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8日至3月19日举行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多位金融领域大咖围绕金融机构如何助力高水平金融开放、实现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磅发声。
来源:主办方提供
要点速览
1、随着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在华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数量和资产稳步增长。十年来,在华外资银行资产增长58%,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产增长552%。
2、将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标对表,主动对照CPTPP和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规则,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
3、将在内外资一致的基础上,主动回应外资金融机构诉求,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共同发展。
4、建设银行承诺2022-2025年累计为绿色领域提供不少于2万亿资金支持。
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制度型开放水平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曹宇表示,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在华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数量和资产稳步增长。”曹宇指出,十年来,在华外资银行资产增长了58%,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产增长了552%。
对于下一步工作,曹宇表示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标对表,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制度型开放水平。接下来,将主动对照《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规则,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
二是推动监管规则与国际接轨,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II》已经发布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未来,将在气候变化、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
三是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在内外资一致的基础上,主动回应外资金融机构诉求,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激活在华外资机构的发展动力,促进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共同发展。
中国银行刘金:人民币资产体现出全球资产“避风港”作用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表示,当前全球正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市场不断释放强烈信号,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大变化。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全球流动性也在收缩,金融机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不断承压。最近两年,一些“黑天鹅”事件接连发生,给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刘金指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沪港通、深港通、中港基金互认、债券通、跨境理财通这些双向互联互通机制陆续开通,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国资产、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日益深化,为全球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可能。人民币资产越发显示出投资价值,越发体现出全球资产“避风港”的作用。
交通银行刘珺:丰富绿色产品体系 支持引导企业绿色转型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指出,绿色低碳发展需要绿色金融大力支持,新形势下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刘珺建议,商业银行要加快产品创新,丰富绿色产品体系,提升产品集成能力。
着眼未来,刘珺建议商业银行应从五方面着手加快绿色金融发展。一是,精准定位和准确站位。要满足转型企业的金融需求,根据不同行业的转型技术路径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引导企业绿色转型;二是,加快产品创新,丰富绿色产品体系,提升产品集成能力;三是,应从战略高度重视碳金融业务,要加强与相关机构合作,积极探索推进碳回购、碳基金、碳信托等碳金融业务;四是,要利用好绿色金融的数字化基因,运用数字化手段,在智能识别、产品创新、环境风险、收益测算等方面给予支持;五是,加强对新能源和传统领域转型风险的识别,积极开发和利用碳金融衍生品,不断提升绿色发展实效。
建设银行纪志宏: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指出,碳中和对全球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一场生态的变革,对于中国挑战性和紧迫性尤甚。
他表示,应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作为国有大行,建设银行推进普惠、科技、共享、绿色的新金融行动,秉持成为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发展银行的愿景。在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方面也做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发挥集团优势,满足绿色发展资金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支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聚焦气候治理,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传递低碳理念,引导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同时我们承诺2022-2025年累计为绿色领域提供不少于2万亿资金支持,继续坚定不移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纪志宏在会上表示。展望未来,纪志宏认为,推动绿色金融实现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和更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他建议,一是要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转型金融探索;二是要积极助力碳市场的建设,完善碳定价机制;三是要增强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培育绿色金融的生态。
进出口银行张文才:汇聚各方力量,破解全球和区域发展难题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张文才表示,破解全球和区域发展遇到的多种难题,实现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需要汇聚各方力量,携手应对挑战。一直以来,包括政策性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是推动全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具体来看,他指出,第一,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第二,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稳定畅通的产业链供应链;第三,聚焦共同关切,促进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五,加强交流合作,注重国际发展融资协作与知识分享。
张文才认为,亚太各经济体可以在致力于加强彼此合作和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推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和发展合作。亚太各经济体的合作与发展不仅有利于各国自身繁荣发展,也必将为全球发展继续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他指出,中国进出口银行充分发挥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作用,在全力支持稳外贸稳经济大盘、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为世界和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光大银行王志恒:积极拥抱金融科技 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
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尽管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总体看来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王志恒认为,金融机构要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强化风险管理理念,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王志恒强调,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要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扩大内需,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国家安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支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王志恒认为,要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金融机构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融入数字经济,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科技为生产工具,以平台场景为生产方式,强化用户思维,提升客户体验。”他指出,要加快构建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现代化风控体系,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做好信息安全保护,防范好科技风险、数据风险、欺诈风险、模型风险、场景风险等各类新型风险。
(嘉宾按演讲顺序排列)
编辑:王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