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难题

编辑:周鼎日期:2016-05-24

1717年12月23日,执政56年的康熙帝玄烨不顾疾病缠身,在乾清宫东暖阁召集王公大臣和诸位皇子,颁布了一道声情并茂的重要谕旨。所有的与会者都以为年迈的皇帝将公布皇位继承者的名字,结果却大失所望。他们只听到玄烨夸夸其谈地回顾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年迈的老皇帝自称是从秦始皇以来在位最久的皇帝,尽管自幼便才华横溢,文武全才,可始终心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治理天下,最终实现了四海承平,天下人民对自己感恩戴德。他抱怨说,自己付出的巨大辛劳却从来没有获得大臣们的体谅。老皇帝表示自己有可能会效仿宋高宗禅位给皇子,至于谁是皇位继承者,这是皇帝本人才有权思考的问题,决不许所有王公大臣干预。五年后,偶染风寒的玄烨出人意料地死于畅春园。临死前,他指定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作风低调的胤禛真是玄烨钦点的接班人吗?一时之间,猜疑纷纷。从此以后,“雍正继位”也成为了清初三大疑案之一。

从三千年前的西周王朝肇建以来,中国的君主世袭继承制度大致一脉相承。君主通常会公开建储,按照嫡长子制原则择立储君,昭告天下,确保君权的顺利交接。所谓嫡长子制,就是优先从嫡子中选择继承者,选择的原则是长子优先。然而,历史上完全遵循这一原则顺利继位的情形并不多见。一方面,毕竟君主也是人,而人心都是肉长的,他总会偏爱某个儿子,不愿意遵循嫡长子制;另一方面,像皇子、后宫、外戚和宦官等各种利益集团都会千方百计卷入到皇位竞争中。不过,在我看来,最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往往越是雄才大略的君主越是容易陷入到选择接班人的困境之中?纵观历史,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都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吃尽苦头。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不妨以自诩为“千古一帝”的清圣祖康熙皇帝为例来思考这个古老的问题。

择储易立储难

玄烨八岁登基,六年后亲政,从此开始辉煌的一生。他内除鳌拜集团,继而平定三藩之乱,收复长期割据的台湾,先后平定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外则抵御沙俄的侵略,大致确定了中国疆域的巨大版图。此外,他大力赈灾蠲欠,治水惩贪,编修群籍。用史学家的话说,无论文治还是武功,玄烨都足以名垂青史。然而,他却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屡遭挫折。

早在康熙十四年(1675)六月,清廷与三藩的战争正在艰苦相持之际,年仅22岁的玄烨出人意料地传谕,立赫舍里氏皇后所生的两周岁的皇子胤礽为皇太子。为什么春秋正富的玄烨会在此时选择建储呢?原来,在入关以前,以八旗制度建国的满清并没有实行嫡长子制。皇帝在位时不预立皇太子,而当皇帝去世后,则由八旗旗主公推举新君。在这种部落政治体制之下,八旗贵族内部的皇权斗争非常激烈。直到顺治皇帝福临亲政以后,逐渐吸纳汉人文化,削弱八旗旗主权力,才使得玄烨顺利继承父亲的皇位。玄烨亲政后,力排众议,决意撤藩,重新将帝国推入内战的深渊。面对着清政权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他公告天下,择立太子,借此向天下昭示,采取汉人的嫡长子制,鼓吹满汉一家,试图挽回民心。因此,此时玄烨的建储之举颇有几分无奈。

此后,为了将皇太子胤礽培养成孝子贤君,向汉人证明满清王朝的正统性,玄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亲自教育胤礽,除了讲授《四书》《五经》和军事知识,还时常追述先祖的光荣创业史,大谈“往古成败、人心向背”的治国经验。同时,鉴于自己政务十分繁忙,等到胤礽年龄稍长,玄烨还为皇太子聘请当时名儒张英、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人为其辅导。在皇父和师傅们的严格要求下,胤礽进步很快,八岁时已通晓满、汉两种文字,并能流利地背诵《四书》,几年后,又能左右开弓,娴熟骑射,成人之后更是身材魁梧,举止大方,仪表不凡。这时,玄烨又开始让他帮助处理朝中政务。由于他处事认真,恪尽职守,一时之间,誉声四起。玄烨竭尽全力巩固太子的地位,维护太子的权威,对于藐视皇太子、固守满族旧俗的臣工,不管他们职位多高,权力多大,也严加打击,毫不留情。

可是,15年后,皇太子的美好时光结束了。剧情急转直下,从前风华正茂的少年转眼变成了怙恶不悛的罪人。康熙二十九年七月,玄烨亲统大军北征噶尔丹。在乌兰布通之役发动前夕,玄烨因为心里紧张,突然生病,于是急召留居京城的皇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前来侍疾。胤礽见到父亲后,却毫无忧戚之意,谈笑如常,令玄烨十分不满,当即令其先回京师。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拉开了父子恩怨的大戏帷幕。

六年后,玄烨亲统大军第三次西征噶尔丹。胤礽以皇太子之故受命留守京师,代理皇帝的大权。玄烨回京后却听到了报告,称皇太子手下之人依仗主子权势狐假虎威任意妄为。玄烨不禁大怒,即刻将皇太子左右滋事者依法处置。从此以后,父子恩情日益淡薄。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玄烨诏令逮捕皇太子的头号支持者索额图,指责他议论国事,结党妄行,指斥他为“本朝第一罪人”,严加囚禁。不久,索额图死于囚所。同时,玄烨还大肆清洗索额图案相关人员,使得经营多年的太子党顷刻之间基本瓦解。与此同时,封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为郡王,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皇八子俱为贝勒,从而加剧了皇储的竞争。

最终,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1708年10月17日),在北巡返京途中,玄烨颁诏拘禁皇太子胤礽,并当众宣布其罪状。仅仅一年以后,满腔悔意的玄烨有意重新恢复胤礽的太子身份。他自我辩解说,此前胤礽的种种恶行是受到皇长子胤禔暗中使用巫术加害所致。可惜,玄烨的第二次立太子很快变成一场闹剧。胤礽复立为皇太子不过三年时间,玄烨就再也不能容忍了。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玄烨批评胤礽,自从复立以来,仍然病根未除,行事癫狂,大失人心,下令将其拘执看守。十月,下诏禁锢废太子胤礽于咸安宫。从此以后,康熙皇帝禁言立储。

知人易自知难

众所周知,皇帝与太子的矛盾自古皆然。为了保证皇权的顺利运作,皇帝必须确保权力统于一尊。而为了皇位的顺利交接,又不能不预立太子。太子身为皇位的接班人,一旦介入政治,势必会破坏皇权的统一性。这是传统皇位继承嫡长子制的内在缺陷。为此,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东宫体制,希望培养太子的孝顺仁爱之心,避免父子争权的惨剧重演。然而,玄烨却并不情愿接受这套汉人旧制。因为在千古一帝的光环背后,自幼缺少父爱的玄烨其实是一个充满忧虑意识和自卑情结的人。

玄烨一生都在努力证明自己是天命之君,虽然当初他被孝庄太后册立为皇帝,只是因为在所有的候选人中,只有他幸运地出过天花了。孝庄太后和患上天花的顺治皇帝都不希望再出现一次相同悲剧。同时,面对高度发达的中原文化,身为皇帝的玄烨处心虑地拒绝汉化,企图维护满人的优越地位。玄烨的这种复杂心态最终导致他在太子问题上的失败。虽然他也为太子延请名师,可是始终将太子牢牢地绑缚在自己身边,随时监察他的一言一行。他担心太子一旦远离自己,就会沾染上汉人的习气,而且形成朋党,威胁皇权。他满心希望将太子塑造成一个完美的皇帝,向汉人证明满人的优越性。可是,他从内心里却不愿意让太子完全接受汉人名师的教育。例如,他坚持让太子和其他皇子遵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四书。他说:“朕自幼读书,必以一百二十遍为率,盖不如此则义理不能淹贯。故教太子及诸皇子读书,皆是如此。”玄烨的学习方法不过就是死记硬背,背书背到一百多遍,应答如流自然不成问题,但是能否做到义理明白,恐怕未必。纵然学识渊博的老师们对于皇帝的这一套祖传秘诀不敢苟同,可是刚愎自用的玄烨却以一句“殊不以为然”将之打发了。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雄才大略的伟大君王总是不乏知人之智,却未必总有自知之明。老子还说,“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继承者的真正问题,或许不在于继承者,而在于选继承者的人自身。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