》并报请国务院印发实施。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目标,主要任务是完善结构优化、一体衔接的设施网络,扩大多样化、高品质的服务供给,培育创新驱动、融合高效的发展动能,强化绿色安全、开放合作的发展模式。《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9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0.2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2400公里,民用运输机场达到270个以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0000公里左右,高速铁路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95%以上,普速铁路瓶颈路段基本消除,“71118”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现代化机场体系基本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规模、能力、质量和运行效率持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展望到2035年,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规划》确定了9个方面重点任务。归纳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规划》提出,要构建完善以“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为骨干,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支点,以快速网、干线网、基础网多层次网络为依托的综合交通网络,勾画好美丽中国“交通工笔画”。


交通运输支撑引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明确了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加快补齐农村、边境等重点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


城市群、都市圈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区域,《规划》突出城市群交通一体化、都市圈交通通勤化,培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服务是交通运输的本质,《规划》兼顾客货运输需求,明确扩大更加便捷高效经济的服务供给,逐步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智能、绿色、安全、开放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属性,《规划》提出了交通运输智能技术应用、绿色低碳转型、安全应急保障、对外开放合作等措施。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现代化的治理能力,《规划》聚焦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此外,《规划》设置了15个专栏,列示了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确保《规划》能够落地,而且务实管用。


《规划》提出以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全方位转型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一突出三强化”。一是突出一体融合衔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已经形成超大规模基础设施网络,但衔接不畅、融合不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降低了综合交通运输的运行效率。《规划》提出,要着力推进一体融合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功能,加快港口与铁路、机场与轨道交通等“关键一公里”建设,同步畅通旅客出行、货物流通的全链条各环节,大力发展联程联运、多式联运,满足人民美好交通需求。二是强化补齐设施短板。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仍然存在空白和短板。《规划》提出,要统筹存量和增量,在用好超大规模网络设施存量的同时,精准补齐短板,畅通综合运输大通道,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完善网络覆盖,强化边境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三是强化智能绿色发展。智能是发展方向,绿色是发展底色。《规划》提出,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加快运用新技术赋能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网络、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提升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推广新能源运输工具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强化安全发展基础。交通运输是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基础支撑,也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本保障。《规划》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交通运输网络抗风险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应急保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施工图”,既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行了有效衔接,同时统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各领域“十四五”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其印发实施将对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徐成光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

图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2019年9月和2021年2月,先后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两个纲要”),系统擘画了未来30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交通运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总体安排,交通运输部和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联合开展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刚才,罗国三同志全面介绍了《规划》总体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下面,我重点就《规划》和“两个纲要”的衔接情况做简要介绍。


第一,《规划》是贯彻落实“两个纲要”的首个五年规划。


“两个纲要”展望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和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宏伟蓝图,是新时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总战略、总规划,需要若干个五年计划持续推进落实。本次《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后,贯彻落实“两个纲要”的首个五年规划,是“十四五”时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对于全面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规划》全面落实“两个纲要”部署要求。


《规划》编制启动以来,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两个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做到了“锚定战略导向、延续思路目标、衔接任务安排、落实布局方案”。


一是在战略导向上聚焦聚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规划》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形成,基本建成交通强国。这也是“两个纲要”确定的阶段性目标。


二是在思路目标上把握新时代新特点,明确“6个更加”。《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围绕“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提出了“设施网络更加完善、运输服务更加高效、技术装备更加先进、安全保障更加可靠、发展模式更可持续、治理能力更加完备”的发展目标。同时,从设施网络、衔接融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4个方面细化提出了15项具体指标。


三是在任务安排上全面落实“9大任务”和“3大主攻方向”。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的“设施、装备、服务、智慧、安全、绿色、开放、人才、治理”9大任务,谋划确定“十四五”期间的任务体系。按照《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的“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3大主攻方向,分别提出了立体网、主骨架、枢纽系统、全球网等建设重点,确定了推动跨方式、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统筹发展的具体任务,明确了综合交通安全、智慧、绿色、人文等发展要求。


四是在布局方案上细化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4个布局”。在网络布局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约30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增加约2400公里等发展目标;在主骨架布局方面,围绕高水平打造“6轴7廊8通道”,提出了建设交通主轴、交通走廊,强化主轴与走廊间衔接,集约利用通道资源等重点任务;在枢纽布局方面,提出了打造枢纽集群、优化枢纽城市功能、完善综合客货运枢纽系统等重点任务;在全球网布局方面,提出了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等重点任务。


第三,《规划》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这一新定位,推动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赋予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的新定位。《规划》牢牢把握这一新定位,围绕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总目标,部署了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等各项工作。


补短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了推动新建综合客运枢纽300米以内便捷换乘,实现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的乡镇比重达85%左右,强化冷链运输一体化运作等举措。


强弱项,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出了加快出疆入藏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等举措。


扬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注重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际性枢纽集群全球互联互通水平和辐射能力。提出了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能航运建设等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部门协同联动,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举措,统筹抓好“两个纲要”与《规划》的贯彻落实,不断开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局面,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答记者问

图片

经济参考报记者:“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顶层设计,请问这次规划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图片


罗国三:“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交通运输要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重大战略的保障能力。


当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以全方位转型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这是“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五个转变”,即从强化国家通道建设向提升国家通道能力和精准完善区域网络并重转变,从各种运输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协调发展转变,从以传统服务供给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中高端有效供给转变,从依靠传统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更加注重改革驱动、创新驱动转变,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并重、优化增量提升存量转变。落到具体任务层面,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完善区域城乡综合交通网络,强化衔接融合,在用好超大规模网络设施存量的同时,精准补齐短板,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打造沿海、沿江、沿边、出疆、入藏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6条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强化西部地区网络覆盖,改善边境地区交通出行条件,分层分类完善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网络,逐步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


二是增强发展动力。聚焦基础设施智能化、交通装备先进化、运管模式数字化、创新基础自主化,构建泛在互联、柔性协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交通系统,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升级,推广先进适用的交通装备,以满足个性化、高品质出行需求为导向推进服务全程数字化,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增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新动能。


三是调整发展模式。增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韧性,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维护设施设备本质安全,持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应对极端天气能力。将绿色发展理念、低碳发展要求贯穿发展全过程,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广低碳设施设备,重点推进交通枢纽场站、停车设施、公路服务区等区域充电设施设备建设,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形成绿色低碳发展长效机制,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


四是转变发展路径。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共同富裕作为着力点,强化建管养运并重,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使用寿命。促进设施服务均衡协同,兼顾基本需求和多样化需求,加快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发展现代邮政快递服务。促进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交通运输消费新模式,推动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畅通。



图片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我们都感受到,近年来,交通出行更加便捷、物流服务更加高效。请问“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如何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图片



徐成光:交通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进入新时代,总书记此前还讲过,“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过时。改革开放以来的交通发展历史也一再证明,经济要发展、人民要致富、交通要先行。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行业坚持服务人民,在涉及重大民生领域时,我们做到在资源配置上优先倾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满足、在要素条件上优先保障,实现了交通运输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有力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之一。2021年,预计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约3.58万亿元,同比增长3.1%,既为巩固我国经济基本盘贡献重要力量,也有效服务保障了民生领域。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兼顾基本需求和多样化需求,推动运输服务多元化、品质化发展,逐步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体措施有:


一是提升均衡性。推动西部地区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70%,推动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超过85%。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持续巩固拓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进一步改善轮渡通行条件,方便边远地区群众日常出行。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到2025年,在全国推广100个左右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二是提升便利性。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到2025年,实现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超过70%,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达80%。加快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将在50个城市组织开展旅客联程运输试点。普及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应用,努力推进一站购票、一票通行。


三是提升经济性。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规范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价格管理,健全巡游出租汽车价格形成机制,深化道路客运价格市场化改革。落实物流减税降费措施。


四是提升多样性。引导和规范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分时租赁健康发展。加快运输旅游融合发展,鼓励道路客运站拓展旅游集散服务功能。


五是提升人文关怀。强化对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图片

中国证券报记者:如何推动铁路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更好发挥作用?

图片



王忠刚:“十四五”时期,铁路行业要全面贯彻综合交通发展理念,落实本规划各项任务部署,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当好新时代的开路先锋。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找准铁路发展定位,加强规划统筹协调。“十四五”时期我国铁路处于精准补齐发展短板的关键攻坚期、提升整体效能的持续发力期。在推动“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中,要坚持稳中求进,准确把握铁路发展环境变化,找准铁路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基本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铁路专项规划与本规划的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科学确定铁路发展目标、思路举措和重点任务,加强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二是构建现代铁路网络,加快推进重点任务。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国家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建设,有序拓展区域高铁连接线,积极推进重点城市群城际铁路和同城化程度高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加快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货运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便捷高效、安全智能的现代化铁路网。


三是发挥铁路骨干优势,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应多样化运输需求,推动干线、城际、市域(郊)铁路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加强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协调,加快推进“四网融合”发展,构建层次清晰、绿色安全、融合一体、快捷顺畅、经济高效的铁路客运服务网络。强化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发展高铁快运、冷链、商品汽车运输等专业化运输。优化铁路客货运输产品供给体系,完善货运物流组织模式,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水平。发挥“铁路网+互联网”组合优势,提升铁路数字化水平,推动铁路供需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四是发挥铁路比较优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对标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制定铁路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铁路领域低碳转型。推进铁水、铁海、铁空等多式联运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转移。完善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构建集装箱运输骨干通道网络。推进重要港区、物流园区、重点工矿企业、战略储备库集疏运铁路建设,打通铁路运输“前后一公里”。


五是推动铁路科技创新,提升行业整体效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铁路体制优势、铁路企业雄厚实力优势,抓住铁路大规模建设发展的良好机遇期,依托最好的铁路运营大市场,聚焦铁路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主要方向,实施好《“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推进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聚力打造世界铁路主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图片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民航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的特点,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请您介绍一下,“十四五”期间,民航业在推进《规划》实施方面的主要考虑?

图片



韩钧:民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也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民航将按照《规划》提出的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完善设施网络、扩大服务供给、培育发展动能、转变发展模式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民航业的比较优势,加强融合发展,按照“十四五”时期“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安全发展底线和智慧民航建设主线,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智慧化、绿色化为发展导向,加快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由运行服务为主向更加注重产业协同发展转变,加快构建更为安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现代民航体系,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坚强民航支撑。


基础设施是建设民航强国的重要支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间,民航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枢纽机场改扩建,着力提升枢纽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合理加密机场布局,稳步建设支线机场和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重点加密中西部地区和边境地区机场。到2025年,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70个以上,新增跑道40条。推动机场与各种交通方式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以机场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达到80%以上的规划目标。


航线网络是民航提供运输服务的重要呈现。在航线网络方面。“十四五”期间,以网络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完善国内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国际航空运输通道体系、航空枢纽功能体系三大体系。其中,国内航空运输网络体系重点打造支撑有力的骨干网、构建普惠均衡的基础网和优化国内航空货运网。国际航空运输通道体系以“周边融、走廊通、通道畅”为导向,重点构建“一圈六廊五通道”体系,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建设。


服务质量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服务质量方面。“十四五”期间,民航将持续践行真情服务理念,以航班正常为牵引,聚焦航空出行服务全链条,以满足旅客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航空服务便捷工程,推进建设“人享其行”的民航服务新生态,实现运输服务品质不断升级,提升中国民航服务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服务支撑区域战略方面。“十四五”期间,民航将以更好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目标,加快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增强国际枢纽功能,提升区域枢纽的网络支撑功能,推动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民航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为动力、相互支撑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此外,结合民航运行特点,需要重点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持续保证航空安全。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截止目前,运输航空已连续安全飞行9876万小时,创造了最长安全飞行周期。“十四五”期间将按照“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总体要求,强化系统安全理念,夯实民航运行安全全链条管理,构建一流的民航安全体系,确保航空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及以上事故率五年累计低于0.11次,航空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是建设智慧民航。“十四五”时期,民航将以智慧民航建设为工作主线,重点围绕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和智慧监管,推动数字化转型,带动智能化应用,实现智慧化融合,加快提升民航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发展动能。


近期,为贯彻落实《“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民航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共同编制印发了《“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已经对外发布,请各新闻媒体朋友继续关注。



图片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近年来邮政快递业作为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在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邮政局提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工作思路,能不能请您介绍下“十四五”邮政快递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考虑?

图片



曾军山:邮政快递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邮政体系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之一,为国脉所系、发展所需、民生所依。加快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邮政快递业行业规模、创新活力、服务能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显著增强。这为“十四五”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快递为例,已迈入了“千亿万亿”新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仍然突出,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粗而不精是发展质量不高的具体表现。“十四五”时期,在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的总体考虑是:按照“服务全领域、激活全要素,打造双高地、畅通双循环”的思路,抓好三大工程:即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工程;建设两大体系:即健全畅通高效、普惠便捷的国内寄递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共享、安全可靠的国际寄递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两个发展:即实现邮政事业和邮政产业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具体来说,着力做好8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价值追求。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巩固发展邮政事业,提升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快递服务更为便捷更广覆盖更加优质。城市地区智能收投箱等设施更好满足多元化需求,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建制村直接收投邮件快件,实现抵边自然村邮政普遍覆盖。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引导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预期。要稳字当头,确保发展增速在合理区间。壮大邮政产业,提升快递服务质效。预计到2025年,邮政快递业年业务收入超过1.8万亿元,快递业务量超过1500亿件,增速均保持在10-11%左右,大约相当于GDP增速的两倍。


三是壮大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培固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根基。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互补、多元主体竞合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与电商、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与交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到2025年,形成多个年业务量超过200亿件或者年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的邮政快递品牌,打造综合型寄递物流供应链集团。


四是完善寄递网络体系,夯实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底盘。强化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衔接,加强枢纽布局建设,提升干线运输能效,建强寄递末端网络。


五是推进科技创新,打造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健全科技研发体系,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打造技术产品体系,建立科技测评体系。发掘邮政快递业数据价值,形成数据驱动发展新格局。


六是发展国际寄递物流,补齐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短板。拓展海外服务布局。提升跨境干线运力和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


七是实现绿色安全发展,擦亮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底色。健全绿色制度体系,推进包装绿色转型,促进邮政快递业节能减排。强化邮政快递业安全管理,加强网络数据安全,健全应急体系。


八是提升治理能力,提供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完善邮政快递业法规制度,明规则、划底线、强监管,形成协同治理合力,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


邮政快递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的部署,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新征程中勇挑畅通重担!



图片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记者:请问“十四五”时期铁路规划建设的重点如何?

图片



赵长江: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铁路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加快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十三五”国家规划涉铁相关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