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新思维

编辑:金乐琦,彭倩日期:2016-06-08

从华人家族企业的发展史看,为数不多的华人家族企业能够迄立百年不倒,甚至把祖业更发扬光大,越做越出色、与时俱进,为家族企业注入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力;更多的华人家族企业一度十分显赫,可惜发展无以为继,挣不脱“富不过三代”的困境。其中成功的个案包括香港的利丰、李锦记、永安百货,以及新加坡的余仁生等。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据研究,华人家族企业大部分无法走出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成因多端,很难用一个单一原因来概括。

早期由于国家政局的不稳定,很多华人背井离乡到海外求生并创立家族企业,由于一心希望回到祖国,“背包已经打好”,其建立的家族企业普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模式,视野短浅,缺乏长线和高瞻远瞩的发展规划,过于依赖低成本优势,对研究和发展投入不足,在这些因素制约下,无法开拓出具企业品牌的产品,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成为富不过三代的其中一个重要成因。

由于很多华人家族企业妻儿众多,枝叶繁盛。在这种家庭结构下,不仅意见多,话事权无法集中,而且在家产分配过程中,往往以“均分模式”进行,这样一来,当三代之后,股权便愈来愈分散,企业所有权的“碎片化”,为固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

另一方面,华人家族企业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尊崇三纲(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些价值规范虽然确保了家长的权威,但却也容易产生“一言堂”的专制效果;另一方面年轻一辈对长辈恭顺,唯命是从,以长辈的决定为优先,导致决策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另外家族企业的生意往来以“关系”、“牙齿当金使”为常态模式,缺乏合约的法律意识,这种营运手法,难以传递到下一代;加上对外人和非家族成员缺乏信任,局限了人才库的规模;以长子继承,亦即以年龄作为优先继承的圭臬,而非以能力作为衡量准则,亦弱化了企业能够得到“有能之士”推动发展的机会。

四个案例的启示

在此不妨以四家延续过百年的华人家族企业为例:利丰、李锦记、余仁生和永安,分析其成功的因素,或许其他企业可以从中得到启迪。

利丰集团:绝对控股

利丰集团1906年于广州创立,由冯柏燎与李道明两人共同创办,当时主要经营瓷器丝绸等出口贸易,后来把业务规模扩至竹藤品、玉石、象牙和手工艺品。目前,利丰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市值达到140亿美元的现代跨国供应链管理集团,由家族第四代管理运营。

利丰能够延续百年基业,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家族传至第三代时,成功实现家族股权结构的重组与集中。集团在1970年代上市时,股权较为分散,1989年冯国经、冯国纶兄弟引入私募基金,将公司私有化,并买入表兄弟的股权,1992年重新上市,私募基金退出,两兄弟在公司取得绝对控股权,控股集中是家族基业得以延续的保证,而且也可以据此快速和有力执行发展战略目标。

另一方面,利丰成功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家族价值体系,同时糅合了西方管理精髓,并且打破华人家族企业一般不信任外人的局限,聘用加拿大籍的Bruce Rockowitz为公司总裁,实现现代式企业经营。

李锦记集团:家族主导

李锦记集团1888年于广东省珠海南水镇开业。当时,创始人李锦裳发明了蚝油,据此展开业务。近13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酱料王国,供应约220种酱料调味品,营销世界各地,而且还通过旗下的无限极公司,出产中草药健康产品。该公司现在由李氏家族第四代参与日常管理工作。

李锦记屹立百年,许多成功因素与利丰集团相似,也是在第三代时,成功实现家族股权的重组与集中。但与利丰不同,利丰是上市公司,而李锦记则是家族100%控股的私有企业。此外,李锦记集团注重多元化经营,1990年代进军中草药行业,如今中草药产品的总收入已超过酱料产品。

在企业治理上,李锦记一方面能够保留家族管治的主导性,同时亦引入权责分明的管理机制,对于集团主要职位实行轮换制,奉行家族置于第一位、企业第二位的宗旨,每年举行家族会议,以维护家族团结,并向家族介绍企业的各项事务,出席成员通常包括成员配偶、年龄超过15岁的子女及有兴趣参股的家族成员。

与此同时,还透过明文家族宪章,组成家族委员会,订出企业传承的明确系统,所有权只能传给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姻亲则排除在外。这种清晰的界定,把内部争权逐产可能造成的潜在分裂危机排除。

余仁生:现代企业治理

余仁生创办人余广在1879年于马来亚开始锡矿开采业务,后来转做传统中医药,并成立了余仁生。随后,余氏家族的生意涉足其他多个领域,包括橡胶栽植、房地产业、金融业及银行业。目前更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医疗保健公司,并于新加坡上市,专门制造和销售中草药,由余氏家族第四代经营企业的日常工作。

余仁生的业务因第二及第三代出现纷争,遭到抛售。家族短暂丧失控制权后,在第四代余义明的主导下进行了管理层收购,成功取回控制权。在余义明的管理下余仁生逐渐实现制度化、股份化以及产品的标准化,从生产、物流、销售到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在实施西方式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而且也开始在高级管理层中聘用非家族成员的专业人士。余仁生在亚洲建立了广泛的零售网络,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这三大主力市场,也不断推动在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内地、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等地区新开发市场的发展,成功建立起全球性的品牌。

永安百货:公开上市&家族价值观

永安百货1907年成立,于香港皇后大道中开业。创办人郭乐从广东省中山县飘洋到澳洲,后来买入并经营一家位于悉尼的水果商店而起家。到1912年,由于百货业务发展理想,增资香港发展,并将永安百货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永安百货为顾客提供一系列从区内及外地搜罗的货品,成为百货业翘楚,在香港有五家分店,而且企业业务发展亦告多元化。

永安百货早在1916年,就把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由合伙形式向西方公开上市的形式转换。在企业管治方面,郭家始终着重下一代的教育,也保持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目前,永安百货由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永安国际有限公司经营,实行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强调唯才用人。

综合看这四家屹立百年、走出“富不过三代”魔咒的大型家族企业,有三个成功传承的共同点:第一,在关键的第三代成功实现所有权重组与集中,使家族基业得以牢固地掌握在家庭核心成员之手。第二,采用可持续性商业模式,敢于开拓创新,强调和重视企业家精神,注重品牌策略,积极实现全球化发展。第三,成功糅合中西文化的各自优点,取长补短,吸收西方文化精髓的同时,亦不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建立起华资企业的特色。

华人家族企业传承新难题

家族企业的创办人千辛万苦奠下基业,自然希望把一手创立的基业传给下一代,令家族的声名和财富持续不衰,甚至再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身为子女,对于父辈传下来的基业,接棒继承,也被视为一种责任。在过往儒家思想的主导下,这种“传”与“承”几乎成为华人家族企业营运和管治权力更迭的一个范式。

可是,华人家族企业这个传承范式,或许已无法适应今日时代的转变。首先,在客观环境上,教育的普及化,改变了个人的发展前景和工作机会的选择。今天,很多出国留学的“下一代”,他们学有所成,在欧美地区亦有很多发展机会了。从近十年的情况看,华人在欧美国家可以获得可观的发展机会。

当“下一代”在当地完成学习后,取得不少发展机会,若要他们回来继承父业,或放弃自己的理想、兴趣或发展机遇,他们未必甘心情愿,去继承他们眼中或者是“利润微薄”、发展前景欠佳的家族生意,在一些夕阳行业,情况尤为严重;加上今天男女平等,“下一代”中的女性也可以冲破传统的羈绊,按能力获得发展机会,因此,继承家族事业的人,有极大诱因不再“萧规曹随”,继续走这条“子承父业”的老路。

另一方面,与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相比,中国内地家族企业比较年轻,在传承方面有不一样的挑战和困难。据统计资料,中国内地目前约1200多万企业中,民营企业便有1025万户,占八成以上;而且,在民营企业中,有超过八成以上是第一代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当中,又有八成在今后1020年间,将面临企业接班和传承给第二代的问题。

据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和李锦记家族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2011年《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资料,在所调查的3286户家族企业里,其中24.9%的受访者渴望有下一代继承基业,尤其是在平均年龄为501014个企业创办人当中,有41.7%的人希望子女能够继承家族企业。在年龄超过50岁的1014位企业主中,子女有接班意愿的占35%,虽然超过了没有接班意愿的31%,但是年长企业主的子女不愿意接班的比例,仍然处在较高水平。

另据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调查,在182家行业领先的中国家族企业中,有90%的企业主渴望有子女接班,但是调查亦发现,有82%的下一代并不愿意继承家业,只有12%愿意接手,反映接班传承对中国家族企业来说,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究其原因,除了上述提到的子女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以外,内地延续超过三十年的“一胎政策”也对家族传承带来冲击。该政策限制了家族人才的数目,若然家族企业无法消除对外人不信任的心结,则人才凋零,势必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再者,目前中国内地的家庭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化,据资料显示,以年度离婚数目与总人口相比的“粗离婚率”逐年持续上升,由1990年的0.69‰,升至2013年的2.58‰,升幅超过2.7倍,三十多年间的变化相当巨大。父母婚姻关系的破裂对子女的教育有重大的负面影响,再加上不少企业主受到业务缠身,无暇向下一代灌输有益的价值观念,为企业的成功传承带来更多变数。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