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何谓正确

编辑:日期:2015-09-11

但在经济高速成长的过程中,许多日本企业只顾追求自身的利益,无视国民生活和地球环境,因而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弊病。正是这样的世风才产生了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在这样的风潮中,不仅经营者,就连普通市民,也热衷于对股票和房地产的投资,看着自己的资产不断膨胀而得意忘形,甚至有人还傲慢地说,日本人的资产足以买下整个美国国土。然而,泡沫经济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理所当然地破灭了。从此就是所谓“失去的十年”,日本陷入了长期萧条的痛苦之中。

另外,发端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直接原因似乎是金融衍生产品使用过了头。但我认为,它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失控的资本主义本身的问题。

然而,初始的资本主义,并不只是将人类的欲望作为动力的。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资本主义诞生于基督教社会,特别是伦理道德严格的新教社会。也就是说,初期资本主义的推进者们都是虔诚的新教徒。著名的德国社会科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他们贯彻基督所提倡的“邻人爱”,尊崇劳动,生活尽量俭朴,他们的基本信条是将产业活动所获得的利润用于社会发展。

同时,企业必须以任何人看来都是正确的、光明正大的方法去追求利润,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贡献于社会福利。就是说“为社会,为世人”,才是那些新教徒的,也就是初期资本主义的伦理规范。

在距今约300年以前,商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江户时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位名叫石田梅岩的思想家。他认为“商业活动中追求利润并不是罪恶,但行商必须正直,决不可欺诈,绝不能有卑劣的行为”,他强调行商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另外,他还说,经商必须要做到“人我双赢”。

如此看来,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日本,初期的资本主义被理解为是一个“为社会做好事的系统”。其推进者们力求通过经济活动来实现社会正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社会伦理观,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不知从何时起,许多企业的经营目的和经营者人生目标逐渐堕落到“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己主义。制约人内心的伦理规范的丧失,导致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趋向堕落。经济的本意绝不是只要为了赚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必须具备严格的精神规范。经营者本身必须重新认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确立在任何人看来都普遍正确的经营哲学,并以此严格自律。

在27岁时我创立了京瓷。因为自己对经营一无所知,所以就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吧。“正还是邪”、“善还是恶”,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而且从中引申出来的正义、公正、公平、勤奋、谦虚、正直、博爱等等,这些都是从孩童时代起,父母、老师教导我们的、最朴实的伦理观。

如果用这些伦理规范作为判断事物的基准,我觉得自己能够理解,能够掌握。于是,我就以“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来处理京瓷经营中的各种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正是依靠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观来开展经营,京瓷才能获得如今的成功。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思想不是出于经营者的私利私欲,因此能够获取员工的共鸣,员工们从内心理解并接受。所以创业之初,尽管公司规模很小,也不知道公司明天会怎样,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们也能够为了公司的发展而自觉地、不遗余力地拼命工作。而且,在公司发展壮大之后,依然如此。

很多人评论京瓷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京瓷有先进的技术,是因为京瓷赶上了潮流。但我认为绝非如此。我认为京瓷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京瓷经营判断的基准,不是“作为京瓷,何谓正确”,更不是“作为经营者的我个人,何谓正确”,而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因为它具备了普遍性,就能够与全体员工所共有。我认为京瓷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此,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原因。

文 稻盛和夫

作者为日本京瓷名誉会长 本文摘编自作者所著《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