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研究一直苦于很难能够获得家族内部的诸多细节,从而能够打开家族这个黑箱看个究竟,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家庭或家族可以是一个重要的“情报”来源。
文学作品中的家庭
文学家之钟情于家庭题材当然和企业研究者非常不同。在文学作品中,家庭是人们生活、交流和产生稳定持久关系的舞台。普通人的人性在家庭中显露得淋漓尽致,比如莎士比亚众多戏剧中的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多少都与家庭有关,以四大悲剧为例,《奥赛罗》《麦克白》是有关扭曲的夫妻关系所造成的悲剧,《李尔王》是有关父与女之间的爱与恨,而《哈姆莱特》的背景是弟弟为争夺王位而弑兄夺嫂。中国近现代两部著名的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金的《家》也是以家庭、家族作为描绘中国社会众生相的视角。
家庭成为文学的好题材,估计与家庭关系既相对固定,又不断变化;家庭里发生的事情很容易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空中展开和深化相关,因此文学家们钟情于家庭题材。人类情感和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持久同时又是最微妙的部分都在家庭中酝酿形成,发展发酵,在特定场景下又会突然爆发,或酿成悲剧,或升华提升。笔者手头一部超过一千页的美国高校的《英美文学》课本,就把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全文及其由这部戏剧所改编的各种艺术题材的内容贯穿于课本,这样的教材写法别具一格,确实能够读通《麦克白》这类名著的每个字句及其微言大义,要胜过泛泛阅读很多部书。
话说回来,这样的文学题材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者来说并不解渴。从家族企业的双环模式来看,文学作品关注的只是家庭系统的人际关系,这虽然很重要但是很不够。我们希望了解的是家庭系统情况的变化如何和企业系统的变化互相影响。因此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文学家都忽视了家族的经济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文学作品中另外一种风格的小说是把故事情节建立在家庭史的基础之上。写作《百年孤独》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就曾经表示,任何家族上下100年必有精彩,完全可以成为写作优秀小说的素材。有趣的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有名的家庭史小说,比如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年出版)、英国约翰·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1906年出版)和埃及作家、阿拉伯世界的文学大师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开罗三部曲》(1956〜1957年出版),这三位家庭史小说作者中的佼佼者,都先后依靠各自的代表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且这些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这些国家重要历史时期的家族演变和个人命运。因此,这些典型家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命运,同时也反映了各自民族的灵魂史。由于这些作者都是极其严肃的大家,小说的素材取自非常熟悉的家庭背景,因此这些著作除了是当之无愧的文学瑰宝以外,同样具有社会经济史和企业史价值。
真实与虚构的布登勃洛克家族
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1875~1955)出生于德国北部汉莎同盟城市吕贝克的一个商人家庭。曼家族从托马斯的曾祖父开始(1790年)创办了当地一家从事粮食贸易的企业,到了他父亲已经是家族企业的第三代。托马斯·曼和后来同样成为著名作家的海因里希·曼的哥哥(1871~1950)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第四代。在哥哥很早就显露出文学和艺术才华且宣布不会经商的情况下,托马斯·曼被父亲寄予厚望。
虽然托马斯年轻时对家族历史和生意非常有兴趣,但是内心深处他也希望成为一个作家。两兄弟的艺术爱好和天赋来自他们的母亲,一位来自巴西、酷爱艺术的德国后裔。1890年在曼氏家族庆祝了公司成立百年以后,家庭却面临重大的命运挑战,托马斯·曼的父亲突然患上重病,而两个天资聪颖的儿子却无意于经营企业。第二年父亲在临终写下遗嘱把公司卖掉,卖掉公司获得的金钱可以保证自己的遗孀和孩子们维持体面的生活,可以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对托马斯·曼来说,父亲的去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同时自身兴趣和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也随之烟消云散,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他终于可以和哥哥一样去追求作家梦了。德国也许少了一位优秀的商人,但是多了一位旷世奇才,一个凭借在自己26岁时就出版了《布登勃洛克一家》这一部给自己带来殊荣的小说。难能可贵的是,托马斯·曼在1929年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世界名人以后仍然笔耕不辍,直至高龄还能佳作不断,这是多少财富也换不了的快意人生。
结合小说和曼氏兄弟的传记,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百年家族企业的大致发展脉络,一真一幻,重大事件不断重合,可以勾勒出典型家族企业传承发展的精彩案例。粮食贸易世家布登勃洛克是德国吕贝克的名门望族,小说故事发生在1835年以后的40年间。老约翰·布登勃洛克从他的父亲手里接管了企业,通过两代人的努力,这个家族生意兴隆,小说开头就是家族从一个没落的富翁手里买下了一个大房子,众多亲友前来贺喜,也是家族上下三代人陆续登场的机会。心满意足的老约翰把公司的经营权交给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让·布登勃洛克。他不仅是成功的商人,而且也兼任尼德兰在吕贝克市的商业领事,因此在政治上也获得大家的尊重。
让·布登勃洛克有两个儿子(托马斯和克里斯蒂安)和两个女儿。大儿子托马斯成熟踏实,立志要成为父亲的接班人,小儿子从小有艺术家气质,但是又有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克里斯蒂安成了家族的败家子形象。托马斯·曼所坚信的家族的生理性或遗传性衰弱趋势在托马斯的儿子汉诺身上展露无遗。他是家族唯一的男性后代,但是生性软弱缺乏进取心,把学校看做是监狱无心学习,受母亲影响沉湎于遐想和音乐。因此当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去世以前,他写下遗嘱让下属卖掉企业。两年后汉诺因病去世,这个显赫一时的大家族走向了衰败。
小说的副标题用了“一个家族的衰败”,但是托马斯·曼在写作该小说时曾经给朋友写信时表示,他很想写一个家族如何从一个商人家庭转变为艺术家家庭,“这个转变不是衰败,而是凤凰涅槃,应该是非常美好的事情”。这说明托马斯·曼非常敏锐地感觉到家族企业转变中的丰富多样性。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曼氏兄弟的作家成长道路,给小说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小汉诺并没有死,而是在父亲去世以后跟着母亲回到了阿姆斯特丹外公那里,外公根据外孙的兴趣决定把企业交给自己信任的职业经理人打理,在外公和母亲的呵护教育下汉诺成为一名钢琴家,原来母亲和外公的二重奏扩展为三代人的三重奏。这个结尾符合曼氏家族的真实故事,也符合普通读者(包括本人)对皆大欢喜结局的美好愿望,然而这不是文学家,尤其是深受尼采、叔本华和瓦格纳世纪末厌世悲观主义哲学影响的托马斯·曼所愿意选择的结局。毫无疑问,选择“以死亡来救赎”的悲剧结局增添了小说的深度和力度,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家族企业的进与退
托马斯·曼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所反映的商业家族内不同代人的不同人生追求这一现象非常普遍,长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既要引导,也要教育,但是其中容易被人忘记的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长辈对孩子成长道路最终选择权的尊重。小说中家族第一代老约翰·布登勃洛克是纯粹的商人白手起家,勤劳致富,为家人创造了殷实的物质基础;第二代在受过较好教育基础上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商人,通过积极参政议政获得更多的尊重,也使得自身获得更为宽广的事业天地和人生体验,小说中的让和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就是这样的典型;再到了下一代汉诺具有艺术家天赋和气质,对于出人头地没有兴趣,他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经济学中把由于不同年代人的人生目标从而效用函数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就称之为“布登勃洛克效应”,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者来说,这一效应的主要启发就是客观地看待家族企业的进与退。第一代到第二代的失败传承有多少是类似从商人家族到艺术家家族的完美蜕变呢?因此,如果家族后代对企业不感兴趣并非世界末日,重要的是如何让子女走上健康向上的人生道路。
悲剧往往才能成就文学史上的杰作。但是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者来说,“布登勃洛克效应”的主要启发就是客观地看待家族企业的进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