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述评丨闪烁在文化遗产中的时代风华

编辑:日期:2022-06-11

每一块铸就民族文脉的基石都镌刻着文化自信的印记

闪烁在文化遗产中的时代风华

1.png

重要文化遗产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2.png

首个复原的“唐朝明光铠”,日前在敦煌亮相,以敦煌莫高窟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铠甲为原型。

4.png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乳钉纹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被誉为“华夏第一爵”。 (资料图片)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除兰州主场活动外,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将组织开展6300余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线下活动,见证时代风华,助力时代发展。

立体的史书走入火热的生活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为研究古代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可以说,西安城墙就是一本无字的史书。

现在,这本耸立的无字史书,每到夜晚随着音乐声响起,就变成一块幕布,在流光溢彩中融合传统与时尚元素的炫酷景致和动画,熠熠生辉,成为网红打卡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时国外来宾的馆舍。西安城墙东南城角《遇见·小武士》光影秀、西南城角的《嗨皮陕博》光影秀等颇受市民和游客欢迎。

从西安往西,沿着丝绸之路走,就是河西走廊。有人这样讲,如果说要去一个华夏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那一定要去河西走廊;如果说要去一个能够代表华夏民族坚韧不拔性格的地方,那一定要走丝绸之路;如果说要去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却又被描绘得诗情画意的地方,那一定要去敦煌。

西汉曾经在河西走廊设立了河西四郡,敦煌就是其中之一。以敦煌艺术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同样成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不可或缺的内容。

敦煌艺术为何这么“圈粉”?不仅仅因为这是一个神圣的名字,也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是艺术的殿堂和文献的宝库,更是因为这里的文化与时代是同呼吸的,因为它没有将自己拘囿于封闭的展馆中,而是不断推陈出新,吸引大众。

比如,融古今众多工艺合力打造的首个复原“唐朝明光铠”,近日就在敦煌亮相。

明光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铠甲,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三国时期曹植所作《先帝赐臣铠表》。明光铠也叫明光甲,是甲胄中的一种,其胸甲分左右两片,中间纵束甲袢,胸甲中央各有一弧形凸起的圆护,闪闪发光,故称明光铠,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间。

由于我国古代禁止私藏甲胄,所以现在国内存世的完整铠甲极少,古人对怎样制作明光铠也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记载。

而今天的研究团队,则以1200多年前的爱国英雄张议潮的铠甲为明光铠复原的原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多次到绘有《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的敦煌莫高窟156窟考察、考证。后又结合唐代河西地区唐、吐蕃、回鹘等众多工匠的甲片锻打工艺,最终用现代机械锤纹工艺打造出了由1300多枚甲片组成、总重量近25公斤的明光铠。

复原一件古代的经典铠甲,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古人与今人的爱国精神息息相通。据明光铠复原工程负责人介绍:“在考证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河西名将张议潮。史料记载:‘唐有张议潮着明光铠,苦战三年,以复河西。’相对于文天祥、岳飞来说,张议潮是一名鲜为大众所知的爱国英雄。但他无畏强权、勇于反抗、不惧艰险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副复原的铠甲,更承载着历久弥新的爱国精神。

我们回顾近年来,之前只在教科书或文献记载中有“一面之缘”的文化遗产,借助各种各样的形式,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绽放在古今交融中的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重器无言,却是最深情的讲述者

有着“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之称的三星堆遗址,不时以其重大的新发现“再惊天下”。近日,三星堆2021年新发现文物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其中有一件铜神兽,引起许多观众和网友关注,不少网友感叹,这简直是“机器狗”的文物版。这件器物造型是昂首挺胸、四肢蹲伏于地的走兽。

关于这件文物,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解答。同样尚无定论的比如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其中一号青铜神树通高396厘米,抬头仰望,似要直通天上。

对树的崇拜,古来有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扶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还有一种建木,“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三星堆博物馆对这棵青铜神树的功能做出了一种解释,认为它是扶桑、建木等神树的一种复合型产物,神树连接着天与地、神与人,其主要功能之一为“通天”。

考古学家提醒我们,三星堆的器物是多元文化融合的成果: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具有本地特征,玉戈、牙璋主要来自夏商文化,三星堆在吸收中原青铜技术的同时进行了自我创新,如器型是中原的尊、罍,但风格装饰明显与长江中下游文化有关。这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实物证据。

这不由让人想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20年来,探源工程在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参加探源工程的近400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证实了各个区域文明之间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

二里头遗址,就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乳钉纹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也是二里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爵”。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以往只见于文献典籍中的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如今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以乳钉纹青铜爵为代表的夏朝青铜器,证明大约在4000年前,中华文明已经进入了青铜器时代,远远早于西方。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历程;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中国学者的贡献;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再现各地文明演进的情景;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脉络——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等。

每一件红色文物都有历久弥新的动人往事

夜幕降临,渭南市博物馆开始上演“奇妙夜”——一段6分钟的“真激光”光影秀投影表演,将渭南众多的文化符号依次呈现: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许多耳熟能详的历史形象生动出现,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穿越千年的光影画卷,召唤着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其实,渭南市博物馆中更引人关注的是陈列的红色文物,如1933年刘志丹使用过的手提式饭盒、1928年《中共陕东特委通告第一号》、1927年《县委通告第十号》、1927年《中共陕东特委工作计划大纲》等。这一件件红色文物,让人们仿若置身往昔的峥嵘岁月。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有一把八路军战士使用过的老镢头。这件再普通不过的农具却反映了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陕甘宁边区一度陷入缺衣少食的艰难地步。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展起来。1941年,359旅的指战员们高唱着“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浩浩荡荡开进南泥湾。正是用这样一把把老镢头,他们开出了万亩良田,撒下了希望的种子。短短三年,使昔日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

一处处旧址讲述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一件件文物彰显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作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兰州策划推出30多项活动,红色故事讲堂、“民族脊梁——甘肃抗战人物展”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放眼全国,这样的活动不在少数。

6月8日,“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网络课程在常州大学举行,包括来自江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以及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山东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的方式共同完成一堂红色教育课程。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朱军认为,“这种形式很好地感染、滋养和激励广大的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所学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奋斗,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壮丽篇章,革命遗存珠撒大江南北。足可欣慰的是,这些篇章与遗存从来没有被忘记,而是由红色基因转化为我们汲取奋进的力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同华)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