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积累财富的创业者们正在老去,如何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效、有益地传递给下一代让财富持续传承成为中国富人们的心头所虑。7月21日,由中华遗嘱库、中国政法大学财富传承法律问题研究中心、公明财富传承管理集团和《家族企业》杂志共同发起,1600多名创始会员和80多家创始机构共同参与的产业联盟—中国财富传承管理师联盟正式在北京成立。
一代渐老 财富何从
据统计,中国人家庭财富总量早在2013年就达到了2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预计到2018年,中国人的家庭财富总量将达到40万亿美元,是世界增速最快的国家。不过,随着国人财富的增多以及家族企业大面积传承期到来,加上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离婚率高企等因素,社会亟需财富保护和传承的专业服务。
8月友邦保险和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福布斯》中文版首次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寿险市场白皮书》也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掌握的私人可投资资产不断膨胀。预计到2015年底,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将达到112万人,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达到114.5万亿元。而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高净值人群将“财富保障”作为首要财富目标。与此同时“财富传承”的重要性排序则从两年前的第五位跃居到了第二位。
在实现财富稳健增值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开始系统性地思考和规划如何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效、有益地传递给下一代。
但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积累财富的创业者们正在老去。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对如何保护和传承财富,中国富人们显然处于顾虑和迷茫的交叠状态。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副院长陈明教授曾经针对上海、浙江、江苏三个地方的民营企业做过一个1400万民营企业家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交叉配对的结果显示,第一代愿意传、第二代也愿意承的比例是22.7%。这意味着另外的77.3%是传不下去的。调查显示,约 60%的高净值人士认为其目前的财富保障安排可以应对潜在风险,但是仍有些许顾虑,还有约30%认为个人和家庭风险具有一定不可预见性,因此对婚姻和个人健康风险的关注度相对更为突出。“这些都体现了对财富保护和传承风险的顾虑和迷茫,亟需进行理念教育和正确引导,推广风险意识和管理意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财富传承法律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曹义孙说。
在联盟名师古致平看来,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现在所有的创一代集体变老了,中国未来的5~10年会迎来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波传承潮。
在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看来,由于中国的部分创一代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殊经济时期迅速创造和积累起财富,甚至有的一夜之间富起来,之前并不会太多的考虑财富传承的问题,也不了解什么是正确有效的传承。而此次中国财富传承管理师联盟成立亦是题中之意。
在联盟成立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财富管理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代表共同发布了《财富传承产业宣言》。宣言指出,家族财富的传承,远非财货资帛之传承所能涵盖,还包括法律机制的构建,涵养文化精神的延续,扶老护幼、回馈社会等方面,可谓所虑者众,所筹者深。宣言号召法律、银行、保险、信托、公益慈善等机构及从事财富管理的从业人员组成产业联盟,共同构建财富传承产业的道德标准和服务标准。
“当下,对财富管理和传承理念的认识是首要之务。” 陈凯认为,先有了财富管理和传承的意识,继而利用有效的金融法律等传承工具,再加上合适的平台及专业人士广而告之推而行之,财富传承才能尘埃落定。
在北大财富传承研究会的刘靖民看来,财富传承只是研究家族财富传承中的一个命题。他认为在应用家族传承的时候,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接班人的问题,即首当其冲的是家族的财富传给谁?其二是家族企业的家族治理的问题,意味着既要平衡家族治理的矛盾,又要平衡家族与企业治理的矛盾;其三是家族财产的纷争问题,因为在很多家族传承的过程中,往往把老问题留给了下一代接班人,也可能造成新的问题;其四是创一代的权力交接以及退休后的安排。“清官难断家务事。”刘靖民认为只有先解决家庭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家族传承的问题。
国内家族信托起步
在中国,“富不过三代”几乎是一个魔咒,都知道财富要传承,关键是怎么传,如何承?
在陈凯看来,中国的财富管理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正处在发展的风口之中。陈凯认为,要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需要整合遗嘱、保险、信托、委托等四大法律工具,形成家庭财产与家庭成员个人风险、家族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隔离。家族信托在这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和优势,近年来日益得到客户和市场的关注。
陈凯指出,家族信托具有避债节税、持续管理、无痕继承、防止挥霍、避免财产分割等多种功能。他举例说,家族信托具有非常明确的避债功能。根据《信托法》的规定,只要不是先期抵押,除了信托费用、信托本身税费以及法律其他规定的四种情况,对信托财产不得强制执行。同时,通过专业规划的信托,信托受益权也可以免于偿债。但他也提醒,根据《信托法》规定,设立信托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有权在一年内申请法院撤销信托。因此,要想达到预期效果,专业的法律规划服务应当作为家族信托事务中的先导和核心。
陈凯认为,目前对国内家族信托还存在一些理解上的误区。他举例说,有观点认为中国没有出台信托登记制度,股权、房产无法纳入家族信托之中。他解释说,新公司法已经修改了股权登记的有关规则,新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也不再要求工商部门对股东出资额进行登记。最高法院近日发布的一系列指导性案例也明确了工商登记不是股权转让生效的条件。因此,新法的修改带来了家族信托发展的契机,股权纳入家族信托之中的障碍已经扫除。
对于日前有观点认为中国法律制度不支持双重所有权,国内家族信托无法实现财产隔离功能的说法,陈凯认为这是对国内信托法的误解,“国内信托行业确实很长时间都以融资型信托为主,但并不表示《信托法》不支持家族信托。”他说,“《信托法》在制订过程中已经考虑到双重所有权的问题,而且已经作出了制度安排,通过法律条款确认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他认为在家族信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国内家族信托经过两年的酝酿,市场正日渐成熟,“而且司法中已经有相关案例产生。”
他介绍和离岸信托相比,国内家族信托更有优势。第一,如果资产在国内,那么对国内资产进行离岸信托可能面临信托主体的资质问题。因为信托法要求在国内开展信托活动应当持有信托牌照。第二,如果与信托公司之间产生纠纷,也面临着国内司法管辖鞭长莫及的困境,采取离岸信托中的自我信托架构则可能不被国内法院所认可。第三,由于语言文字和文化上的差异,信托服务方面也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除非把资产转移出境,否则国内信托还是更有优势。”他说,“加上新公司法修改带来的契机,估计国内信托在未来五年内会超过离岸信托规模。”
对于财富如何进行传承,他还提到,无论是遗嘱、信托,还是保险、委托,这四大法律工具均有长处和短板,需要整合使用。如个人的财富不适合全部进行信托,这就需要使用遗嘱来补充。
在联盟成立大会上,公明财富传承管理集团联合中华遗嘱库及中国人寿、万向信托等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推出了国内首个全体系财富保护传承计划。“中华遗嘱库作为面向社会办理遗嘱登记、保管和传递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在全体系财富保护传承计划中担当重要的角色。”陈凯介绍说,“在家族信托中,基于财富传承的考虑,委托期限往往跨越委托人的生命周期,甚至长达几代人,而委托人去世时,受益人不一定具备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甚至不一定掌握财富传承的隐私信息,因此,如何有效传递遗嘱、信托合同、家庭契约等法律文件、如何保守当事人隐私、并持续维护受益人的权益,则成为首要问题。因此应当由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充当信托保护人的角色,传递当事人的意愿、保守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当事人及其家庭的权益。”陈凯说。如果将这些事务交给金融机构管理,不但将造成金融机构的管理压力,不利于其发挥资产管理专业机构的特长,而且存在发生单方道德风险的可能。”
他表示,中华遗嘱库已经建立了遗嘱、公证书等财富传承法律文件的管理和传递系统,具有持续管理能力,由中华遗嘱库担任信托保护人,既能降低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对管理财富传承事务的成本,又可以很好地将事务管理与资产管理进行隔离,具有防范道德风险,保障法律效力,持续服务客户,保护隐私等多重作用。
在成立仪式上,中华遗嘱库向北京和谐继承服务中心授予了中华遗嘱库财富传承管理中心的资格。据悉,北京和谐继承服务中心是国内首家具有遗产管理资质的社会组织,同时也是全国首家专业继承调解机构,已经列入北京市高级法院认定的调解组织名录。中华遗嘱库授权该中心对外办理财富传承管理服务,其收入的10%将用于支持遗嘱库的免费公益服务。陈凯表示,未来中华遗嘱库将在各地授权一批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对外提供财富传承管理服务,并以此支持中华遗嘱库公益服务的发展,扩大服务覆盖面。
家庭财产风险管理者
我们经常在欧美和香港电影里能够看到这样一种特殊的律师形象,有人把他们叫做遗嘱律师,因为他们往往会出现在宣读遗嘱的场合。事实上,他们的工作远比我们所看到的宣读遗嘱要更加复杂而艰辛。《民主与法制》总编辑刘桂明说:“除了替当事人订立、保管和执行遗嘱,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替当事人谋划怎样合理避税,当然也包括遗产税;或者一旦自己或子女要离婚的话,怎样才能避免企业或家庭财产发生贬值;或者替当事人谋划怎样摆脱威胁家人生活的未来债务;或者替当事人处理一些非常隐私的秘密,例如定期给当事人的私生子生活费、让当事人特殊愿望圆满实现等事情。”
他们的工作绝大部分和富人的财产管理有关。可以说,他们是家庭财产风险的专业管理者,是客户隐私安全的忠诚保守者,是客户核心利益的忠实保护者。他们就是私人财富管理律师,就是财富传承律师即家族律师。
而在本次的中国财富传承管理师联盟成立大会上再次推出了一个新名词——财富传承师。陈凯解释说,家族律师是财富传承师里较为专业的一个服务群体,因其是“法治”而非“人治”。涉及到财富传承规划、法律架构体系搭建以及持续性的家族事务维托。
当然,除了财富传承师联盟,目前进行财富传承的有很多机构,集中表现为咨询类的文化咨询机构、培训类的教育机构、金融服务和投资理财类的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以及财富管理公司合法律服务类的律师事务所等。“这些机构都过于偏重资产管理,而对家族事务的持续性的动态管理则相当缺乏。包括家族财富法律管理的架构搭建、实施执行、忠实及持续管理。即便有相关的服务内容也不过是蜻蜓点水一般。”陈凯说。
而随着家族企业大面积传承期的到来,社会亟需财富保护和传承的专业服务。然目下之现状,咨询及金融保险类资产管理短板已现,家族性事务持续动态管理仍浮于表面,深入而专注的服务成为迫切之需。
陈凯表示,此次联盟的成立也即是搭建一个更专业和专注的财富传承服务平台,倡导血脉、制度、价值观、财富和资源五位一体的财富传承持续动态的管理体系。
据了解,中国财富传承管理师联盟整合了国内法律、信托、保险等资源,目标是引领国内的财富管理产业从以创富为目标向创富、守富、传富三者并重转变。
文 赵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