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工程为“北京雨燕”延后一个多月 为这些无声的爱点赞

编辑:日期:2022-05-22

今天(22日)是第22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一提到生物多样性,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自然保护区和濒危物种,但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物种同样也需要保护,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们身边的很多常见物种正在受到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几种生活在城市里的鸟类,了解一下对它们的保护情况。

“活态文化遗产”
北京雨燕 与古建筑共生

首先来看北京雨燕,北京雨燕是我国北方比较常见的候鸟,它们每年三四月份来到北京等地繁衍后代,在城市中与人们比邻而居。接下来,我们就到北京雨燕的重要聚集地正阳门,看看那里为了保护这种鸟类都做了哪些工作。

01:50

最近,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正在与鸟类专家们研究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在城楼修缮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北京雨燕的干扰。经过多方论证,原定六月初开工的木结构城楼修缮工程将延后一个多月,避开雨燕幼鸟孵化和饲养的高峰期。此外,修缮过程中,还将在保证城楼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保留一部分木结构因脱榫而形成的孔隙,为雨燕提供更多筑巢和隐蔽的场所。

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主任 关战修:你像这个地方,实际上是木头开榫了,木头上有个缝,有时候雨燕就会躲到里边去,我们这次修缮像这样的地方,我们就都不把它堵上了,给雨燕保存一个它已经适应的生存空间。

从2017年开始,正阳门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主动创造条件,向雨燕敞开怀抱。除了不安装防鸟网、为雨燕保留进出城楼的孔道之外,还制作了几十个草编的人工巢托,放置在城楼梁架上,并安装了摄像头进行24小时观测。今年已经有三十多个雨燕家庭来到这些为它们精心打造的爱巢中繁衍后代,数量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

关战修表示,五年来正阳门附近的北京雨燕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最多时可以观测到上千只雨燕围绕着城楼飞翔的盛况。他们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与科研人员一起观测记录北京雨燕的生活习性,追踪它们的迁徙路径。古建筑是固态的文化遗产,而雨燕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在今年大修中,他们将尝试将这两种遗产同时保护好。

古建拆除
食物来源萎缩影响北京雨燕数量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城区的雨燕种群数量曾经经历了较大规模的减少。影响北京雨燕种群生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01:12

北京雨燕每年三四月份来到华北地区繁衍后代,七月中旬以后开始迁徙,目前已知最远能到达非洲南部。虽然看似貌不惊人,但北京雨燕对于维持生态链的平衡却非常重要。

中科院动物专家 陈睿:北京雨燕每天都能消灭几百上千只的害虫,对于很多昆虫的种群数量的控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北京雨燕喜欢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筑巢,古都北京高大的木结构古建筑一度成为它们最理想的栖息场所。有研究者估计,上世纪前期,生活在北京的雨燕种群数量曾达到数万只,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已经减少到不足3000只。造成北京雨燕数量大幅减少的首要原因是赖以栖息的古建筑的减少和食物来源的萎缩。

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专家 赵欣如:原来北京是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到处都是一些水沟,它就带来了大量的昆虫。那么现在湿地的大量消失使得昆虫锐减。

保护北京雨燕
需要近自然化的生态环境

而随着近年来,北京市推进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北京雨燕的种群数量有所恢复。据近两年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估算,北京四环内雨燕种群数量预计在五千到一万只之间。

专家认为,要让北京这座超大型都市继续留住雨燕,应该在城市绿化中尽量营造更多近自然化的生态环境,从整体上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减少干扰 给“最美小鸟”一个安静的家

不仅仅是北京雨燕,其实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城市中,都生活着很多野生动物,其中不乏受保护的珍稀物种。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减少对它们的打扰,各地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01:32

早上8点,在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许多志愿者自发组织来到这里,植树、除草,在不打扰鸟群的范围内,为改善蜂虎的生活环境而尽一份力。蜂虎是列入国家“三有”动物名录的野生鸟类,羽毛艳丽,色彩斑斓,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鸟”。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群远方来的“客人”,让它们有稳定的繁殖场所,海口市政府成立了蜂虎湿地保护小区。每逢周末,都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爱鸟人“无声”地志愿服务和观赏。

日前,一位鸟类爱好者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拍摄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球极危鸟类——黄胸鹀,这也是当地首次观测到这一珍稀鸟类。黄胸鹀还有个响亮的名称“禾花雀”,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黄胸鹀还是欧亚大陆上最为常见的鸟类之一。由于大量捕杀,十年间它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9%。

鸟类摄影爱好者 邱永良:现在像公园里面出现很多那种比较稀有的,就是我们以前在湖州很少见到的,所以应该说生态环境的变化也给鸟类带来很好的环境了。

推进社区共管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近年来,我国着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但同时,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周边住着很多祖祖辈辈定居在那里的居民。如何平衡生态资源保护与当地人的发展,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甘肃和安徽就做了很好的尝试。

02:22

一大早,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裕河分局的志愿者潘宝琴和队友开始了一周一次的定期巡护工作。就在下山的过程中,不远处的山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巡护队员们仔细观察后发现是野生猴群在觅食。

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赵钱坝社区居民 潘宝琴:环境好了,我们巡山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野生动物,像金丝猴、羚牛、锦鸡等,以前真的很少可以看到。

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裕河分局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总面积7万多公顷,2020年起,园区严格划入生态红线,当地居民曾经赖以生存的木耳、香菇、猪苓、天麻的种植规模被大幅压缩。为了让园区内的居民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当地保护部门利用园区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群众发展了养蜂产业。

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裕河分局技术人员 高成生:养蜂对生物的多样性有很大作用,蜜蜂是被子植物的传粉工具,对提升物种特性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养蜂既增加了居民的经济收入,又丰富了森林资源的多样化。

安徽省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在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被看作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标志。过去,由于小水电的建设,河流生态碎片化,当地的野生大鲵曾经失去了栖息地,数量锐减。近年来,岳西县关闭拆除了保护区内17座小水电站,恢复了野生水生动物的生境通道,大鲵增长数量从2012年的400尾增加到现在的1600尾,其他生物种类也显著增加。

守护好绿水青山,更要培育金山银山,当地通过全域推进有机农业、康养旅游业发展,让村民们放下斧头,走出山头,来到田间地头,种植茶叶,尝到甜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