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杂志两周年了。按照古人说法,小孩在两三岁应该被称为“韶年”或“孩提”,但是两年来《家族企业》的“谈吐”表现却让人觉得它已经是一位睿智“不惑”的中年绅士。中国的家族企业在经历了过去四十年的筚路蓝缕、激荡风云之后,已经走到了世代传承、家业交替的历史时期。从财富规模和财富人群的社会学特征来看,当前中国正在开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富迁移运动。产业转型的挑战、姻缘血缘的风险、资产泡沫之梦魇、出海向洋的彷徨—在这四方面进退去留的思考中,中国的第一代和二代创业者即将迎来21世纪的第3个十年。《家族企业》杂志在这样的时代博观众智、中西通鉴,过去两年来已经成为家族企业与家族财富管理领域的意见领袖。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一本杂志如此,一个行业亦如是。
2017年3月也是中国私人银行业10周年。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12年前的某一天,时任领导让我看一份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筹备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报告,并且让我认真参与这项创新性的工作。乍闻“私人银行”四字让当时的我一脸无辜和懵懂:我好不容易经历10多年寒窗、进入这家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国有银行并还算凑合地从业数年,怎么又要投身“私人的银行”?当然,在学习之后,我自己很快也坚定地认为,私人银行特别是其中核心客群—企业家财富管理将具有无比美好的远景。
十年忽焉而过,当年的白衣青年如今即将两鬓斑白。十年前我们曾非常坚信的私人银行的大好蓝图如今仍然事业未竟,但私人财富管理在中国的广度与深度已远远超出我辈当年的想象。我个人感觉中资银行对私人银行业务大概用了5年的时间才证明了,在业务模式上不能走外资同行激进销售、急于求成的老路;也不能走事业部模式自立门户、以邻为壑的邪路。但是直到2012年,外界依然诟病私人银行是“贵宾理财”豪华版:高大上的场所、高颜值的团队、高收益的理财。但时至今日,在资产配置价值链上,私人银行等体制内金融机构并未成为最高附加值的获取者。所以,2013“家族信托元年”是中国私人银行业的转折点。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在那一年的经历很像当年风靡一时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经历“七年之痒”回归初心本源。因为从本源来说,私人银行和财富信托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回顾行业这段并不久远的历史,我要感谢家族财富管理服务、感恩《家族企业》杂志让我们找到了“真正私人银行”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其实内外交困:外部舆论先入为主的崇洋媚外和怨男怨妇思维认定中国本土家族信托不值交托;内部机构的考核纠结让家族财富管理面临十年前私人银行业务同样的义利之辨—我们的未来是一片蓝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如何平衡急功近利和世代情怀。当然在今天的时点上瞻前顾后,境界与体悟毕竟已有十年“修为”:关于银行的私人银行部,在批量化运营高净值客户服务导致的所谓“事业部”与“大零售”争议后已尘埃落定;在家族办公室领域,定制化服务家族财富客户之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也许是行业下一个十年的新主题。
信任托付、陪伴传承改革开放以来的财富人群是中国第一代私人银行从业者的历史使命。传承家业和企业家精神需要行业同仁操持金融为术、法治为本、文化为魂的理念,在修身治业的家国情怀中去实践家族财富管理的“供给侧革新”。
《家族企业》杂志每一期的“见字如面”其实都告诉我们:要践行一套以方案设计为宗旨的服务哲学,从私人到法人、从摇篮到天堂,要构建一条围绕家族需求的生态链;涵盖生活与生意、金融与非金融之需,要构建一个开放式、顺势而为、逆势布局的资产配置平台;遵循财富管理的“铁律”,要打造一支有专心、更有恒心的专业化队伍。开阔眼界、提高境界、把守边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十年之间变化最大的是人。私人银行及“大财富管理”行业的过去十年成就了一些人,也折损了一些人;远离了一批人,也坚守了一批人。私人银行在银行业的远见地位已然成型,但现实收益分量仍无关大碍;私人银行的事业看起来“高大上”,具体工作却充满着“低小下”;我们也许“天生做PPT的命,却操劳着TPP的心”。未来十年恐怕依然如此。有些事情在经历的时候平淡如水、辛劳度日,然而在时间浸润之后却惊心动魄、刻骨铭心。我想这也就够了,这样的收获不正是孟子所谓“君子之乐”吗?在《家族企业》杂志等意见领袖的见证下,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善良周正”的家国情怀,就一定可以陪伴这个时代的同行者们,将家业与精神传递给他们“想爱又值得爱”的人、将这份爱传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