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上市热情升温 备案渐趋常态化

编辑:日期:2024-04-09

《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及配套指引文件于2023年3月31日施行。一年多来,企业境外上市热情升温。截至2024年3月31日,境外首发备案和全流通备案企业达134家。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申报境外首次公开发行及全流通备案企业数量达102家。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境外上市备案新规实施一年多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企业提交备案材料积极踊跃,申请企业数量明显增多。监管部门持续完善境外上市机制、丰富发行方式,境外上市备案渐趋常态化。

逾百家企业备案成功

境外上市备案新规实施以来,上百家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成功。

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境外首发备案和全流通备案企业合计134家。其中,119家获得首发备案通知书,15家获得全流通备案通知书。今年以来,备案成功企业达53家,备案速度不断加快。

企业提交备案材料积极踊跃,截至3月28日,申报境外首次公开发行及全流通备案企业数量达102家。其中,3月以来,已有挚达科技股份、宜明昂科等多家企业拟赴境外上市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从行业来看,备案企业行业分布呈现多样性,既有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也有新式茶饮等新消费行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自动驾驶等新经济领域企业不断涌现,如互联网出行平台嘀嗒出行、人工智能公司出门问问、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等。从上市地看,美国、中国香港成为这些公司的主要上市目的地。

从上市类型看,涵盖直接境外上市、搭建协议控制(VIE)架构等多种类型。备受关注的VIE架构企业持续涌现。目前,已有车车科技、极兔速递、嘀嗒出行、汽车街、迈富时等多家VIE架构企业获得了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成熟市场的新经济、新消费等板块交易较为活跃,市场对这些领域企业给予的估值水平也更高。这些企业的成功上市,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

提升备案透明度

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当前对境外上市备案补充材料的要求更加明确、精简,把应由投资者自主判断的事项交给市场,不对境外上市额外设置门槛和条件。同时,提升备案透明度,公开每家企业的备案进度、补充材料要求等。

3月22日,证监会发布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涉及6家企业,包括沪上阿姨、百丽等。3月29日,证监会对派格生物、迅策科技等3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

从近期要求补充材料情况看,业务真实性、股权架构合规性、行业监管合规性、过往上市进程中断等是监管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还有多家企业被问及数据合规问题。

例如,证监会要求迅策科技说明在研发过程中收集及储存的数据信息类型、规模、来源、使用情况,是否涉及向第三方和境外提供个人用户信息,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对沪上阿姨,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公司及控股公司开发运营的APP、小程序、公众号等产品情况,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信息内容等。

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看来,相关数据信息或关乎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监管部门有责任对相关境外上市公司数据信息披露进行合规审查。这些补充材料的披露将对投资者了解公司情况起到关键作用,对评估上市前后的风险和挑战至关重要。

完善协同机制

境外上市备案常态化,离不开监管政策的助力,也离不开协同支持机制的完善。

对于境外上市,证监会曾明确表示,将持续畅通企业境外上市渠道,推出更多符合条件的“绿灯”案例,包括市场较为关注的VIE架构企业和平台企业。同时,推动形成更加透明、高效、顺畅的境外上市监管协调机制,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境外上市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为持续畅通境外上市渠道,证监会不仅针对企业建立了备案沟通系统,还与多部门联合建立了境外上市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涉及的部门包括发改委、商务部、外汇局等,证监会是牵头部门。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一机制的建立,旨在进一步畅通企业与监管部门沟通渠道,实现监管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证监会与外资外汇管理、行业主管部门正协同支持境内企业“走出去”。(记者 昝秀丽)

(责任编辑 盛波 刘帅)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