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民国最后一位美食元老的雅士之乐

编辑:二毛日期:2016-06-16

王世襄是民国最后一位离世的美食元老,被称为当代京城著名学者型的烹坛圣手。王世襄,字畅安,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州。2009年去世,享年96岁。他是当代最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之一。王世襄兴趣十分广泛,喜爱古诗词,也曾专研音乐、绘画、家具、竹刻等各个领域,著有《锦灰堆》。

在传统文化里,文人学庖算是一种雅士之乐。王世襄会做菜、会吃菜,尤其会评菜。朋友们和王老一起吃了精美的菜肴,都喜欢听他的品评。王世襄出身仕宦之家,高祖王庆云曾任两广总督、工部尚书。祖父王仁东曾任内阁中书,伯祖王仁堪为清光绪三年状元,是梁启超的老师。父亲王继曾是外交使节,一度担任军机大臣张之洞的秘书,清亡后在北洋政府担任过国务院秘书长。母亲金章是画家,大舅金北楼是当时画界领袖人物,创立了中国画学研究会。这种身世背景为王世襄后来成为“京城第一玩家”打下了基础。

糟香思故乡

王世襄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进厨房,看家厨做菜,这些家厨都是当时的名师。在这些名师的指导下,他很小就开始自己上灶做菜。王世襄的祖上是福州望族,虽然他出生在北京,但在家庭的影响下,他拿手菜的烹饪手法不是北京菜的做法,而是以福建菜为主、以江浙、淮扬菜为辅。

王世襄小时候,其父举办家宴的时候,经常请一位居住在北京的福建名厨陈一泗来家主厨,他对王世襄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糟”的手法,更是成为王世襄后来拿手名菜的一大特色。比如糟溜鱼片、糟煨茭白、糟煨冬笋、糟蛋海参等等。王老认为糟香不同于酒香,做出的菜有特殊的风味,绝不是酒能代替的。

江浙、淮扬、山东都有少量的糟菜,但是闽菜一大特色就是擅用红糟做调料,这和其他地方的糟菜有所区别。闽菜中的糟又分煎糟、矼糟、拉糟、醉糟等多种烹调方法。闽菜的传统名菜醉糟鸡、糟汁汆海蚌都是用糟的手法做出来的。

因为糟香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所以在福建流传着“糟香思故乡”的俗语。王世襄对糟特别钟爱。后来他去朋友家做客,甚至去干校,都要带上自己做的香糟汁。王世襄的儿子王敦煌在其美食著作《吃主儿》中介绍过王家这种香糟汁的做法。用高桩碗倒进半碗香糟,这种香糟是在孔乙己酒家买的。先加热水少许,用勺子在碗内将香糟反复碾压至酱状,之后倒入古越龙山等陈年绍酒,加盐少许,再用勺子搅拌。用碟子将碗口盖上,放12小时,最后用白纱布过滤出的汁水即是香糟汁。其实闽菜一般糟汁的做法都是这样的。糟汁不能久放,一般在做好后12个小时之内就应该用掉。

糟烩鞭笋的做法

原料:鞭笋嫩段,六两;香糟,一两;精盐,一钱五分;味精,五分;湿淀粉,五钱;芝麻油,二钱;熟菜油,一斤(约耗一两)。

制法:1.将鞭笋嫩段切成一寸五分长,对剖开,用刀轻轻拍松。2.将香糟放入碗内,加水二两搅散,捏匀,用筛子或纱布滤去渣子,留下糟汁待用。3.将砂锅烧热,下熟菜油,烧至三成热时,放入鞭笋,用微火汆二分钟左右,倒入漏勺。4.锅内留油二钱,随即将鞭笋倒入砂锅,加入盐和水(五两),烧沸,再放入香糟汁、味精,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淋上芝麻油即成。

特点:此菜以绍兴香糟汁烹制,色泽明亮,糟香浓郁,鞭笋鲜嫩爽口。

拜三会和杂合菜

王世襄有一篇《答汪曾祺先生》的文章,说自己做菜的特色就是“杂合菜”或者“票友菜”,说明他做菜兼采众长,而且有自己的发挥。汪曾祺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王世襄去朋友家吃饭,不但自己上灶,还会自己带主料、配料、调料。

王世襄和朋友聚餐,叫拜三会,一般10人左右,定期聚会,轮流做东,做东的人主勺。因为聚会的时间是每周周三,所以叫拜三会。王世襄做东的时候,除了他拿手的糟菜之外,他常做的还有雪菜烧黄鱼、海米烧大葱,这两道菜都是淮扬菜里的家常菜。此外还有火腿菜心、鸡片烧豌豆、糖醋辣白菜、羊油麻豆腐、面包虾等等。这里我们介绍王世襄比较特殊的两道拿手菜。

第一道是炖牛舌,这道菜是王世襄根据西餐罐焖牛肉的做法发明的。将新鲜牛舌除去外膜,切厚片,入砂锅。先用猛火,后转文火,炖焖6小时。期间依次加入黄酒、精盐、酱油、姜片、葱头以及切成滚刀块的胡萝卜。

王世襄另一道拿手菜是“锅塌豆腐”,这道菜分北京和山东两种做法,是王世襄在北京的一个小餐馆里学到的,然后自己稍微加了些改进。其具体做法是用黄酒泡虾仁,加酱油、精盐、白糖,如果有高汤加一点更妙。南豆腐半斤,切三厘米见方薄片放入碗内。鸡蛋三枚,打碎倒入豆腐碗中,加入少许煸热的葱花拌均。炒锅放素油,烧热后将豆腐、鸡蛋倒入,摊成圆饼,两面煎成金黄色。待将煎熟时,倒入泡有虾仁的调料,用筷子在饼上戳几个小洞,令调料渗入其中,即可起锅。

王世襄做菜不拘于流派,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做家常菜。他认为做菜以味道为上,中国菜讲究色、香、味、形、器,每个都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味。不过色、香和味也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色、香不好的菜,味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王世襄晚年时经常抱怨说,现在的饮食都变味了,最幸福的是孩子们,因为他们没吃过从前的好东西,不知道现在的东西有多难吃。上世纪90年代之后,王世襄就再没写过美食文章,他说无从下笔,吃饱肚子而已。

锅塌豆腐的山东做法

原料:豆腐,一斤半;鲜虾仁,一两;鸡蛋,二个;精盐,一钱;干面粉,一钱;湿淀粉,一钱;葱末,五分;姜末,三分;绍酒,二钱;味精,三分;酱油,二钱;清汤,一两;熟猪油,一两。

制法:1.将豆腐切成一寸半长、七分宽、三分厚的长方片,把虾仁剁成泥,鸡蛋清磕入碗内,搅至起泡,加入精盐(三分)、湿淀粉、绍酒(一钱)、味精(一分)与虾仁泥搅匀成馅。2.先在盘内摆一层豆腐,均匀地抹上虾馅,将剩余的豆腐盖在虾馅上。然后上笼蒸十五分钟取出,沥干水。将鸡蛋黄、绍酒(五分)、味精(一分)、精盐(三分)和面粉放入碗内搅成蛋黄糊。将蛋黄糊均匀地抹在豆腐上。3.炒勺内放入猪油,在微火上转动一下,待油烧至六成热时,将豆腐完整地推入勺内,两面煎至呈淡黄色时,随即加入葱姜末、清汤、酱油、绍酒、味精,用大盘盖住,焖至汁尽,扣在盘内即成。

特点:此菜呈深蛋黄色,经塌制后,卤汁浸入豆腐,味浓鲜嫩。

葱香扑鼻

王世襄不但亲自做菜,还亲自买菜。他每天早晨去朝阳市场,在市场门口排队,开张的铃一响,他就第一批冲进去。和他一起逛菜市场的,有保姆,但也有名厨,比如给班禅做菜的刘文辉。王世襄说,骑着自行车去市场买菜,是人生仅次于“吃”的最大乐趣。

王世襄擅长用最简单、最家常的食材做菜。一次王老和朋友聚会,朋友要求与会每人做一道拿手菜。当时的食材很丰富,可王世襄却做了一道焖葱,用的就是最便宜的山东大葱,没有其他配菜,结果做好后被大家一抢而空。

和这道菜相似的,王世襄还会做一道海米烧大葱。王世襄的做法是先用黄酒将海米泡开,再加入酱油、白糖。大葱切成两三寸的段儿,先用素油将葱段儿炸透,炸好后码在盘中。将泡有海米的调料倒入锅中,收汤后浇到码有葱段儿的盘内。此菜是谭家菜的常客金潜庵的最爱,据说源于淮扬菜。此菜只能初冬做,立春后的葱就无法再用。

王世襄与儿子王敦煌都赞同一个美食观点,就是食材的选择一定要当季。比如最普通的葱,选择的时令不同,味道也不同;比如山东名菜葱烧海参,就必须要用霜降之后、又没有被霜冻坏的大葱,所以葱烧海参这道菜只能在入冬之后吃。

春菇秋蕈总关情

对于蘑菇,王世襄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春菇秋蕈总关情》,文章提到,他早年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常常骑车去香山游玩。在香山附近,他结识了一名采菇高手,人称“蘑菇王”。这人告诉他,香山的蘑菇分大小两种,大而色浅的叫白丁香,小而色深的叫紫丁香。“蘑菇王”还向王世襄传授了很多在香山采蘑菇的路径和绝窍。

后来,王世襄的儿子王敦煌在《吃主儿》一书中也记述了很多关于父亲采蘑菇、烹饪蘑菇的轶事。他说父亲只要一闲下来就要琢磨去采野生蘑菇。一次,他甚至骑车到永定河小学的传达室,找到了以前经常给菜市场送野生蘑菇的张老汉,并向张老汉求教采野蘑菇的地点。于是张老汉把永定河河源的几处“蘑菇产地”告诉了父亲。父亲知道后大喜,在“取经”后的第一个休息日就带上自己去永定河河源采蘑菇了。

王世襄在自己的著作里也经常提到采蘑菇。王世襄写到,京城采蘑菇的高手多集中在右安门外和永定门一带,他们每个人都有几条采蘑菇的“秘密路线图”,隔几日就会巡回采一次,生手很难发现这些蘑菇的生长之处。后来朝内、东单的菜市场都很难买到野生蘑菇,只有菜市口的菜市场里还有。王世襄曾介绍过一种叫柳蘑的蘑菇,他说柳蘑“蕈色土褐,蓄聚而生,有大有小。烹饪时宜加黄酒,去土腥味。烩、炒皆可,而烩胜于炒,用鸡丝加嫩豌豆来烩,是一味佳肴”。还有一种叫鸡腿菇的蘑菇,“菌柄较高,色稍浅,炒胜于烩。”我想不是会买、会做、会吃的人,是总结不出这些经验的。

王世襄接触、喜爱的主要是北方的蘑菇。北方气候下生产的菌类统称口蘑,这些蘑菇大多产于河北和内蒙,由于其最大的集散地在张家口,所以统称“口蘑”。口蘑又分为白蘑、青蘑、黑蘑、杂蘑四大类。王世襄文章中提到的口蘑大多是白蘑。口蘑的称法始于清初,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就有口蘑煨鸡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到张家口,也曾赋诗赞美 “口蘑之名满天下”。

作为文化名人,王世襄不但好吃,而且留下许多关于“吃”的对联。上世纪30年代燕京大学附近有一家叫“常三饭店”的小馆,做的“许地山饼”远近驰名。王世襄尝后就写下“葱屑灿黄金,西土传来称许饼;槐阴凉绿玉,东门相对是常家”的对联,名噪一时。此外他为北京悦宾饭店、苏州得月楼都写过对联,并传为佳话。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