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套是股票市场上的用语,事实上每个人都活在套子里面,很多人非常不快乐。无论是商界人士还是大众,很多人受困于身心问题,在股市上被套牢是有形的,被套牢的情形非常普遍。其实,我们处在一个公司、一个家庭、一群人当中,也面临着被套牢的问题,而这些都是无形的绳索。人们有时候能强烈感受到这种痛苦,但又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给绑住了。用卢梭的话说就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跳不出心智模式的恶性循环
有时候一个企业被套牢,从而在市场上被动,与企业领导人、管理团队的心智模式被套牢有关。心智模式是一种思维定势,指我们在行动和表达的时候暗中遵循却又没有意识到的那个套路,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就非常推崇“心智模式”的概念。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曾经举过跟心智模式有关的例子。其中一个是彼得·圣吉的亲身经历。有一次他出去旅游,看见一个人不小心掉到了瀑布下的深潭里。深潭里有一个很大的旋涡,这个人掉进去之后,本能的反应就是拼命往岸边游,但是水流湍急,他根本游不出来。时至冬天,他挣扎了十几分钟,最终因体力耗尽不幸死去。然而不到一分钟,他的尸体就被冲到岸边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时的水呈涡流状态,人顺着水下的涡流就能被推到岸边。往往人们越是抵抗,越是与环境抗争,反而越陷越深,没有任何益处。彼得·圣吉写道:“他生命最后一刻努力要做到的事情,在他死后一分钟之内就实现了。”这个人的心智模式就是被套牢了。他不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系统,他太自以为是了。他的行为遵循头脑中固有的反应模式,即掉到水里就要拼命地游向岸边。实际上他被套牢了,却连自己都不知道。
另一个例子跟人类的飞行梦想有关。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一直想圆飞行之梦。发明家们看到鸟在飞翔的时候不停地扇动翅膀,以为机翼也要不停地扇动。早期的飞机之所以飞不起来就是因为太重了,或者说扇动的力量不够大。大家一直在按这样的心智模式设计飞机,飞机就一直没有发明出来。
再后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因为他们跳出了以前的心智模式,实际上机翼不是鸟或桨而是帆。在飞行达到一定速度后,机翼上下就形成巨大的压力差,相当于从下面把它顶上去,或者说是从上面把它吸上去的。这样看来机翼就相当于帆,就像风吹着船在走。从桨的想象发展到了帆的想象后,这才有了飞机。
所以,一个人如果跳不出心智模式,其行为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永远在做同一件事情,却一直希望不同的结果,这是精神错乱。”
有时候,问题常常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造成的,因此不可能用同样的思维模式去解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引起这个问题的思维模式本身来解决。”
受害者心魔
现在,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很苦恼,好像活在一个自己挣脱不了的套子里面。比如有些人总想跳槽,因为觉得有人跟他作对,结果跳到另外一家公司,发现还是有人跟他作对。再比如有的人离一次婚是因为不满意,再结婚还不满意,于是就再离婚,于是出现了习惯性的跳槽、习惯性的离婚。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解脱呢?比如前面举的一个人掉进深潭的例子,你就要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系统是什么,否则你只会凭本能不停地挣扎,最后的结果是被旋涡吞没。这就涉及弗洛伊德说的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比如一辆马车是由马、车夫和客人组成的,就相当于本我、自我和超我。这匹马以为马车由它决定,它在不停地走,以为离了自己,车就不能动。事实上,马车走到哪里不是由马而是由车夫决定的。聪明的马知道这一点,不聪明的马还以为自己有自由意志。
其实,决定马车最终到哪里的不是车夫,而是那个客人。客人说要到哪儿,车夫就驾着马车到哪儿。所以,有时候人们觉得自己在挣扎、在痛苦、有很多苦恼,就像一匹愚蠢的马,总以为自己可以主宰命运,而不知道真正决定命运的东西就隐藏在内心中。有些人就像马一样,不知道背后还有车夫和客人。
谁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还有人选择继续吸烟,这就是被内心中看不见的力量所支配,这种力量就是瘾头。表面上我们被生活中的某种东西给困住了,比如很多人抱怨婚姻有问题、老板有问题、公司有问题,他们常常归罪于外在,实际上他们是被内在的心智模式所牵制。
有些人或企业往往把各种不如意都归于直接原因或外部原因。这就掩盖了一个基本事实,即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有没有发现自身的问题。有一种说法叫受害者心态,就是一种归罪于外在的心态。他们总觉得周围白痴当道、草包横行,自己怀才不遇,总是郁郁不得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可恨之处自身往往意识不到。
卡内基曾经说过,人是永远不会自认有错的。他曾经去关押重刑犯的辛辛那提监狱调查过,那些犯人最后留下了各种自白,但没有一个人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他们总是把自己的犯罪归于社会的原因、朋友的原因、同事的原因或家庭的原因。人总有一种归罪于外在的心态,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可能有一个魔障,它像一个监狱,在内心里把自己关起来了。
受害者心态可能来自于幼年或童年时希望被别人不断关注、安慰的一种癖好。这种癖好就像我们曾经讲过的意识雷达,若一个人的头脑中开启了这种雷达,他就总是会发现各种不公平,因为当他对公正有一种癖好时,他就对不公正十分敏感。本来这件事不存在公正与不公正之别,或者别人偶然说的一句话里并不包含敌意,他也能感受到某种敌意,这是他自己的意识雷达探测到的。
有这样一个案例。据说国外的警察抓到两个嫌疑犯后不敢打这两个人,就用手铐把他们各铐一只胳膊,让他们互相打。刚开始两个人还有一种默契,我不打疼你,你也不打疼我。但是在此过程中,其中一个人总能在某一次感觉到,对方打自己的这一下比自己刚才打对方的那一下要重。有了这种意念后,他下手肯定要重了,这一重就反馈到对方身上,对方一定会用更重的拳头来还击。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两个人都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这是一种映射游戏。如果两个人能够形成一种默契、事先沟通好了,说万一打重的话并不是有意的,或者说,当一个人觉得另一个人打重了,他就有意打轻去还击,这个游戏就玩不起来。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对方是敌意的,形成了这种心智模式,最后伤己伤人。
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若一次又一次踏入类似的命运中,就需要审慎而冷静地思考,如果不能找到根本原因、发现错误的心智模式,就会一次又一次犯下同样的错误。就像西方谚语里讲的,如果第一次出轨是不小心,第二次出轨是情有可原,就可以预见他会第三次、第四次不断出轨。巴菲特在讲到投资时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第一次不诚实,第二次还不诚实,我几乎不能够指望他以后会诚实”,因为他的心智模式就是不诚实。正如一个哲学家所说:“只有从未偷情的女人,没有只偷过一次情的女人。”
文 吴伯凡 梁冬
两作者系 “冬吴相对论”主持人。本文摘编自作者合著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