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年6月28日凌晨,67岁的宋孝宗赵昚(慎)病逝于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的重华宫中。赵昚是南宋第二任皇帝,也是大宋王朝第十一任皇帝。五年前,赵昚便已经光荣退休,高高兴兴地当上了太上皇。如今太上皇寿终正寝,若无意外,照例是该举行一场风风光光的国葬,举国上下沉痛哀悼,一个月后自然归于风平浪静。然而,偏偏意外还是发生了—太上皇之死竟然成了一场宫廷政变的导火索。
当太上皇的讣闻传来,两位宰相留正与赵汝愚经过慎重考虑,没有立刻向皇帝宋光宗报告。直到早朝,光宗升殿听政时,宰相们才将报告呈上。然后,文武百官纷纷跪下,恳请光宗即刻赶往重华宫。不料光宗听说了父皇的噩耗,面无表情,起身返回内殿。群臣一拥而上,牵扯着皇帝的衣袖,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光宗走到了福宁殿,群臣依旧不肯退下。光宗也哭了,对大家说,“这里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说完就急忙转身进入内殿。哪里晓得用力过猛,竟然还扯断了自己的衣袖。如此一来,太上皇的丧礼就不能正常进行了。
为什么堂堂一国之君公然拒绝参加父亲的葬礼?这还得从孝宗之前的皇帝高宗讲起。
溯本求源 太祖的后人
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掳走太上皇徽宗赵佶和皇帝钦宗赵桓,还有一干皇子皇孙。徽宗的另一个儿子赵构渡江南下,自立为帝,史称高宗,开启了苟延残喘的南宋王朝。高宗虽然否极泰来,意外地当上了皇帝,却在逃亡途中,惊吓过度,患上了性功能障碍症。当他唯一的儿子夭折之后,再也没有继承人了。尽管高宗心有不甘,依旧努力造人,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开启了选拔皇位继承人的秘密计划。
究竟应该选谁呢?通常应该选高宗的亲侄子。可是高宗的侄子大都也被掳到了北方。正在犯愁的时候,有人提议说,当年太宗赵匡义夺走了侄子的地位,太祖一系的后人就逐渐淡出皇室,沦为平民,不能不说有失公道。如今高宗变成孤家寡人,恐怕就是报应。要想保住赵家的江山,最好是选择太祖的后人继承皇位。迷信的高宗顿时心动,派人四处打听太祖后人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层层筛选,两个小孩被送到了高宗面前。一开始,高宗比较喜欢那个白白胖胖的小孩。不过,高宗又多观察了一会儿。这时,一只猫钻出来,围着两个孩子转。胖小孩忍不住伸脚逗猫,另一个小孩则不为所动。高宗立刻改变了主意,送走了胖小孩。留下的这个孩子就是孝宗赵昚。
高宗当了35年的皇帝,晚年选择主动退位,当起了太上皇。赵昚从入选宫中,到最终登上皇位,整整煎熬了30年。直到登基前两年,33岁的赵昚才当上皇子,随后确定成为皇位继承人。即使历经千辛万苦登上皇位,孝宗也无法摆脱高宗的遥控指挥,纵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毕竟30年来,他能不能当上皇帝,全在高宗的一念之间。自幼谨慎的孝宗正是凭借自己的孝顺赢得了养父的信任。等到半辈子吃苦半辈子享福的高宗以80岁的高龄去世,孝宗也已经是满头白发,意兴阑珊。照例,皇帝服孝是以日代年,只需守孝三天即可。他不顾群臣劝谏,执意要为养父守孝三年。后来,他被尊为孝宗,堪称名副其实。然而,就这样一个孝心满满的父亲偏偏有一个毫无孝心的儿子。
高宗死后,孝宗有心效仿养父,提前退休,享受太上皇的幸福生活。1189年,他终于下定决心,退居二线。他选定的接班人是三子赵惇,史称光宗。对于这个儿子,孝宗曾寄予厚望。当次子赵恺病死时,孝宗不无感叹地对宰相说,我之所以放弃立老二当太子,就是觉得此子福命不厚。所幸老三资质极美,只是学业上尚欠厚实。但孝宗未曾料到的是,正是这个“资质极美”的赵惇,最后竟然和自己翻脸反目。
悍妇专权 反目的父子
父子之间的这场冷战缘于一个女人。这个人就是孝宗的儿媳、光宗的皇后—李凤娘。李凤娘出生于军人家庭,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二女儿。在她十余岁时,有个叫皇甫坦的道士,号称擅长相面之术,来李道家中做客。他一见李凤娘,便告诉李道,你的这个女儿相貌不凡,将来必贵为天下之母。李道对道士的话深信不疑,从此百般宠爱女儿。李凤娘也逐渐形成了唯我独尊、蛮悍无理的性格。说来也巧,后来高宗听说皇甫坦道术高超,召其入宫,颇为宠信。皇甫坦趁机作媒,介绍李凤娘当高宗的孙媳妇。高宗听信他的话,聘李凤娘为恭王赵惇之妃。
当孝宗决心退位后,他询问各位大臣的意见。诸位大臣交口称颂,只有知枢密院事黄洽不发一言。孝宗故意问他,爱卿意下如何?黄洽没给老皇帝面子,说:皇太子圣明至德,当然可以肩负重任,不过皇太子妃李氏却不配母仪天下,恐怕皇上您还是要慎重考虑。孝宗听后,脸色一变,顿觉扫兴。黄洽立刻请求辞职,并意味深长地说:将来皇上记起我说的这番话,到时候想再见我,恐怕也晚了。几年后,孝宗果然记起黄洽的话,追悔莫及。
光宗即位后,李凤娘得偿所愿,摇身成为皇后。她不仅根本不把孱弱的光宗放在眼里,而且对太上皇和皇太后也傲慢无礼。皇太后谢氏曾经好言规劝她注意形象,她却反驳说:我是皇帝的结发夫妻,名正言顺,有何可怕?谢氏本是高宗皇后吴氏身边的一个侍女,后来被赐给孝宗,册为贵妃,最后才当上皇后。李凤娘指桑骂槐,目无尊长,令孝宗火冒三丈。如果不是大臣劝阻,他就准备出手废掉皇后。
太上皇和皇后之间的公媳斗争激化了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紧张关系。光宗当年被立为太子后,就一直着急当皇帝。他曾故意告诉父皇,家里有一种神奇的药水,可以完美地染黑自己的胡须。孝宗却回答说,胡子白了也好,这样当皇帝后看上去形象稳重。可见,光宗对于父亲还是颇有不满,只是作为太子,又不能公开顶撞父亲。如今等到自己登上皇位,他再也不想活在太上皇的阴影之下。他拒绝效仿父亲当年的做法,而是一个月去拜见太上皇四次,忍气吞声地讨太上皇的欢心。光宗的想法未尝没有道理,遗憾的是,他是一个不正常的心理病人。
光宗一面试图反抗强势的父亲,一面又在与更加强势的皇后的对抗中节节败退。他的心理越来越接近崩溃的边缘。李皇后要求光宗册立自己所生的嘉王赵扩为太子,光宗不敢自作主张,希望征求太上皇的意见。李皇后便独自闯入太上皇居住的重华宫,开门见山地要求孝宗同意立嘉王为太子。孝宗听了,回答说,这事必须从长计议。李皇后立刻脾气发作,冲着孝宗大声说,我是皇帝明媒正娶的老婆,嘉王是我亲生的儿子,凭什么不能当太子?这句话其实是在骂孝宗,你这个老家伙以养子的身份都可以当皇帝,居然还不让老娘我亲生的儿子当皇帝。孝宗大怒,拂袖而去。李皇后怒气冲冲地回到皇宫后,领着嘉王去见光宗,哭哭啼啼地说:你家老爷子不但不答应立嘉王为太子,还想废黜我。原本就反感父亲的光宗信以为真,也非常愤怒,说:我堂堂一个皇帝,难道还保护不了自己的老婆孩子?此后一年多时间里,他再也不去重华宫向太上皇问安了。
亲疏否隔 选择与培养
不久之后,更糟糕的事情发生。有一天,光宗出宫主持祭祀大典回来,见李皇后送来一件礼物。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双女人的手。原来,李皇后趁光宗离宫之机,将他宠爱的黄贵妃杀死。此前,在举行祭祀大典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祭祀被迫中断,已经令光宗极为恐惧。如今黄贵妃之死又令光宗敢怒不敢言。光宗终于病倒了。从此以后,他经常陷入神志不清的疯癫状态之中,父亲孝宗的形象也变成了他四处逃避的恶魔。强悍泼辣胆大妄为的李皇后成为了这个帝国的实际掌舵人。
等到太上皇病逝,光宗躲在深宫之中,该喝酒喝酒,该看戏看戏,拒绝服丧,只好由尚健在的吴氏太皇太后代行祭奠礼。这一违背纲常的举动引发了群臣和百姓的极度不满。经过太皇太后的同意,副宰相赵汝愚和太皇太后的外甥韩侂胄联手行动,在孝宗皇帝的祭礼上,宣布光宗退位,由嘉王赵扩继位。就这样,疯疯癫癫的光宗被迫当上了太上皇,而拼命挣扎口口声声喊着“做不得”的嘉王也被迫当上了皇帝。
宋孝宗父子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高宗和孝宗这对养父子感情融洽,孝宗和光宗这对亲父子却反目成仇。血缘亲疏从来不是决定感情亲疏的根本原因。正因为是养父子,孝宗始终对高宗心怀感激,而也正因为是亲父子,光宗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是理所应当。孝宗无法理解亲生儿子的感受,自信满满地亲自抓太子的教育,没有留意到太子的心理问题,结果适得其反。可以说,孝宗是一个成功的养子,一个成功的皇帝,却是一个不成功的父亲。如何选择和培养继承人,宋孝宗父子的悲剧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惨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